摘要:我非常愿意阅读这样的文字,不故弄玄虚,写的都是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或大或小,但是贵在真实——事真、情真、心真。
本文来自一位基层启蒙教练的投稿,对,今年4月28日时候仍然是她,投稿过一篇题为“教学三年了,也是自我成长的三年”。
我非常愿意阅读这样的文字,不故弄玄虚,写的都是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或大或小,但是贵在真实——事真、情真、心真。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从业中人常有会心一笑之感,局外人也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丹丹教练对乒乓、对孩子那份深深的爱。
她文中写道,“我作为一名乒乓球教练,可能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老师”。我并不这么认为,教乒乓的教练与教文化课的老师其实“干的是同一手活”,都是在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成长。
丹丹教练写道,“球网那头,站着童年的我”。是,当年的她不确定是否曾被教练温柔以待,但是当现在的她站到球网那头,我知道她一定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孩子。
教学日记
2025年8月5日
上周给小谷上课的时候,孩子出现了对抗情绪,再加上面对学不会的发球非常急躁。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调整了方法,转变了模式,让孩子多体会动作,避免让孩子感受到批评语气,表现好的地方多鼓励和肯定。
实时举例子展现一下幽默,调节一下气氛。在孩子有懈怠情绪的时候及时点出来,并且严格要求,让他不能懈怠。所以整节课的氛围愉悦又紧凑。
到了最后的发球环节,相同的场景又出现了,他还是掌握不好发球的节奏感,又开始急躁了,而且表现得非常强烈。
这时我早已预备好了,告诉他深呼吸,跟我复述一句,淡定淡定。然后告诉他咱们把发球技术分解为三步。
第一步先学会左手抛球接住,降低了任务难度,并且引导他思考为什么打不着球的原因,说出来抛球角度高度的重要性。
没过一会他竟然第一次成功的发上了一颗球,此时我着重鼓励了他,告诉他,看,你做到了!他也很高兴也伴有一丝惊讶。随即后边的球他都发上案了。
很高兴,他学会了发球,找到了感觉,并且度过了他这种急躁的情绪,我也很高兴,虽然发球不难,但他翻过了这座小山。
上周上完课以后我也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怎么把下一节课上好,让孩子愉快的学会这些知识技能。终于我做到了。面对强烈涌出的急躁情绪我们共同将它克服了,我真的很高兴。
课堂结尾我再一次告诉他打乒乓球除了学技术以外还要学习如何去面对困难和学习当中情绪波动。
他懵懵懂懂的点点头,同时我也告诉多年前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在我小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绪,在当时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现在终于慢慢弄懂了。所谓教学相长,这可能就是生活中的实际体验。
当我成为一名乒乓球教练,可能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老师,但是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种种多样的教学问题出现,我有很多第一次面对的苦恼,不解,但通过一次一次的反思实践,跨过一次次的小山丘,我感到欣慰并且充满力量,给了我积极的正反馈,让我喜欢上了教球。
乒乓球教练既要有要扎实专业基础,并且还要循序渐进,循循诱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见许许多多的孩子,看见小时候自己的身影,继续加油吧亲爱的孩子们,继续加油吧亲爱的自己!
来源:杨磊谈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