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出重要警示:该病主要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感染者会出现突发高热(常超39℃)、剧烈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并伴随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为守护市民健康,中心发布全面防蚊灭蚊指南。
近期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出重要警示:该病主要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感染者会出现突发高热(常超39℃)、剧烈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并伴随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为守护市民健康,中心发布全面防蚊灭蚊指南。
个人防护关键点
户外防叮咬: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宜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居家阻蚊入:确保纱窗纱门完好,必要时使用电蚊拍、蚊香。
清除孳生地:日常“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水养植物每周换水1-2次,并冲洗根部和容器;保持房前屋后沟渠畅通无积水。
及早就医:如有蚊虫叮咬史并出现突发高热、剧痛关节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叮咬史。
社区防蚊“五字诀”
翻:倒置清空缸、罐、盆等小容器积水,保持干燥。
填:用泥土、黄沙填平坑、洼、沟等易积水处。
清:清除环境中的树叶、瓶盖、塑料袋等小型垃圾。
疏:疏通明沟、下水道、沟渠、河流。
灭: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由专业人员投放长效灭蚊幼剂。切勿将含蚊幼虫的积水倒入下水道!成蚊密度高区域需专业喷洒灭蚊。
热点问题小科普
高层也有蚊?
蚊虫可通过电梯、通风井“搭便车”,或随气流、逐层繁殖侵扰高层。无论楼层高低,清除积水是关键。
小区积水如何治理?
景观水体:保持水流或定期投生物灭蚊剂。
地下空间:填平洼地、清疏沟渠、确保无淤;积水处抽干或投药;储水容器加防蚊网,排水口装防蚊闸。
天台积水:物业定期巡查清淤,铺找坡层促排水,有条件可安装密封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井:雨后落实“清、填、疏、防(装防蚊闸/网)、杀(科学消杀)”。
居民如何配合灭蚊?
清积水:每周检查家中积水,勤换洗水培植物。
避叮咬:装纱窗纱门用蚊帐;减少黄昏清晨在绿化带逗留;外出做好防护。
助社区:参与清洁活动,发现公共区域积水或卫生死角及时反映。
集中消杀如何配合?
留意物业/居委会通知,提前关闭门窗。
收回室外晾晒物品,遮盖食物、宠物食盆。
消杀期间及之后1小时内,人员与宠物勿进入作业区(尤其绿化带、楼道)。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呼吁:从自家做起,清除积水,严防叮咬,强化清洁环境与防蚊灭蚊意识,携手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共度健康夏日!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