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长沙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门诊里因心慌、手抖、消瘦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最近长沙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门诊里因心慌、手抖、消瘦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上周接诊了一位32岁的女性患者,最近两个月总觉得心慌、手抖,体重下降了8斤,但饭量反而比之前更大。她说:“叶医生,我本来以为是天气太热、工作压力大导致的,但同事提醒我脖子好像有点肿,这才来检查。”
夏季高温、疲劳、免疫调节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今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就来聊聊甲状腺健康,以及如何识别甲亢的早期信号。
一、 甲亢的本质:不只是“代谢快”
很多患者初次就诊时会问:“医生,我是不是新陈代谢太好了?”其实甲亢的本质是甲状腺激素过量,会把身体带入“超频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健康的表现,而是一种需要干预的病理现象。
我国约1.22%成人患有甲亢,其中20-40岁女性占比最高,男女比例达1:4。值得警惕的是,约30%的亚临床甲亢患者(仅TSH降低,T3/T4正常)会发展为典型甲亢。
二、夏季甲亢高发?三大诱因需警惕
1. 高温应激:持续炎热会激活交感神经,加重甲亢的心悸、多汗症状;
2. 紫外线影响:有研究发现,强烈日照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Graves病主要病因);
3. 饮食变化:夏季海鲜摄入增加,过量碘摄入可能成为诱因。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内科叶朝阳副主任医师提醒: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初期都认为心慌、乏力是天气炎热或工作劳累所致。尤其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更容易忽略这些信号。等到出现明显消瘦、持续心悸甚至并发症时才就诊,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三、识别甲亢:这些症状别当成"天热难受"
持续心慌:安静状态下心率>100次/分钟,夜间平卧时自己能听到心跳;
异常怕热:在空调房仍大汗淋漓,与周围人形成明显对比;
体重锐减:1个月内下降超过正常体重10%就要警惕;
神经兴奋:手抖(端碗时筷子明显抖动)、焦虑易怒(常因小事大发雷霆)。
特征性表现:
• 眼球突出(约50%Graves病患者出现);
• 胫前黏液性水肿(小腿皮肤增厚如橘皮);
• 甲状腺肿大(颈部增粗,触摸有震颤)。
误区提醒:老年甲亢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消瘦或房颤,容易漏诊。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
常见检查为采静脉血查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甲状腺超声、眼球后的CT或者磁共振检查、甲状腺131I摄取率、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选择
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各有特点:
六、日常生活管理要点
• 饮食管理:不需要“谈碘色变”,但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连续高强度工作。
• 心理调适:学习压力管理,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影响免疫系统。
• 定期筛查:自测晨起静息心率(>90次/分提示控制不佳),定期复查甲功;高危人群建议每年筛查。
甲状腺健康,从日常点滴做起!
甲亢虽常见,但可防可控。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心慌、手抖、异常怕热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正在治疗的患者,请记住:规范用药、定期复查是关键。
甲状腺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远离甲亢困扰。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黄倩
(编辑YT)
来源: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