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医生讲:尿常规这3项指标长期稳定,你的肾脏还很年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5:20 1

摘要:我接过报告一看,笑了笑:“你这肾,比不少三十岁的小伙子都硬朗。”他一脸懵,我指着报告上三项尿常规指标说:“就看这三项,稳得像老树根,肾脏没问题。”

前几天门诊,一个年近六十的大哥拎着体检报告冲进来,脸上写满焦虑:“医生,我血压也高,血糖也飘,肾是不是快不行了?”

我接过报告一看,笑了笑:“你这肾,比不少三十岁的小伙子都硬朗。”他一脸懵,我指着报告上三项尿常规指标说:“就看这三项,稳得像老树根,肾脏没问题。”

对普通人来说,肾脏健康像家里的下水道,平时不响不漏,出了事才知道有多要命。但真等到水漫金山才检查,就晚了。

其实,尿常规里的3个指标,就像老天给的“预警灯”。只要它们年年都好,你的肾脏,说白了,还处在“青春期”。

尿常规,看似一张简简单单的表,其实是肾脏的“情绪日记”。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能读出你身体的风吹草动。

第一项,尿蛋白。这东西,正常情况下几乎是0。它一旦出现,就像家里水管漏水,说明肾脏的“过滤网”破了口子。常年高血压、高血糖的人,最容易出问题。

有个50岁的老师,每年体检蛋白尿都轻微升高,他不当回事。三年后查出肾功能不全,开始透析。那天他问我:“早知道蛋白尿那么重要,我当初怎么没听进去?”

第二项,尿隐血。简单说,就是尿里有没有“看不见的血”。不少人吓坏了,以为是肿瘤。其实,隐血阳性≠癌。它可能是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剧烈运动后的暂时性出血。

但要是隐血长期阳性,那可得警惕慢性肾小球疾病。就像有人家下水道长期渗水,时间长了墙体都发霉了。

第三项,尿比重。它反映的是肾脏调节水分的能力。正常范围大概在1.015~1.025之间。比重过低,说明肾脏“拧不开水龙头”;比重过高,可能水分流失严重。

有个快退休的环卫老大姐,夏天每天工作8小时,喝水少,尿比重飙高。她说:“我以为出汗多喝少点,省得老上厕所。”结果一查,肾功能波动明显。水,不能省;肾,更不能拖。

这三项指标,像是肾脏的“红绿灯”。灯一直是绿的,那说明你这条“肾路”还通畅。可惜大多数人,连这盏灯在哪儿都不知道。

很多人以为肾不好就会腰痛、浮肿,其实这些都是病到中期甚至晚期才出现的症状。早期肾病没感觉,但尿常规已经报警,偏偏我们都没看见。

曾经有个快四十的程序员,连续熬夜写代码三个月,每天靠咖啡和外卖续命。体检查出尿蛋白,医生建议他复查。他嫌麻烦,拖了一年。再去医院,肾功能已经掉了30%。他说:“我一直以为熬夜是伤肝,没想到肾先撑不住。”

很多人不明白,肾脏其实是全身“最沉默的器官”。它每天默默处理体内200升的血液,过滤掉1~2升废物,像个24小时不休息的“污水处理厂”。

但这个“厂子”没备用机,一出问题,后果就不是换个零件那么简单。肾病的进展是不可逆的,每年损失一点点,十年后就可能走到透析那一步。

所以,尿蛋白、隐血、尿比重这三项,必须盯死。它们一旦稳定,肾就还年轻。如果一年比一年差,那就别再拖。

那到底怎么让这三项指标“年年绿灯”?得从生活里找答案。

第一,控制盐分。高盐饮食是肾脏的隐形杀手,每天摄入盐超过6克,肾脏压力就开始飙升。有人说“我吃得不咸”,其实酱油、榨菜、火锅底料里都藏着盐。

第二,多喝水,但别瞎喝。一口气灌3000毫升水,不如分成8杯慢慢喝。别等渴了才喝,那时候身体已经缺水了。

第三,别乱吃药。尤其是止痛药、消炎药、保健品。门诊里见过太多为了“补肾”反而“累肾”的例子。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哥,常年吃某种“护肾丸”,结果尿蛋白飙升,还以为是肾更虚了。

第四,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都是肾脏的“天敌”。控制不好,它们就像三把刀,把肾脏一层层削薄。

心理状态也极关键。长期焦虑、压抑,会刺激肾上腺素飙升,间接影响肾功能。你焦虑一小时,肾脏就得多干半小时的活。

睡眠也别忽视。晚上11点后还不睡,肾脏的“夜班”就只能硬扛,久而久之“工厂”过劳罢工。

有次查房,一个年轻妈妈听完讲解后说:“原来尿常规这么重要,我以前都直接跳过这页。”我反问她一句:“你家冰箱坏了会看说明书吧?那你身体出了问题,咋就不看报告?”

她愣了一下,点点头:“以后我会看的。毕竟,我还想陪孩子长大。”

肾脏的年轻,不是看你年龄,而是看它有没有“报警”。尿常规的这三项,别小看它们,它们才是肾脏最真实的“朋友圈”

你能稳定它们,就能延缓肾脏衰老;你忽视它们,它就会悄悄地给你“拉黑”。

所以,下次体检后,不妨翻到尿常规那一页,看看那三盏灯是否还在闪着绿光。

你最后一次看尿常规是什么时候?如果还没看,今天就去翻翻体检报告。别等肾脏开口说话,那时候,它可能已经喊不出声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也可以把它发给你关心的人。关注我,更多健康知识,咱们下次接着聊。

[1]王建华, 刘志杰, 李勇, 等. 尿常规检测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4, 40(03): 217-221.
[2]张晓东, 赵丽, 陈立新. 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 24(01): 45-48.
[3]赵春辉, 胡蓓蓓, 陈建伟. 社区人群尿比重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0): 1203-1207.

来源:岐黄传人夏大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