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志典就是江洁丝的妈,她从小在那种科研家庭氛围里长大,邓稼先虽然工作忙,但对孩子挺上心的。邓志典14岁就去了内蒙古参加生产建设兵团,那地方条件艰苦,她在那儿干农活儿。邓稼先还专门坐几天火车给她送吃的。
江洁丝是华裔美国人,出生在纽约长岛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里。
她的外公邓稼先是中国核物理学领域的关键人物,他领导的团队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又搞定了氢弹。
但邓稼先本人低调得很,一辈子基本没公开露面,直到去世才被广泛报道。他老婆许鹿希是医学专家,两人1953年结婚,生了女儿邓志典和儿子邓志平。
邓志典就是江洁丝的妈,她从小在那种科研家庭氛围里长大,邓稼先虽然工作忙,但对孩子挺上心的。邓志典14岁就去了内蒙古参加生产建设兵团,那地方条件艰苦,她在那儿干农活儿。邓稼先还专门坐几天火车给她送吃的。
1970年代,杨振宁帮忙把她调回北京,她后来考大学,邓稼先找于敏帮她补数学。大学毕业后,邓志典觉得国内医学水平跟国外有差距,就决定去美国留学。
1980年代初,她进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学神经医学,杨振宁在那儿当所长,可能帮了不少忙。她在美国读研时生活节俭,衣服都从国内带过去的。
毕业后,她进了纽约州长岛老兵医院当医生,一直干到2012年以后还在岗。1992年,她和老公在附近买了栋独栋房子,就在那儿安家。江洁丝1986年出生,正好是邓稼先去世那年,她从没见过外公,但家里常提他的事儿。
江洁丝从小听妈讲外公的故事,那些关于科学奉献和国家责任的经历,可能让她对世界有不一样的看法。她上耶鲁大学,主修经济学和环境研究,这两个专业结合得挺实际,一方面学怎么分析经济系统,一方面关注环境问题。
耶鲁毕业后,她没走常规路子,而是进了媒体行业。先在Studio 360做公共广播起步,那是个艺术文化节目,她在那儿学着做播客。大学时她就迷上音频制作,毕业没多久就挖出她大学时做的老播客。要说她真正发光,是进了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也就是NPR。
NPR是个非商业媒体机构,通过国会法案设立,靠公众捐款和政府资助运营,但独立性强。它管理全国公共广播卫星系统,还负责紧急警报分发。
到2009年,NPR听众超2000万,最火的节目如晨间新闻和下午脱口秀,有1500万听众。江洁丝起初在Planet Money做制作人,这节目用故事化方式解释经济事儿,挺受欢迎。2014年,她参与的T恤项目拿了艾美奖。
那项目追踪一件T恤从密西西比棉花田到印尼工厂的整个链条,展示全球化经济怎么影响普通工人。团队分成几路,她负责棉花农场和印尼部分,采访了当地工人,记录供应链的复杂性。这个奖是给团队的,但她贡献不小。
拿奖后,江洁丝继续在Planet Money干活儿。她最大的乐子是开叉车、挖土机啥的,为故事去实地体验。2010年代后期,她转到Rough Translation播客做制作人,这节目讲国际故事,焦点在文化冲突和人性上。
她帮着做了一些个人化报道,比如一个中国妈妈雇美国代孕生孩子的友情故事,还有一个平民嫁给老兵后了解战争的经历,以及一个孩子觉得属于另一种文化的困惑。
现在,江洁丝是Planet Money的资深监督编辑,负责节目方向和团队协调。最近几年,Planet Money扩展了不少,比如2020年上TikTok做教育内容,2021年提名Webby奖。他们还买过石油、发射卫星、建算法交易机器人。
江洁丝参与的项目总带点冒险味儿,比如调查疫情供应链堵塞、免费退货的成本,或者跟喜剧演员聊个人理财。
江洁丝的职业路径挺典型华裔二代:父母移民追求稳定,她则选创意行业。但她没忘根,偶尔在节目中触及亚洲元素。邓稼先的遗产是通过女儿传给她的,邓志典在美国当医生,过平静日子,江洁丝则用媒体发声。
相比一些媒体人追热点,她更专注深度故事,这让她在NPR站稳脚跟。
最近,江洁丝继续监督节目,比如讨论AI怎么改变商业、虚拟现实对工作的影响。她在大学访问时分享经验,强调AI工具如ChatGPT的商业价值和伦理问题。
江洁丝的生活低调,这跟邓稼先相似:干实事,不张扬。在媒体圈,她不算大V,但影响力实打实。她的播客清单长,覆盖经济到人性,总接地气,让听众觉得经济不是高大上事儿。
家庭背景能塑造人,但个人选择决定路径。从邓稼先到江洁丝,这一家子跨代跨国,却都贡献社会。
“普通人”邓稼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来源: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