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步入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时代。1986年7月,我从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被分配至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安排我到1985年刚成立的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山西分校(以下简称山西业大)从事教学工作,承担民法、经济法、婚姻法、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步入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时代。1986年7月,我从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被分配至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安排我到1985年刚成立的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山西分校(以下简称山西业大)从事教学工作,承担民法、经济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及中国司法制度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山西业大在全省11个地市均设有分部,实行学员平时自学、分部教师日常辅导、分校教师集中巡回讲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其中,山西业大教师要在期中和期末到11个分部授课。从太原出发,北至大同,南到晋城、运城,每学期要跑遍11个分部,集中面授达120余课时。我21岁就登台讲课,面对的学员年龄都比我大许多,他们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很多人已担任院庭长职务,大家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课堂上专注听讲,课后自发组成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更有学员打着手电筒熬夜看书,令人感动。他们怀揣着对法学知识的渴望、对依法治国的信念,夜以继日忘我学习,那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集中授课期间,教师和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形成了一支教与学的战斗团队。当时,我刚离开大学校门,虽然有系统的法律功底,但缺乏审判实践经验,而山西业大的学员们天天办案,在审判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课后,他们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问我,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结合学员们提出的问题,用案例讲解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学理论知识,这成就了我以案释法的案例式教学方法。
山西业大学员们如饥似渴的学习热情深深感染着我,他们挑灯夜读的身影、热烈讨论的场景,鞭策着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研读每一部法律法规,刻苦钻研著名教授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教材,收集大量教学案例并反复推敲,在课堂上注重案例教学,力求让学员们感觉我讲的课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我反复用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分析法讲清各种合同法律关系,这成为了学员应试的“通关宝典”。
那时候条件有限,记忆中最鲜活的画面,是一个分部几百名学员集中在一起上课,扩音器总是扩不出去,杯中总是泡着胖大海。半个多月的连续授课,我常常是哑着嗓子喊着讲好每一堂课。
向下深深扎根,是为了向上奋力成长。从1986年到1997年底这12年,我累计授课3000余课时,7725名学员(其中大专学历生5135人,专业证书生2590人)成为当时山西法院的中坚力量。毕业学员数量占当时全省法院干警总数近一半,极大地改善了法院干警的知识结构。
那十二载春秋积淀的教学智慧、锤炼的辩证思维、养成的务实作风,支撑我从讲台走向审判席,从传道授业者成长为司法实践者。在审判岗位上,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认真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带头干。1998年我担任晋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分管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后,在全国开展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大潮中,我在公开听证、公开质证、公开认证、公开宣判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公开评断,让当事人对裁判信得过、服了气。2017年担任山西高院副院长后,我在民事审判领域提出查清案件事实的“九要”工作法,这些经验和做法经过实践的检验,极大地提升了审判质效,也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知可触。
择一事,终一生。无论职务如何变迁——从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到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直至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我始终难忘在山西业大做教师的那段履历,并一直以“教师”这个称号为荣。1998年后我继续担任国家法官学院山西分院(以下简称山西分院)兼职教师,法官教育培训始终与我相伴。我每年为法官培训班授课十余次,同时坚持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亲自组织、亲自讲解。学习并讲解民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是伴随我工作和生活的一条主线。
星河流转,初心如磐。工作40年、讲解法律40年,自1986年讲解民法通则伊始,到2022年组织山西法院27名法官在省电视台讲授民法典并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向全国展播,这段跨越数载的长征中,我亲历了每一次学习贯彻民事法律的重要时刻:1999年讲授合同法、2007年讲授物权法、2010年讲授侵权责任法、2017年讲授民法总则,直至2021年讲授民法典。当我主编的《法官说民法典》付梓出版时,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法治传播的磅礴力量。法官与教师的双重身份,赋予我独特的职业视角。教学鞭策我不断系统化更新知识体系,法官实践则为教学注入鲜活案例。学与教,讲与授,早已融入我的生命脉络,成为贯穿四十载职业生涯的精神主线。
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时至今日,我时常感念国家法官学院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阵地,这一阵地不仅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法院干警,也使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成长,许多像我一样的业大教师都走上了领导岗位,都在为司法审判事业努力奋斗着。
感恩业大,感恩在山西业大和山西分院担任教师的岁月!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