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瑞贤饰演的鬼王女儿樊凌儿的苦命人生,被父亲去掉了修为后,在与敌人交战时,告诉父亲,自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因为父亲斩断了她的翅膀。
电视剧《临江仙》剧照
老人言:没有狠心的父母,只有狠心的儿女。
的确是如此吗?
人世间的爱,如果不是双向奔赴,三个结局: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彼此纠缠,直到终老;
一方毁掉,一方悔恨。
六月初播出的古装电视剧《临江仙》里,我近期才看电视剧,看到了四种爱:
一是自始至终的情爱:就是白九思对花如月深切的爱,被误会了也不埋怨;
二是爱恨交织的情爱:就是花如月对白九思的爱恨交织,直到最后才明白对方的真爱;
电视剧《临江仙》剧照
三是令人窒息的父爱:就是鬼王樊交交管教和约束女儿,过于宽了。
四是拼命解锁的儿女爱:就是鬼王拼命想挣脱的女儿,对父亲的爱胜于恨。
何瑞贤饰演的鬼王女儿樊凌儿的苦命人生,被父亲去掉了修为后,在与敌人交战时,告诉父亲,自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因为父亲斩断了她的翅膀。
电视剧《临江仙》剧照
好在后来鬼王在女儿要被灭亡的一刹那,后悔了,又拼命想着挽救的办法,终于使女儿获救。
大家都知道:假设修仙之人,废掉修为,就如同人被打晕,鸟被去翅、鱼没有平衡的尾巴,和毁了有何区别呢?
这是电影。
那么,真实的人生呢?
人类,生儿育女,在照料他们的同时,自然也要管他或者她,希望他或者她成材,可是太过于将彼此的关系捆绑,没有边界,自然会反噬。
看到两个非常典型的父母寻找儿女的纪实和一个女儿宁可自杀也要摆脱母亲的案例:
2017年,在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中,上来了一对南大退休的教授夫妻,他们已是风烛残年,父亲84岁了,寻找自己离家23年的小儿子。
原因就是这位老教授从小对小儿子黄某某管束严厉,甚至孩子本来能够去北京大学,他们要求留在南大。
大学期间,对孩子,这位老教授也是干涉过多。
结果,他们的儿子在1994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提出:“只要不在南京,去哪里都行。”
纵然去了北京,老教授的人脉关系,依然要参与儿子的个人事宜。
于是,1994年7月2日,儿子没有去北京的工作单位报到。
3个月后的一天,家里的信箱中发现了儿子寄来的一封信。
黄某某谴责父亲:“由于你长期控制操控我,我决定与你,与你的家庭,与你的亲属网断绝一切联系,我要做一个有自己人格尊严,都能够独立自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人。”
自此,23年间,他们没有儿子的信息。
自然,央视联系上了他们的儿子,这些年,黄某某认为大学的物理专业是父亲强制自己选的,所以便辞掉高薪工作,凭借自己的英语,找了一份勉强可以糊口的工作。
这些年,儿子的工作经历到底坎坷,生活也不尽如人意,5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没有买房子。
纵然如此,儿子依然拒绝老教授夫妻的忏悔,拒绝见面。
按照血缘关系和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儿子的做法过于决绝。
但是,仔细思考,作为一个成年的男孩,在青春美好又有知识、能力的时候,父母过于强悍的干涉和管教,会让儿子产生强烈的叛逆之心。
这种结局,就是双输。
2020年,在辽宁省的一家媒体发布一则寻人启事,随后一条“曹家不孝女”的新闻铺天盖地。
就是一对父母,2000年,为了供女儿曹某出国留学,父母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借了一大笔钱。
本以为女儿曹某学有所成会回到父母身边,不料曹某拿着父母东拼西凑的几万块钱,远赴德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当国内各大媒体几经转转终于联系到女儿曹某才得知,她早已经在德国定居,是一名教授。
得知母亲患癌,曹茜竟表示拒绝见父母最后一面。
原因是:考大学时,曹某想去南方,父母坚决反对,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出远门,只希望女儿的大学不要选在辽宁省之外。
在父母的逼迫下,曹某将自己心仪的大学改成了辽宁师范大学,在曹某心里,父母越是想要困住她,她就想走的更远。
2000年,曹茜拿着家里仅有的几万块钱,头也不回的离开家。
2003年,女儿再来电话也是要钱,她活得窘迫。
父亲说:“这么久不打个电话,我还以为你已经飞上枝头做凤凰,又或是死在外面了呢?”
曹某在电话另一边愣了几秒后,什么也没说挂了电话。
至此:17年杳无音信。
又是一个逼迫孩子改志愿的案例,父母坚决,女儿的个性也是过于冷漠和决绝。
但是,一个花费父母借款的女儿,在自己生活过得很好的情况下,既不还款,也不管父母,只能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也是父母子女没有缘分的一种例证。
2009年,湖北女研究生杨某某带母亲上学,2个月后在厕所自缢身亡,母亲和弟弟去学校闹事,要求学校赔偿35万元......
1998年,杨某某凭借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的经济系录取。家里没有多余的积蓄,杨某某只能申请助学贷款。上了大学后,为了学费和生活费,杨元元一直在勤工俭学。
她的母亲,从她上大学后,就跟着女儿去学校住。
后来,杨某某考取了上海某大学的研究生,和学校申请了宿舍。
宿舍下来了,内部什么也没有。
两天后,杨某某被发现挂在厕所的水池前,自缢身亡,她以活活勒死自己的方式结束了30岁的生命。
她的遗言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我不要被脐带拴住!”
她的母亲和弟弟告学校,获得了16万元的赔偿。
谁看了,谁不可怜这个女生,上了大学,无论穷,还是富,有几个人会随着孩子上大学的,和女儿挤着一个宿舍,穷本身不怕,怕的是母亲的这种毫无空隙的跟随。
谈不了恋爱,没有社交,基本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母亲锁死,谁又不窒息呢?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都说无有不是的父母。
可是,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就是一门学问。
过于惯着,不行;过于严厉,也不好。
如何做,行为心理学已经告诉我们儿童成长的各阶段:
0-1岁:感知运动阶段;
1-3岁:自主于羞怯阶段;
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
6-12岁:勤奋对自卑阶段:
这阶段,父母的回应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
而之后,就是进入少年期和青春期,许多事情,还是和孩子商量着来,是不是更好!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点赞、评论、关注和转发。
悠悠一抹紫,
淡淡蔷薇香。
浓浓繁花处,
悄悄笑春风!
来源:蔷薇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