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香港,生活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它既现代又传统,既高效又平衡。香港人深谙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道,懂得以国际视野彰显身份,也珍视中华文化的根脉与传承;追求工作、教育、医疗的高效运转,也懂得在太极、茶道、养生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秩序。
摘要:真正的奢华,从不只是空间的尺度,而是生活方式的高度
(一)
港式生活,东西共融
A blend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lements
在香港,生活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它既现代又传统,既高效又平衡。香港人深谙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道,懂得以国际视野彰显身份,也珍视中华文化的根脉与传承;追求工作、教育、医疗的高效运转,也懂得在太极、茶道、养生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秩序。
基于这种“现代外壳,传统内核”的港式生活哲学,不刻意追求视觉上的炫目,而是回归生活的本质,注重仪式感与内在品质。设计以自然为引,以美学为骨,以智能科技为翼,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居住空间。
视频
“建筑事实上就是对话:人与空间的对话,光与影的对话,室内与室外的对话。”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Architecture is actually a dialogue: a dialogue between people and space, a dialogue between light and shadow, and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nterior and the exterior.
—— Frank Lloyd Wright
(二)
繁华之上,源起自然
在香港,真正的奢华,从不只是空间的尺度,而是生活方式的高度。这里,是城市精英的栖居之地,更是文化与品位交汇的生活舞台。深植香港本土生活语境,融合自然与都市的双重气质,打造一处既能安放身心又能彰显身份的雅奢居所。
在文化意涵与品味价值的交响中,唤醒无时间感的美学。
诺曼·福斯特说:“凡是技术达到最充分发挥的地方,它必然达到艺术的境地。”电视背景墙以天然石材纹理为笔,与光影对话,仿佛将城市的风与水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有力量的居住氛围。
解构艺术,雕琢时代性空间。
在快节奏中保有从容,在现代中不失气韵。美学,萦绕于方寸之间,灰白基调铺陈出空间的宁静基调,纯白体块与灯带结构交织出层次分明的视觉节奏,既优化了待客动线,也提升了空间的仪式感。
(三)
挖掘秩序之用,
烘托意境之美。
百年凉茶铺里,古朴的银壶与樟木百子柜散发着岁月沉香,一杯凉茶,品味的是香港人世代相传的养生智慧。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讲究,延续到家的每一个角落。通透的玻璃将晨曦与夜色引入室内,光影流转间成为生活的背景。
多维语言,更能激发探索欲。
香港人有自然疗愈的习惯,从维多利亚港的太极晨练,到新界大屿山的徒步,都在助人减压疗愈。回到家中,木作与光影将空间不同的区域和层级贯通,利用内凹扶手线条跨区连接墙面扶手,拾级而上,卸下疲惫,回归内心。
一瞬间的幸福,莫过于晚归时有人从厨房为你端出一碗暖汤。
考量通达路径的尺度与紧靠楼梯的区位性,筑构“一”字形操作结构,加以三段式处理,凹凸有致。云纹大理石台面呼应电视背景墙的自然韵流,优雅简约。细腻木纹与中性色调糅合,酿出宁静平和的氛围。
(四)
记忆枢纽
自然过渡
木的恬静气质,透过不同载体呈现,通顶柜整合空间感,让隐形门的静态显得简约,动态显得灵活。弧面造型,赋予床头背景轻拢感,搭配凝露般的亮银吊灯,悄然扩张了自然气息。顶部投影仪,静候夜幕降临,以影像烘托情感氛围。
不必寻找某种心灵寄托,吃好、睡好,即圆满。
入室,即被暖光赋予幸福感,储藏结构表达极致简约的模样,不加以干涉视觉路线,令人带着幸福感靠近睡眠区。床头定制细密格栅,意在梳理空间与人的情绪,叠加木质块面,隐现纹理组成的呼吸韵律,伴人惬意起居。
想象的边界无穷无尽,要实现出来。
儿童房清浅柔暖,凝聚着港岛精英对下一代的寄望与呵护。采用木作构件塑造不凡的高低床,一层床边柜可满足收纳、遮挡隐私的诉求,上方布置软包,展露松软气质;二层以面构体,描摹弧线,穿插格栅,织就梦幻之网,彰显别致童趣。
理想生活是:闹中取静,精神通达,情愫温柔。
从低调精致的质感,到蕴藏手工温度的元素,看似平淡的卧室构建起了衣柜系统,摒弃一切跳色,简约又时尚,精致又实用,这不仅是卧室,更是一种香港式生活的表达,构建出真正贴合香港都市生活节奏的居住空间。
项目名称:香港天玺
项目地址:香港旺角天玺海钻
项目面积:3000平方英尺
室内设计机构:JLa设计集团 武汉分公司
设计总监:郝健沛 Kelvin
木作执行团队:深圳三只喜鹊
完工时间:2024年10月
主要材料:科技银梨、影木、混油
DESIGNER
主创设计师
来源:老瑶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