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拓宽学生行业视野,7月24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珞珈职航”暑期实践队赴湖南广播电视台开展专业参访活动。作为中国媒体行业的创新标杆,湖南广电依托长沙“媒体艺术之都”的产业生态,在智媒技术应用与内容生产融合方面持续领跑。队员们深入
为深化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拓宽学生行业视野,7月24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珞珈职航”暑期实践队赴湖南广播电视台开展专业参访活动。作为中国媒体行业的创新标杆,湖南广电依托长沙“媒体艺术之都”的产业生态,在智媒技术应用与内容生产融合方面持续领跑。队员们深入节目制作一线,观摩首发节目拍摄、探秘虚拟演播厅、零距离感受新闻直播现场,在“沉浸式课堂”中触摸媒体融合时代的创新脉搏。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珞珈职航”实践队成员与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孙璞合照
【1】探秘虚拟演播厅:新技术赋能新闻生产变革
在湖南广电虚拟演播厅,实践队员们实地观摩了虚拟制作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实时渲染和动态追踪技术,主持人能够在绿幕前完成不同场景的播报演示,包括太空、深海等虚拟场景。现场展示的气象播报采用三维动态云图,时政新闻也可以进行实时数据可视化呈现。2023级汪同学表示:“虚拟制作技术正在改变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在便利新闻生产的同时,对新闻真实性提出了新的思考。”
实践队成员参观虚拟演播厅
【2】直击《新闻联播》幕后:严谨流程铸就专业品质
下午5点,实践队来到《湖南新闻联播》导播间参观学习。直播前30分钟,制作团队已进入最后准备工作:技术人员调试设备,编辑核对新闻顺序,化妆师为主持人做最后调整。导播间内,各岗位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当信号灯亮起,队员们屏息见证最后的倒计时,主播微笑的嘴角、导播切换的手势、调音台跳动的声波,共同织就传统媒体坚守的仪式感。一档新闻节目背后需要采编、制作、播出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这种严谨专业的工作流程,展现了传统新闻媒体坚守的专业精神。
新闻联播导播现场大屏
实践队员参观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一天的实践圆满落幕,本次参访犹如打开了一扇多维认知之窗:在虚拟演播厅里,触摸到媒体技术的时代脉搏;在新闻联播导播间中,感受到新闻制作过程的严谨和专业。
未来,“珞珈职航”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继续深耕行业一线。唯有将课堂理论植入行业土壤,让青年思考对接时代命题,才能在技术变革与人文坚守之间,找到最具生命力的传媒答案。
通讯员 汪康桥 九派新闻记者 黄巧文
编辑 任卓
【爆料】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