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之门:一纸录取背后的省籍困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2:22 1

摘要:2025年,江南大学5234张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是无数个在台灯下熬成的黎明。本地录取率不足两成的数字,像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每五位怀揣"江南梦"的本地学子中,能亲手接过那份烫金通知书的,或许还不到一人。而艺术生仅占10.8%的比例,更在这

2025年,江南大学5234张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是无数个在台灯下熬成的黎明。本地录取率不足两成的数字,像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每五位怀揣"江南梦"的本地学子中,能亲手接过那份烫金通知书的,或许还不到一人。而艺术生仅占10.8%的比例,更在这场白热化的竞争中,刻下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注脚,无论文理还是艺体,都得在各自的赛道上拼尽全力。这座扎根太湖之滨的学府,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子弟而言,竟成了最难攀越的那座山。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江南大学的招生名额如蒲公英般散向全国,让本科录取常年处在"僧多粥少"的紧绷状态。比起省属高校苏州大学对本地考生的"倾斜",这里分给家乡子弟的"蛋糕"确实显得微薄。本省考生的战场从一开始就拉得更宽:既要与省内英才角力,又要和全国俊杰同台竞技。双重压力之下,多少无锡家庭窗台上的台灯亮到深夜,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那封来自运河畔的回信。

升学本就是场需要提前布局的战役。看清竞争的纹路,找准发力的方向,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打磨自己,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稳稳抓住属于自己的那束光。毕竟,通往理想的路从来不是坦途,每一滴汗水都在为未来铺路,每一次坚持都在缩短与梦想的距离。

如今的江南大学,围墙内回荡着五湖四海的口音,这本身就是教育公平的生动注脚。只是当运河边的母亲遥望校园里的灯火时,或许仍会轻轻叹息:要让自家孩子的身影出现在那片林荫道上,需要的不仅是十年寒窗的苦读,更得是早春时节就播下的规划之种,用智慧与远见,为梦想多搭一级台阶。

来源:新媒体传媒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