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粤剧、练“驱蚊拳”……他们防蚊有妙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1:17 1

摘要:针对我国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突然增多并出现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你家里/小区/村里的积水“蚊子窝”清理干净了吗?针对灭蚊防蚊,你有哪些有效方法?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针对我国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突然增多并出现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你家里/小区/村里的积水“蚊子窝”清理干净了吗?针对灭蚊防蚊,你有哪些有效方法?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

1.@坐着陪我吹吹风

我认为提高全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小朋友对基孔肯雅热的重视度是重中之重。老年人接受较慢,所以需要针对性宣传教育,‌简化传播链图示‌,制作“蚊子-积水-疾病”三步漫画或流程图,突出白纹伊蚊通过积水繁殖并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的机制‌,通过社区公告栏、老年活动中心张贴宣传。‌另外,结合佛山地区确诊案例‌,强调关节肿痛可能持续数年的后遗症风险,并列举“发热+关节痛+皮疹”的典型症状组合‌,帮助早期识别。最后,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指导,重点排查花盆托盘、水培植物、废旧容器等易积水区域‌,演示“翻盆倒罐”“加盖容器”等具体操作。推荐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蚊帐、电蚊香等低敏防蚊工具‌,对行动不便者协助安装纱窗纱门‌。通过以上方式,既能让老年群体直观“看见”蚊媒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又能通过参与实践和被关怀,逐步形成主动防蚊的意识和习惯。

2.@星光

在推进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时,我觉得可围绕“文化浸润+精准触达”创新策略,让科学知识融入城市肌理。发动粤剧爱好者创作《防蚊记》新唱段,将“清积水、灭成蚊”要点编为七言唱词,通过社区“私伙局”排练传唱,同步录制方言版音频在公园晨练区循环播放。在祖庙、南风古灶等文旅地标,设置“武术防蚊”互动展台,邀请武术师傅演示改编后的“驱蚊拳”——每个招式对应一个防控动作,如“马步托掌”代表翻盆倒罐,“弓步推掌”寓意安装纱窗,参与者可领取招式图解手册。在农贸市场、茶楼等场所张贴二维码,扫码可观看3分钟粤语动画,完成答题还能参与“灭蚊能手”抽奖,让科学防蚊知识随粤韵、美食与邻里温情,真正走进群体的日常生活。

3.@执笔一厘米

我觉得,得用老人们听得懂、喜欢看的方式来宣传。比如在小区里摆个摊,现场演示怎么清理积水、挂蚊帐,再发点小扇子、围裙,上面印着蚊子传播疾病的小漫画,他们平时用着就慢慢记住了。还可以请社区里有威望的老人带头,组织个“防蚊小分队”,让他们现身说法,比咱们讲大道理管用多了。平时跳广场舞、下棋的时候,放两段方言版的防疫小视频,大家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就明白该咋配合了。

4.@牛奶加糖会醉

针对老年群体,可设计适老化宣传:开设方言灭蚊课堂,用“一碗清水养百蚊”等生活案例说明积水危害;组建老人互助队排查隐患,通过"传帮带"形成群体效应;创作和灭蚊相关的词曲,在街头巷尾播放,用韵律强化记忆。让防控知识融入晨练唠嗑等日常场景,构建共治的防蚊网。

来源:佛山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