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壶口瀑布新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08:31 1

摘要:上阕开篇“九曲惊雷,万钧裂峡,一怒腾蛟”,短短三句,便如重锤击鼓,以雷霆万钧之势勾勒出壶口瀑布的震天巨响、磅礴力量和奔腾如龙的动态,先声夺人。“见悬流坠玉,崩云溅雪;狂涛卷日,浊浪排霄”,此句对仗工整,用细腻且夸张的笔触,将瀑布飞泻的壮丽景色从多个角度铺陈开来

九曲惊雷,万钧裂峡,一怒腾蛟。

见悬流坠玉,崩云溅雪;狂涛卷日,浊浪排霄。

禹迹犹存,龙槽未老,石底翻雷撼斗杓。

凝望久,任黄沙扑面,虹影缠腰。

天工造化难描。引千古风流竞折腰。

想谪仙醉笔,银河倒泻;稼轩铁板,鼙鼓频敲。

血脉图腾,山河气概,到此方知是脊梁。

风雷动,待重磨砚海,再写今朝。 #热问计划#

这首《沁园春·壶口瀑布新咏》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将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融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激昂的时代豪情,令人击节赞叹。

上阕开篇“九曲惊雷,万钧裂峡,一怒腾蛟”,短短三句,便如重锤击鼓,以雷霆万钧之势勾勒出壶口瀑布的震天巨响、磅礴力量和奔腾如龙的动态,先声夺人。“见悬流坠玉,崩云溅雪;狂涛卷日,浊浪排霄”,此句对仗工整,用细腻且夸张的笔触,将瀑布飞泻的壮丽景色从多个角度铺陈开来,“坠玉”“溅雪”描绘水色,“卷日”“排霄”彰显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禹迹犹存,龙槽未老,石底翻雷撼斗杓”,借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壶口瀑布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石底翻雷”之“翻”字生动形象,“撼斗杓”更是将瀑布的震撼力夸张到极致,仿佛能撼动天上星辰。“凝望久,任黄沙扑面,虹影缠腰”,从宏大的瀑布景观拉回到观景之人,以人在瀑布前的真切感受收束上阕,凸显出壶口瀑布的强大气场。

下阕“天工造化难描。引千古风流竞折腰”,承上启下,感慨壶口瀑布鬼斧神工,非人力可绘,引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之倾倒。“想谪仙醉笔,银河倒泻;稼轩铁板,鼙鼓频敲”,巧妙化用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辛弃疾豪放词风,以两位文学大家不同的创作风格来形容壶口瀑布兼具的浪漫与雄浑,使瀑布的形象与文学意象紧密相连,丰富了文化内涵。“血脉图腾,山河气概,到此方知是脊梁”,笔锋一转,从瀑布的自然景观升华到民族精神层面,将壶口瀑布视为中华民族的血脉象征、山河气概的代表,高度赞美其作为民族脊梁的伟大意义。“风雷动,待重磨砚海,再写今朝”,以豪迈之语作结,展现出作者激昂奋进的精神风貌,表达出要以如雷的气势,重展笔墨,书写当下时代新篇章的壮志豪情。整首词韵律和谐,用词精妙,情景交融,从景到情,从历史到现实,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更有对时代精神的热烈颂扬。

来源:小帅和你一起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