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初,上海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林家一”因一份售价258元的蛋炒饭引爆网络。视频中厨师用巨型铁锅翻炒,加入炸金蒜、伊比利亚火腿、南美白虾仁等近10种高端食材,宣称“基本无利润,只为回馈客户”。起初每日限量4-5份,后调整为每日仅1份需提前预订,仍供不应求
事件核心:258元蛋炒饭的争议
2025年初,上海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林家一”因一份售价258元的蛋炒饭引爆网络。视频中厨师用巨型铁锅翻炒,加入炸金蒜、伊比利亚火腿、南美白虾仁等近10种高端食材,宣称“基本无利润,只为回馈客户”。起初每日限量4-5份,后调整为每日仅1份需提前预订,仍供不应求。
商家逻辑:家庭装+流量密码
分量定位:餐厅强调此为“8-10人家庭分享装”,人均成本约32元,远低于其480元人均消费。
成本辩解:食材成本高企(如炸金蒜油温调整十余次)、米其林级环境与服务附加值。
营销策略:不主动宣传,依赖顾客自发传播制造话题,被业内视为“高端餐饮下沉市场”的经典案例。
消费者两极争议
支持派:
✅ “用料对得起价格!伊比利亚火腿市价超千元/公斤,十人份均摊性价比高”。
✅ “米其林环境+定制服务,32元体验高端餐饮不亏”。
质疑派:
❌ “蛋炒饭本质是家常菜,258元纯属噱头”。
❌ “限量饥饿营销,利用中产猎奇心理”。
️ 行业洞察:餐饮转型的“破圈”实验
流量转化:社交媒体时代,争议菜品=免费广告。美食博主对比测评、食客打卡视频持续推高热度。
客群拓展:高端餐厅通过“平价大份装”吸引家庭客群,降低消费门槛。
价值博弈:当蛋炒饭升级为“社交货币”,消费者为体验买单,还是为虚荣付费?
来源:蒸白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