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淮海国共较量,国民党军十三兵团第九军被歼灭全过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4 17:15 1

摘要:1948年8月中旬,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基于国防部“巩固南京必须确保徐州”的方针,命令第十三兵团配合第七兵团黄百韬之第六十三、六十四军,“扫荡”津浦南线和徐蚌段东西两侧之解放军,阻止山东和苏北解放军的主力会合,并肃清该地区人民地方武装。第九军接受兵团任务后,

1948年8月中旬,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基于国防部“巩固南京必须确保徐州”的方针,命令第十三兵团配合第七兵团黄百韬之第六十三、六十四军,“扫荡”津浦南线和徐蚌段东西两侧之解放军,阻止山东和苏北解放军的主力会合,并肃清该地区人民地方武装。第九军接受兵团任务后,黄淑(中将军长)即率第一六六师肖超伍部,由宿县移驻固镇、灵璧,令第三师周藩部进攻泗县,主力进出于洪泽湖以西泗洪、青龙镇等地区,实行“扫荡”。

此次行动,由于解放军避免正面作战,该师扑空而返。9月上旬,黄淑率第九军再度由灵璧向泗县进攻,占据该县城后,于9月中旬以第三师一部继续进攻洪泽湖以西地区,其主力及第一六六师全部向宿迁、沭阳方面前进,以策应黄百韬兵团在宿迁、沭阳方面的作战。沿途未与解放军发生较大的战斗,发生小接触时,解放军又自动撤退,该军仍一无所获,徒增疲惫。9月中旬,解放军围攻济南王耀武部时,第十三兵团又调到陇海路之砀山一带。第九军奉命由砀山经丰县、鱼台向济宁推进,由南面威胁解放军后侧,企图解救济南之危。

济南解放后,蒋介石、顾祝同、刘峙等将救援济南部队,集中于徐州外围。第十三兵团位于徐州地区,第九军军部及第一六六师位于徐东之碾庄圩;第三师位于运河铁桥附近之炮车车站及邳县附近之官湖镇等地。各部均积极构筑工事,以阻止尔后解放军南下攻徐。

碾庄圩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围歼国民党军主力的一个重要战场。碾庄圩之战是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1948年10月间,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开始南移,11月上旬即逐步接近徐州外围。苏北解放军陆续向陇海路东段移动。蒋介石派顾祝同代表他到徐州“剿总”召集徐州地区军长以上人员开军事会议,决定徐蚌会战计划为:放弃海州,守军第四十四军王泽浚及其他部队,统归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指挥,该兵团由新安镇沿陇海路向徐州西进;碾庄圩以北向西至台儿庄之线,归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守备;第十三兵团李弥部在徐州城东、城北两面,从微山湖南端沿不老河以东担任徐州直接守备。

11月6日晨,除黄百韬兵团仍在原地等待第四十四军外,其余各部均开始按会战计划,以除州为中心收缩兵力。7日黄百韬兵团亦向徐州方向转进。当日正午,黄百韬本人由新安镇到达碾庄圩时,曾与黄淑见面,要求第九军暂留一部于碾庄圩以北地区,掩护该兵团于碾庄圩附近集中。当时第九军部队已随第十三兵团部和第八军经由曹八集向徐州西撤,仅有刚从邳县官湖撤防回来的第三师第八团彭剑明部在碾庄圩附近。我鉴于当时“大敌”当前,情况紧急,遂令该团暂时留在碾庄圩,归黄兵团指挥,并希望黄百韬能早饬该团回徐归建。该团于8日黄昏向徐州西进,行抵曹八集时,即为解放军阻截,激战一夜,全团被解放军歼灭,无一漏网,团长彭剑明被俘。第九军尚未正式参加战斗,就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

从1948年11月10日起,解放军三野主力在碾庄圩地区与黄百韬兵团展开激战,至11日,将黄兵团四个军合围在碾庄圩及其周围。11月12日(当时孙元良兵团先头部队已到徐州),刘峙、杜聿明令邱、李兵团主力沿陇海铁路两侧向碾庄圩推进。其部署概要为:邱兵团在铁路以南展开,向碾庄圩攻击前进;李兵团主力展开于铁路(含)以北,向碾庄圩攻击前进,以解黄兵团之围,并以一部守备徐州东北地区,以掩护出击兵团之侧翼。第十三兵团接受任务后,李弥作了以下部署:第八军于13日晨展开于安子村以西,沿公路向太平庄、麻谷子攻击,右与第二兵团、左与第九军取得联系;第九军于同时展开于团山(不含)以西,向大庙山、胡山、石灰酱攻击,右与第八军联系,左以不老河为依托,并以有力之一部在不老河南摩构筑工事,扼守不老河,以掩护攻击部队左翼之安全。

第九军基于兵团命令要旨作如下部署:第一六六师攻击大庙山、胡山;第三师攻击石灰窑,并以一部沿不老河南岸构筑工事扼守不老河;第二五三师为预备队,集结于大庙以西地区,加紧整顿。13日晨,第九军部队在军、师炮兵掩护下开始攻击。由于解放军碾庄圩以西、大庙山以东60余里间之各个村庄阵地,已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加强,所以经过竟日激战,至傍晚第一六六师仅攻占大庙山解放军之前沿阵地,第三师则毫无进展。

入夜后,解放军对第一六六师大庙山之阵地实行反击。激战至14日拂晓,解放军为避免国民党军空袭乃自动撤退。

14日晨,第九军在强大的空军、战车掩护和兵团、军、师炮火直接支援下,继续进行正面强攻。下午4时,第一六六师攻占了大庙山,第三师占领了石灰窑的前沿工事。

当日黄昏,解放军乘第一六六师、第三师立足未稳,实行突然逆袭。国民党军受到惨重打击后,又溃退下来。本日第九军共伤亡官兵200余人,两阵地又为解放军夺回。

15 日拂晓,上级严令限期攻占该两阵地,再度由空军轮番轰炸,各种火炮直接支援,将解放军阵地大都炸成平地,步兵反复冲锋,至中午第三师一个营才攻入了石灰窑。该村庄周围有宽10公尺水沟围绕,不易徒涉,仅有一条木桥可以来往。当该营通过木桥进入村庄后,桥即为解放军炸毁,后续部队在解放军火网的严密封锁下,无法增援。该营除泅水逃出30余人外,全部为解放军所歼灭。

第一六六师攻击大庙山及以东两个小村庄之部队,由副师长指挥。当国民党空军、战车炮火轰击时,解放军则离开工事到大庙山反斜面隐蔽;当国民党军步兵接近工事或刚要进入工事时,解放军则由反斜面猝然突击,投以无数的手榴弹。短兵相接,战斗极端残酷。下午4时许,黄淑请求兵团派来12辆战车,掩护军预备队攻击大庙山右侧,激战至黄昏始攻占该山。由于居高临下,火力易于发挥,连续攻占了该山东侧两个小村庄。是日战斗,该师伤亡官兵 280 余人,副师长负伤。

16日,黄淑令第一六六师除固守大庙山和两个村庄外,令第四九六团协同第三师继续攻击石灰窑,奏效后向胡庄攻击。在空军、战车协同下,竟日战斗几无间歇,双方均有重大伤亡(第九军伤亡约300余人)。解放军以迟滞和阻击目的已达到乃逐次掩护转移,第九军得以进占石灰窑、胡庄。

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第九军伤亡副师长以下官兵一千二三百人(连同彭剑明团共伤亡2500人以上),士气低落,战斗力削弱。

17日,继续向东进攻,毫无进展。为了与黄兵团早日会师,杜聿明经常在战地前线亲自指挥督战,蒋介石还派政工局局长邓文仪两次前来徐州慰劳,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蒋纬国也到前线指挥坦克部队作战。11月15日,顾祝同、郭汝瑰又代表蒋介石来徐督战。第九军和其他各军,在地面强大炮火和装甲部队直接支援下,在空中强大机群轰炸掩护配合下,18、19两日各有进展。20 日攻击前进到大许家以西之线时,解放军反击愈加强烈,一直激战至11月22 日,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第九军部队始终没有前进一步。

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彻底歼灭后,第十三兵团除第八军留置一部于大庙、苑山间向解放军警戒外,主力撤回徐州,直接守备城垣,防御重点在城东和城北两面。一方面固守徐州和牵制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南下,同时掩护邱、孙两兵团沿津浦路南下打通徐蚌段。23日至29日,第九军在城垣和城郊东北方面与解放军少数部队保持接触。

一周以来,邱、孙兵团沿铁路向南攻击进展迟缓。李延年兵团由蚌埠北上,妄图夹击解放军。李兵团到达任桥集附近后,受到解放军迎头痛击,被迫逐次向蚌埠退缩。黄维兵团受阻于南坪集,不久又在双堆集陷人解放军重围,形势日益紧张。蒋介石见势不妙,28日召杜聿明到南京面授机宜,决定放弃徐州。当晚杜由南京回徐后,给第十三兵团李弥下达了口头命令。要旨为:主力部队30日晚开始全部撤出徐州。第一步到达永城附近,第二步到达蒙城、涡阳、阜阳地区,以淮河为依托,再向解放军进攻。撤退中以“滚筒战术”逐次前进。

以第十三兵团一个师于29日以前占领萧县、瓦子口等隘路,掩护主力由徐州撤退,尔后归还该兵团建制。

李弥受命后于29日正午召集军、师长开会(兵团副司令官陈冰和赵季平、参谋长吴家钰及各处长、直属部队长均参加了会议),下达了口头命令:第九军军长黄淑率该军有力之四个团,即刻出发,限黄昏前占领萧县、瓦子口及其西南高地,掩护总部及兵团主力撤退;其余部队由副军长李荩宣率领,归兵团直接指挥。

第八军以一部接替第九军不老河附近之警戒,以一部在苑山阵地监视解放军,主力秘密集结待命。

黄淑受命后作了如下处置:令第一六六师师长肖超伍率领步兵两个团,在原地集结,待命出发;第三师师长周藩将不老河防务交第八军后,挑选步兵两个团,附七五山炮两门在原地集结待命。第二五三师全部及第一六六师、第三师所余部队和军直属部队由副军长李荩宣率领归兵团司令官直接指挥。

当日下午2时,黄淑率领四个步兵团轻装沿徐萧公路及其两侧地区搜索前进,沿途未遇解放军主力,于黄昏时占领萧县,30日晨占领瓦子口、隘口及其西南高地,即在所占阵地构筑工事,掩护总部主力及邱、孙兵团留守徐州后方人员、国民党各党政机关职员以及被裹胁离开徐州之青年学生和随国民党军逃走的富商巨贾、土豪、恶霸地主等,由徐州向萧县撤退。

从徐州撤退,李弥是不赞成的。按杜聿明的命令,在徐州市及徐州以东苑山、不老河之掩护部队(第八军之一部)应掩护到1日黄昏后开始撤退,沿兵团行进路线到永城归建。但李弥率第八、九两军(欠四个团)全部于30日晚(提前了一天)同“剿总”指挥部和主力部队同时撤退了,还在12月1日晚用报话机指示黄淑,率领担任掩护的四个团在2日拂晓前撤向薛家湖。12月2日上午11时许,黄淑率部撤至红庙、孟集间一个村庄,休息时碰上了杜聿明。杜即怒冲冲地让黄淑马上带部队回去占领原掩护阵地。等部队通过完毕后,再撤退。否则不论哪一个单位受到损失都由黄淑负责。

在此情况下黄淑不得不又率部转回萧县。到离萧县约20华里的红庙附近,与解放军追击部队遭遇。黄淑用报话机报告杜聿明,杜指示立即占领阵地,阻止解放军前进。黄淑依令占领阵地与解放军对峙。12月3日上午,李弥电令部队交相掩护,逐次向王白楼、张寿楼、李石林转进。由于双方呈胶着状态,不易脱离战场,且战且退,退至张寿楼及其以东村庄时,李弥按杜的指令已于3日率兵团主力从薛家湖附近折回张寿楼、李石林地区。

黄淑向李弥报告了自11月29日下午以来担任掩护及沿途战斗情况后,李说:“他们(指杜聿明、邱清泉)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把我们连累上了。可以走时不让走,现在要走也走不了。我们失败就失败在这些人手里。”

1948年12月3日起,国民党军陷入解放军重围。是日,杜聿明指示李弥、孙元良两兵团担任掩护,邱兵团担任攻击。李弥命令第九军在后刘庄、崔庄、王白楼等村庄占领掩护阵地,阻止解放军前进,军部随兵团部位于李石林。6日上午,孙兵团之赵破楼、朱大楼阵地均为解放军突破,守军纷纷后撒至第十三兵团和第九军军部之李石林附近,一时极其混乱。解放军得以乘胜扩大战果,猛攻第九军右翼崔庄(与孙兵团结合部)阵地,双方展开肉搏。防守崔庄阵地的第二五三师团长孔志坚,擅自率部溃退,我令第一六六师副师长刘君立率军预备队增援,乘解放军立足未稳,恢复了原阵地。刘君立在激战中被解放军击毙。此次战斗第九军伤亡官兵200余人。战斗停止后,李弥令黄淑将孔志坚押送兵团部枪决。

6日下午4时许,李弥召集第十三兵团军、师长开紧急会议,传达杜聿明指示。大意是:三个兵团分西、南、北三面轻装突围,目的地为阜阳,于6日黄昏实施。与会军、师长都一致表示时间过于仓促,部队都摆在第一线,不但突围困难,就是脱离阵地亦不容易。最早也要在7日拂晓,才能开始行动。如果邱、孙兵团要走,就让他们先走。李弥同意军、师长们的意见,准备将此意见报告杜聿明,但电话不通。当日下午5时许,李石林附近之孙兵团阵地,炮声大作,震天动地。孙元良漫无无目的地把炮弹打完了,正在破坏大炮,准备逃跑。

接着李向杜报告了兵团黄昏突围有困难及孙良元突围的情况。:“还有少数没有通过。”杜说:“你们司令官在哪里?谁叫你们撤退的?”我说:“现在不知道他在哪儿,昨晚司令官用报话机指示我撤退的。”杜即怒冲冲地说:“他敢不听命令吗?你马上带部队回去占领原掩护阵地,直接归我指挥,等部队通过完毕后,再告诉你撤退。否则不论哪一个单位受到损失都由你负责。”

我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又率部转回萧县。到离萧县约20华里的红庙附近,与解放军追击部队遭遇。我用报话机报告杜聿明,杜指示立即占领阵地,阻止解放军前进。我依令占领阵地与解放军对峙。12月3日上午,李弥电令部队交相掩护,逐次向王白楼、张寿楼、李石林转进。由于双方呈胶着状态,不易脱离战场,且战且退,退至张寿楼及其以东村庄时,李弥按杜的指令已于3日率兵团主力从薛家湖附近折回张寿楼、李石林地区。我向李弥报告了自11月29日下午以来担任掩护及沿途战斗情况后,李说:“他们(指杜聿明、邱清泉)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把我们连累上了。可以走时不让走,现在要走也走不了。我们失败就失败在这些人手里。”

1948年12月3日起,国民党军陷入解放军重围。是日,杜聿明指示李弥、孙元良两兵团担任掩护,邱兵团担任攻击。李弥命令第九军在后刘庄、崔庄、王白楼等村庄占领掩护阵地,阻止解放军前进,军部随兵团部位于李石林。6日上午,孙兵团之赵破楼、朱大楼阵地均为解放军突破,守军纷纷后撒至第十三兵团和第九军军部之李石林附近,一时极其混乱。解放军得以乘胜扩大战果,猛攻第九军右翼崔庄(与孙兵团结合部)阵地,双方展开肉搏。防守崔庄阵地的第二五三师团长孔志坚,擅自率部溃退,我令第一六六师副师长刘君立率军预备队增援,乘解放军立足未稳,恢复了原阵地。刘君立在激战中被解放军击毙。此次战斗第九军伤亡官兵200余人。战斗停止后,李弥令我将孔志坚押送兵团部枪决。

6日下午4时许,李弥召集第十三兵团军、师长开紧急会议,传达杜聿明指示。大意是:三个兵团分西、南、北三面轻装突围,目的地为阜阳,于6日黄昏实施。与会军、师长都一致表示时间过于仓促,部队都摆在第一线,不但突围困难,就是脱离阵地亦不容易。最早也要在7日拂晓,才能开始行动。如果邱、孙兵团要走,就让他们先走。李弥同意军、师长们的意见,准备将此意见报告杜聿明,恰电话不通。当日下午5时许,李石林附近之孙兵团阵地,炮声大作,震天动地。我问李弥是否孙兵团在突围前发起佯攻?李回答说:“孙元良这个杂种,无目的地把炮弹打完了,正在破坏大炮,准备逃跑。

接着李同杜通了电话,报告了兵团黄昏突围有困难及孙元良突围情况。杜聿明说:“我正要找你,邱司令官也不同意突围,我们还有这么多的军队,火力又这样强大,解放军是吃不了我们的,我们就在这里同他们决战吧。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部署,不要使孙兵团留下来的缺口,为解放军所乘,应该马上缩小范围”。在调整部署中,第九军第二五三师受到解放军的追击,团长胡树中受重伤失踪,该团伤亡200 余人。

12月7日起,按计划邱兵团向濉溪口方面攻击,李兵团担任掩护。两个兵团的作战方式采取“滚筒”战术,邱兵团前进一步,李兵团就放弃原阵地紧跟一步。从7日到9日,三天战斗中,邱兵团的攻击进展甚小,伤亡极大,李兵团的防守阵地亦受到解放军强大压力,有的阵地为解放军所突破。邱、李二人此时则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李弥根本不同邱清泉通电话,而要副司令官赵季平或陈冰代替。杜聿明只好又作第二次调整,即两个兵团各自掩护,齐头并进。李兵团以第八军担任兵团掩护任务;第九军接替邱兵团青龙集、大小李庄的阵地担任攻击。

12月10日,第九军第一六六师在兵团、军、师炮兵支持下,向前柳树园、后柳树园攻击,经过整天激烈战斗,攻占了这两个村庄。11日拂晓,解放军发起全面攻击,第八军阵地被突破,经使用预备队拼死反击才将阵地恢复。至中午,第一六六师在青龙集与前柳树园间一个营的据点,终被解放军攻占,该营全部被歼,前后柳树园则陷于孤立。当日黄昏,解放军继续集中火力轰击柳树园。为避免第一六六师全部被歼,黄淑当即报告李弥,将部队撤回青龙集。

12月12日至19日,李弥命令深沟高垒,固守青龙集和大小李庄(兵团部亦在青龙集),双方呈对峙状态。此时最感困难的是粮弹缺乏,虽有空投救济,但为数甚少,无济于事。第九军守卫的青龙集等村庄,莫不掘地三尺,均没有发现老百姓藏的粮食,最后处于断炊状态。16日得到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歼的消息后,士气更加低落。12月19日,前进指挥部参谋长舒适存,陪同空军总部作战署副署长董明德,由南京飞抵陈官庄,传达蒋介石指示突围要旨并协商陆空联络计划。20日,杜聿明偕董到青龙集,召集第十三兵团军、师长开会。决定突围时由空军投掷大量甲种弹(催泪性毒气弹),陆空配合实行突围。

第九军领到防毒面具约300套,分发给第三师和第一六六师(第二五三师新兵多,未发),并指定各师挑选精壮士兵编成突击队,由军、师参谋长、副师长亲自负责训练。突围时突击队走在部队先头,乘空军投下毒气弹解放军失去作战能力时,实行突袭,为主力开辟道路。董明德原拟飞回南京报告蒋、顾后,即按计划实施。结果从19日晚起,连续下了10天大雪,直到12月29 日才停止。大雪期间,粮弹无法空投,部队饥寒交迫,粮弹殆尽。在解放军铁桶般的严密包围下,战场上死气沉沉,国民党军处于不击自溃的境地。解放军抓住这个弱点,展开政治攻势。一面写信给杜、邱、李和军长等劝降;一面在相距不过百十公尺的阵地前,竖起大幅标语,进行广播喊话和投掷馒头等。对国民党官兵晓以大义,号召弃暗投明。

第九军部队最初在各级官长监视和欺骗下,认为解放军所说都是假的,各部先宰杀牲口,继吃麦苗、树皮,支持度日。以后到了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对解放军投过来的馒头由秘密拾捡以至公开抢夺。甚至有的士兵趁黑夜到解放军那里吃饱了再回来。第九军当时有两个整排和五个班在阵地起义。

李弥告诉黄淑:“要秘密向师、团、营长说明,士兵愿意到解放军那里,就随他去吧,吃饱了回来也好,不回来也好,唯一的要求是不准带武器去。”12月25日前后,我陪同李弥到了阵地最前线。他对缩在工事里的士兵说:“你们太辛苦了,天下大雪,又冷又饿,我是知道的。我和你们军长都来了,你们真挨不下去,就把我和你们军长杀了吃了好了。”尽管使用了各种欺骗手段,但是起义逃亡的仍有增无减,当时第八、九两军起义投降的就有二三百人。

12月29日,天气转晴。国民党空军又开始继续投掷少数粮弹,但食之者众,投下者少,第九军每天每人可分到大米或大饼三两,有时只有一二两。士兵根本就不愿意要大米,因为房子早就拆光烧光,找不到一点燃料,领到大米也无法煮熟。

1949年元月4日起,国民党空军运输机每天最多来100架次,计划于4、5、6三天投掷粮食(主要是大饼),7、8、9三天投掷弹药,想使官兵能够吃饱并补充些弹药,以便元月10日在空军掩护下突围。但由于与解放军阵地距离太近(最近只有100公尺左右),投掷场又小,运输机不敢低飞,很多粮弹投到解放军阵地上。分到每个士兵身上仍寥寥无几,许多官兵一个月来,饿得鸠形鹤背,瘦骨嶙嶙,走也走不动,自然谈不上冲锋陷阵了。

元月6日起,解放军发起全面总攻,炮火之猛烈为前所未有,青龙集被轰成一片火海,尸横遍野。第九军之青龙集、大小李庄外围据点全被解放军拔除,师、团长杜、邱、李在此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将突围计划提前实施。自率队出击亦无法夺回原有阵地。解放军以坑道作业接近军师指挥中心,元月7日晚,第九军奉命放弃青龙集、大小李庄,随兵团部撤至离陈官庄、张庙堂约五华里的一个村庄,准备突围。

杜聿明鉴于元月6日以前作战的教训,乃将突围攻击任务由两个兵团轮流担任。第一天邱兵团由张庙堂(邱兵团第五军第二〇口师周朗所占领的阵地)之线,向解放军阵地攻击,李兵团在后掩护。李弥命令第八军(当时副军长周开成已任军长)及第一一五军(系临时编组成的,军长司元恺,归第十三兵团战斗序列)在大荒村等地担任掩护,第九军移至张庙堂附近准备邱兵团突围奏效后接替第五军阵地。第二天,第九军越过邱兵团8日所攻占之阵地继续向解放军攻击,如此更替跃进。杜、邱、李认为这样部署避免了两个兵团之间的矛盾。

元月8日,邱兵团的攻击没有什么进展,李兵团之第八、一一五军掩护阵地黄昏时为解放军突破。激战至9日拂晓,第八军军长周开成、第一七0师师长杨绪钊、第一一五军军长司元恺、第一八〇师师长陈芳芝等被俘,部队瓦解。此后,该两军溃兵拥挤到张庙堂附近,与兵团部、第五军搅成一团。邱兵团继续攻击亦毫无进展,即退回原阵地。李弥见大势已去,向黄淑说:“你在这里掌握部队,我到陈官庄见主任谋急救之策,黄昏时你派工兵营来接我。”李弥走后,黄淑一面令第九军准备战斗,一面派人员收容第八和一一五军残部。

当日下午,黄淑同副军长李荩宣、兵团参谋长吴家钰、军参谋长顾隆筠躲在邱兵团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周朗的掩蔽部里。第九军部队集中在张庙堂第二OO师阵地后面,遭到解放军炮火歼灭性的轰击,黄淑令该师在原地挖工事隐蔽。黄昏时,派工兵营去接李弥竟一去不回。9日晚12时许,周朗接到副军长郭吉谦的一封信(内附金元券500元),信中说:“杜主任、邱司令官、军长(熊笑山)先走了,要我通知你各奔前程,目标安庆,前途珍重。”周朗拿着信给黄淑看,要求一路同走,黄淑以李尚未回来,擅自逃走,是丧失军人“气节”。周见黄淑坚决不走,独自离开了掩蔽部。至元月10日拂晓,整个国民党部队乱成一团,到处火光能熊,溃散的士兵由东涌到西,由西涌到东。

黄淑见此情况,知李已逃走,乃通知第九军第一六六师师长肖超伍、第三师师长周藩、第二五三师师长王青云各自突围,暗示他们各自逃命。自己也走出掩蔽部,无目的地跟着人群乱闯,但因枪弹到处乱飞,无处逃身,便找到一个掩蔽部蹲下,至上午7时许遇到解放军,束手被俘。

10日拂晓,李弥找到了第三师师长周藩,令周派人与解放军接洽投降,掩护他化装逃跑。约中午12 时,李弥同兵团部辎重团团长鞠明扮成伤兵逃往济南,经潍县转逃青岛。李走后,该师乃放下武器。至此,第九军全部溃灭。

来源:仲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