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懂车帝一场智能驾驶测试把车圈炸了锅:36款车大比武,特斯拉登顶,华为系问界M7/M9却栽在“消失的前车”场景,碰撞画面全网疯传。可反转来得更快——几天后,一群博主杀上高速复刻测试,华为ADS系统120公里时速下灵活钻缝、借道应急车道,稳稳通过零失误!同一套系统
懂车帝一场智能驾驶测试把车圈炸了锅:36款车大比武,特斯拉登顶,华为系问界M7/M9却栽在“消失的前车”场景,碰撞画面全网疯传。可反转来得更快——几天后,一群博主杀上高速复刻测试,华为ADS系统120公里时速下灵活钻缝、借道应急车道,稳稳通过零失误!同一套系统,结果天差地别,究竟谁在玩魔术?
懂车帝的测试剧本,处处透着“精心设计”的味道。关键参数双标玩得飞起:特斯拉测试时速120公里、跟车距离120米,华为问界却被“特殊照顾”——时速提到130公里、跟车距离压缩到45米!专业工程师怒批:“好比用中考题考特斯拉,用高考题考华为”。更蹊跷的是,问界M9测试视频中系统明明规划向左绕行,方向盘却突遭“神秘力量”回正导致碰撞。懂车帝辩称“AEB触发抑制了绕行”,可扭矩数据至今没晒全。
资本蛛丝马迹,撕开“公正”假面。懂车帝背后大金主红杉资本,被扒出与马斯克有深度捆绑——不仅投资其xAI人工智能公司,还曾输血推特收购。恰逢华为牵头起草工信部自驾规范的关键时刻,这场“特斯拉封神、华为扑街”的测试,时机巧得令人咋舌。连央视都火速切割,删除“联合懂车帝”字样,只留一句冰冷的“懂车帝在真实道路测试”。
极端场景当标尺,暴露测试荒诞本质。130公里时速下30米内避让静止车辆,还要规避左侧车流?业内工程师直言:“这场景发生概率不到0.03%,纯属实验室幻想”。更讽刺的是,测试推崇“让速不让道”原则,给选择变道避险的华为扣分,却表扬保守减速的特斯拉。实际驾驶中,高速急刹极易引发连环追尾,华为的博弈策略反更贴近老司机智慧。
这场闹剧揭开了行业潜规则:当测评权掌握在利益相关方手中,科学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未来亟需监管设底线、协会定标准、国家认证第三方执行,车企配合说明,重建消费者信任。
技术本该服务于人,而非沦为资本棋子。华为ADS每天迭代7次算法,200万次真实避险数据,默默守护着16亿公里行程。车评人陈震说得实在:“封闭场地考极限,公共道路看体验,本就不该混为一谈”。与其争辩“谁在说谎”,不如握紧方向盘——毕竟再聪明的智驾,也抵不过一个清醒的驾驶员。
来源:爱车人士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