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农民更难?城镇‘三无者’的生存困局,中年后连体力活都难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11 19:18 1

摘要:在当下社会的复杂图景中,有一个群体正默默承受着诸多难以言说的生存重压——他们便是那些手持城镇户口,却既无稳定工作、也无社保兜底,更没有一寸土地可依的“三无”群体。

在当下社会的复杂图景中,有一个群体正默默承受着诸多难以言说的生存重压——他们便是那些手持城镇户口,却既无稳定工作、也无社保兜底,更没有一寸土地可依的“三无”群体。

相较于他们,农村居民即便面临生活的琐碎与辛劳,至少还握着土地这一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家种的粮食蔬菜能填饱肚子,自建的房屋能遮风挡雨,吃住的基本成本被压缩到最低;累了倦了,田埂边的树荫下就能歇脚,无需为房租水电日日焦虑;即便到了八旬高龄,只要身体还能动弹,侍弄几分菜园、播下一季种子,便能换来最踏实的温饱,那份与土地相连的安全感,是“三无”城镇群体难以企及的奢望。

而这些身处城镇的“三无”者,几乎是赤手空拳站在生活的战场上,从清晨睁眼的第一缕阳光开始,每一项需求都需要用金钱来兑换:柴米油盐是每日的刚性支出,房租水电是每月的固定账单,哪怕是感冒发烧的一粒药片,都得从本就微薄的收入里匀出份额。

生活的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收紧,勒得人喘不过气,更令人忧心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的生存空间还在不断被挤压:年过四十,体力与精力已不复年轻时的充沛,走进招聘会,不少岗位明里暗里标注着“35岁以下”的门槛,即便愿意放下身段做些体力活,也常被雇主以“年纪大、手脚慢”为由婉拒;到了五十岁上下,身体的零部件开始发出“预警”,搬运、装卸这类重活早已力不从心,可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还扛在肩上,想歇脚却不敢停。

最让人揪心的是,他们缺乏任何“缓冲带”——没有社保,意味着一场小病可能掏空积蓄,一场大病便可能压垮整个家庭;没有土地,就没有退路可言,农村的亲友或许能接济一时,却无法成为长久的依靠;没有稳定工作,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没有锚点,今天的收入不知能否覆盖明天的开销。

养老的迷茫、医疗的焦虑、生计的窘迫,像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们肩上,让每一步前行都显得步履维艰。在城市的霓虹灯下,他们或许是擦肩而过的外卖员、小区里的保洁工,或是零工市场上等待雇主的临时工,身影在人潮中穿梭,却始终找不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安稳角落,成为当下社会里最需要被关注的艰难群体之一。

来源:江雨朦朦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