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运气也总是不好,多次考试不是格式不对就是超出了写作的格外,总之就屡屡名落孙山,家里邻居对我的看法很多,大多都是笑话我,真难得妻子是怎么坚持过来的。还好我在外地听不到那些。
我的运气也总是不好,多次考试不是格式不对就是超出了写作的格外,总之就屡屡名落孙山,家里邻居对我的看法很多,大多都是笑话我,真难得妻子是怎么坚持过来的。还好我在外地听不到那些。
但是于此同时我的聊斋里故事确实越写越多,《倩女幽魂》《画皮》《崂山道士》等等相继加入了聊斋的大家庭。我有时候觉得我的这些神仙鬼怪朋友才是我的真的家人,只有谢了他们才让我这些人生的困苦变得好接受,否则我可能真的无法抵抗的住这些挫折。
人的信念有时候是很重要的。我也遇到了好多朋友,对我最好的就是毕家人,我在他家作门客的时候,一呆就呆了二十多年,一直到我年过五旬,随着毕家老爷子的过世,我才慢慢撤出了。毕家对我也很好,通过他们我也遇到了好多名人大儒,他们争相邀请我去做幕僚,毕家没有拦阻,但是我出于恩情都谢绝了。有时候碍于面子去做几天,还有时候就是简单做客。但是我也遇到一些很难过的事情。
我的好友孙惠现在应该称为孙大人,他当年和我一起读书,一起中秀才,但是后来他的运气比我好,直接中了举人做了官,也算是清官。他让我给他做师爷幕僚,帮他写些官面上的文章或者出些主意我们关系很好,但是随着他地位的升高,我觉得和他的共同语言少了加上我自己也要考试就谢绝了继续坐幕僚而是回乡了,后来很多年再见时当年的情谊也少了不少,而且近几年随着他的地位升高,他在老家淄川一带房子盖的多了,家里的一些仆人和亲戚就开始仗势欺人,很多地方官碍于他的地位也不敢管,我看不下去就给他写了信,他读后很不高兴,,虽然他身为御史知道我的好意但是被人挑毛病总归不舒服,他约束了家人但是也没有再给我来往。我也理解。这是唯一可惜的事情。
他也是聊斋的第一个读者,每每想到一些夏日的晚上我们在他的宅邸里喝酒纳凉讲鬼故事的时候的我还觉得挺惋惜。他给我讲的一些故事也被我记载在了聊斋里。
当年我还在毕府里偶遇了一位才子,也是朝中的一个名人叫王士禛王大人,王大人号渔阳。是位翰林,这位翰林因事回家路过毕府,和毕家老爷子是故交,又蒙毕老介绍我,我们相识,我怕我写的那些东西让人家出身翰林的人嘲笑特意嘱咐毕老布要说,我给王大人我的诗词,希望他可以提携我,但是渔阳大人很奇特,和当年的施大人一样,对我的诗文不置可否反倒是对我的聊斋却表达出极大兴趣,非要我给他看,我抹不开面子叫书稿给他看,他如获至宝。没有半天就读完了,读完了还要再要,我说还没写结稿。他很遗憾,和我约定结稿之日一定要寄给他一份。这些经历都让我的人生有了很多出彩的经历。
人生过的很快,一晃倒了我不惑之年,我的聊斋进入了尾声,随着家里近况不算太好,妻子年纪大了,几个孩子也长大成人了。我觉得我该回家看看了,我告别了毕老,准备回家了。我回到家乡菜知道母亲也故去了,心里更加难过。弟弟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结婚。发妻一直带着弟弟生活。我也特别念着弟弟的好,家里的地要不是弟弟帮助恐怕早就恍惚了,这么多年了,几个孩子都长大了,老大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突然当爷爷了,都点不习惯了。
妻子也就是这时候和我说:“老伴啊,咱别在考试了。咱注定不是当官的料,如今孩子们都要入场考试了。你去和他们竞技。说出来让人家笑话,你倒是无所谓,笑话孩子们,孩子们该难过了”我也知道发妻的心,但我总是觉得这是个心结。终于还是决定最后再去考一次。还好这次亏着朝廷有朋友照顾,在老家给我选个岁贡生的考试,考中了就算是给自己的人生考试经历化了个句号也算是有功名在身了。
我也知道我的人生确实不是考试,好在有这么个书稿陪伴我多年,很多朋友争相阅览,到如今我也算是个名人了,家里的条件在儿子的布置下也算是看的过去了。儿子也算是弥补了我的损失。我把我那一直孤身一人的弟弟也请到家里住。也算是兄弟的情分了。他老了也料理不了农活了。自己一个人总归不是事情。
我现在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在爱妻离世后,我每天都很难过。妻子和我一辈子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如今又早早的走了。我好想她,有时候觉得自己闭上眼就是她了。这就是我的人生,我的故事,有时候多希望自己的人生像聊斋里的那样精彩啊。
来源:纳兰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