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将迎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特别重大的纪念日。
铭
记
历
史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将迎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特别重大的纪念日。
八十载沧桑巨变,那些血与火的故事,那些不屈的面孔,从未因时间褪色。
当我们站在八十年后的阳光下,回望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往事,一腔腔炽热赤诚的爱国忠魂,我们无法用简单言语完全诠释,唯有铭记于心、躬身感悟。
尾尾和平鸽,声声警钟鸣。山河无恙,国安家好,但请永远记住峥嵘岁月抗日英雄们的前赴后继!为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赓续精神血脉,图书馆特举办“山河铭记·浩气长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书展”。
本次书展将于8月15日在图书馆一楼大厅正式展出。我们精选了抗战专题优秀电子书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数字阅读,也从馆藏中精选出了涵盖抗战全景史实、重大战役、精神解读、抗战经典文学等百余册书籍进行展示,并结合“文献中的抗战”图文展呈现那段黑暗与抗争的不朽印记!
敬请广大读者在这里“码”上阅读,欢迎大家亲临书展现场借阅相关图书。
PART.01
烽火岁月——枪林弹雨中的民族脊梁
01
《抗战旗帜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抗战的一面旗帜,是抵抗的标志,是胜利的象征。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杨冬权详细梳理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文献资料,从毛泽东对中国抗战十几个方面的100多个准确预见、毫不妥协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开辟抗日的无硝烟战场、提出持久战的系统理论和坚持实行持久战略、提出并坚持实行人民战争思想和游击战方针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凸显了毛泽东抗战思想的全国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影响。
02
《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
本书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记录了22位在湘江战役中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的“重生”故事。作者以长达40年的追踪采访为基础,采用双线融合叙事手法,以失散红军的人生故事为主线,战局战况及长征军事部署为副线,配合大量的采访照片、来往书信及战场遗址图照,以小窥大,从“士兵”角度管窥时代风云,真实叙述了失散红军如何绝地重生,表现了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的伟大。
03
《八路军史》
全书以翔实的档案资料复原历史,让艰苦而伟大的八路军史触手可及。
作者岳思平被誉为“八路军军史研究第一人”,他在1995年全国第一部八路军抗战史的基础上,将八路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叙述和概括,以作战、建军为主线,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充分再现历史本来面貌。同时,全书结尾处整理有“八路军大事纪要”,让我们能够快速了解八路军艰苦而伟大的光辉历程。
04
《中国远征军》
组建于1941年的中国远征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为悲情和传奇的中国军队,发生于次年5月前后的悲剧结局与两年后兵出野人山格杀日军近卫师团的辉煌结果构成了中国远征军一段值得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书中依据历史轴线,给力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军人——上校团长韩绍功,用他龙精虎猛的一生串起了中国远征军战史中一粒粒璀灿的珍珠,一个个足以唤起国人英雄情结的典型战例,成就了一首传世永久的绝唱。
PART.02
铁血山河——共赴国难的慷慨长歌
01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本书在查阅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抗战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考日、美、英、中方出版的300多种图书,历经6年写作、4次修改,力求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全书由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将领及军事史研究的专家参与编写与编审,兼顾了战争亲历者、专业军人和历史思考者的综合视角,为了解抗战史提供了更全面多样的维度。
02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 ,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03
《历史丰碑》
海外华侨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本书展现各国华侨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时,与国内人民同仇敌忾,在爱国华侨领袖和华侨社团的组织领导下,通过捐款献物、直接投身祖国抗日战场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本书力图通过新史料、新视角、新形式,以及华侨抗战的具体事例和典型人物,全面、深刻地书写华侨抗战的历史,弘扬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
04
《无问西东:抗战时期的外国友人》
本书立足大量历史资料,通过生动的描述,再现了抗战时期来华帮助或直接间接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友人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的历史场景。作者选取对中国抗战作用较为显著的宣传、军事、医疗、文化教育、难民救助等领域,着眼于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亦着眼于中国抗战对外国友人的影响。
PART.03
勿忘国耻——刺刀下的觉醒与抗争
01
《不许可:相机中的侵华历史》
本书通过未删改的原始图像揭露日军侵华的累累罪行。这是一本日军视角下的侵华照片图册,全书基于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的660余张侵华时期照片整理而成。它们躲过日本的销毁,遭遇过地下室水浸的劫难,历经千难万险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些被盖上“不许可”印章的照片为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提供了有力佐证。
02
《滇西抗战三部曲》
滇西抗战三部曲: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三场“玉碎战”。滇西抗战包括松山战役、腾冲之围、龙陵会战,这三场战役是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的核心战场,也是全书重点还原的历史事件。作者在书中运用战场“日记体”,按日推进,每一场大小战斗发生地的方位坐标,敌我的进退迂回,各股战斗力量的人员构成,双方得到的空中打击与支援情况,阵亡官兵的数字及修订,甚至日军残兵的逃亡路线,都得到了详细的追踪呈现。
03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04
《巅峰战役》
全书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战略转折性的经典战役,涵盖波兰战役、挪威战役、法兰西战役及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等关键节点。内容结合战役计划、实力对比与指挥技巧,揭示军事战术与地缘政治的关联,同时涉及苏联卫国战争及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过程。
PART.04
和平之鉴——战争反思与国际视野
01
《正义审判》
正义的审判,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伸张了人类正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场战争中犯下累累罪行的战争罪犯随之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据统计,被盟国起诉的日本各类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被判处死刑者941人。新中国成立后,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太原两地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
02
《我认罪:日本侵华战犯口供实录》
在真实的血腥中认识战争真想,该书以1954年中国政府侦查起诉侵华日军战犯的审判档案为基础,收录了45名战犯在公开审判中的口供与笔供资料。全书分为“阴谋”“战争”“屠杀”三编,系统揭露日本侵华期间策划“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及实施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03
《正视抗日战争》
以民族战争的视角重建战争史框架,正视历史真实面目。
作者创新性地以民族战争视角重构抗战史叙事框架。书中强调“正确对待历史”的重要性,主要聚焦抗战史研究中的学术争议问题,直面抗日战争中的30个重大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致力于纠正人们对抗日战争的思想认识误区,展现抗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04
《亚太战争审判全纪实》
本书概览式地讲述了亚太战争审判的全貌,以及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全纪实》的艰辛拍摄历程。首次以影像的形式全景式展示了同盟国在亚太地区对日本军队战争暴行的审判。摄制组克服了地域辽阔、时隔久远,特别是研究成果不足等种种困难,从繁华的都市到荒僻的远乡,从大陆腹地到太平洋的孤岛,遍访硕果仅存的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以及知情人和相关学者,以平和、理性,同时富有情感的态度和眼光,难能可贵地重塑了那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更多好书请前往书展现场获取~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