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市公司 │“一扇窗”如何改写建筑减碳的未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08:53 1

摘要:七月的冰城,室外与南方城市并无二异,也是热浪蒸腾。但推开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动式工厂厚重的大门时,却被一股意料之外的清凉瞬间包裹全身。在中国建筑科学院近零能耗建筑同步数据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整座工厂内部各区域的温度:23.5℃、24.8℃、26.6℃…

文 | 裴丽萌

在哈尔滨双城经济开发区,矗立着一座刷新了世界被动式工厂类建筑极限刻度的“零碳堡垒”。

七月的冰城,室外与南方城市并无二异,也是热浪蒸腾。但推开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动式工厂厚重的大门时,却被一股意料之外的清凉瞬间包裹全身。在中国建筑科学院近零能耗建筑同步数据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整座工厂内部各区域的温度:23.5℃、24.8℃、26.6℃……没有空调的轰鸣,没有风扇的搅动,只有新风系统低沉而均匀的“呼吸”声。

1998年,第一樘德系铝包木窗在哈尔滨森鹰诞生;2018年,1.5万+平方米被动式工厂斩获“世界最大被动式工厂”吉尼斯认证;2022年,森鹰以行业翘楚身份登陆深交所。从27年前将德系木窗首度引入中国,到如今412项专利筑起的“节能窗王国”,森鹰用四分之一个世纪解答了一个时代命题:如何用一扇窗撬动建筑减碳的未来。近日,界面新闻走进森鹰,在舒适的北欧风办公楼与整洁的智造工厂里,触摸中国制造的硬核答案。

恒温工厂的“反常”体验

步入体验式产品展示大厅,整面落地窗将北国天光滤成柔和的漫射光,均匀地洒进室内。这里区别于传统的工厂展厅,更像一座极简主义的美学殿堂。

“一进来就感觉到了,很凉爽。这里居然没有空调,太神奇了。”每一位走进森鹰的参观者都不禁感叹。

森鹰品牌部经理花林笑着解释:“被动房的核心理念,就是‘不用主动采暖和制冷’。它依靠建筑本身的高性能围护结构,把外部的热量‘挡’在外面,把内部的温度‘锁’在里面。”他指向展厅四周巨大的落地木窗,“这是我们自己的产品,窗墙比(窗户面积与墙体面积之比)在被动房里,尤其是北方的被动房里通常控制得很低,但我们自己是做窗的,就特意加大了。即使这样,也能保证冬天不需要集中供暖,夏天不需要空调,全年温度可以维持在23-25度。”

轻轻触摸门窗框,外侧是耐冷热、耐腐蚀的铝合金,内侧则是温润的实木。通过了解得知,这座工厂的气密性指标N50达到了惊人的0.16,远优于国际被动房标准要求的0.6。“这意味着空气渗透带来的热交换损失微乎其微。新风系统进来的空气,都经过高效热回收处理,耗电量远低于传统空调或暖气。”

在展厅,森鹰时尚窄边框的“新轻奢系列”铝包木窗引人注目。“这是完全打破传统德系结构、我们自主研发的。”花林轻轻启闭窗扇,动作异常轻松。“做窄边框不难,难的是保证窄边框木窗的强度和不变形。这里面用了钢木复合和环形粘接防变形技术。我们卷的就是创新。”他笑着说。

另一侧,一款标注着“公安部防弹认证”的窗户前围满了人。“这不仅是防弹玻璃,整窗结构(包括窗框)都经过加强,框体里面嵌了钢板,做过实弹测试。”花林介绍说。

森鹰的故事始于1998年。创始人边书平率先将德系木窗系统引入中国,并首创“铝包木窗”概念,后期又打造了极具特色的简爱断桥铝窗以及双碳新塑窗。这是一家主要从事节能窗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节能铝包木窗、铝合金窗、幕墙及阳光房。二十七年深耕,累计售窗1100余万平方米,应用于1500余项大型工程,服务超70万家庭,产品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

“用窗户,挡住气候变化。”这句企业愿景,并非空洞的口号。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又占建筑围护结构能耗的40%左右。“一扇高性能节能窗,能显著降低空调、暖气的使用频率和时间,直接减少碳排放。”森鹰已有20余款产品通过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证,服务于中国近百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并参与多地建筑节能标准制定。

精工车间的“硬核”品质

离开恒温舒适的办公及产品展示区,穿过连廊步入门窗框加工车间,空气的温度变化不大,但声音的“分贝”陡然提升。

在木窗加工车间,数台价值1000多万元的CNC加工设备正将一块块优质进口实木集成材铣出精确的结构与形状,木屑被高效的吸尘系统瞬间卷走,车间空气依然清新。

“木加工通常碎屑飞扬,但您看我们这里,工人基本不用戴口罩。”一位工龄近20年的老师傅自豪地说。他身旁,加工中心正在处理一扇造型独特的弧形窗框,“这是给南方一个高端项目定制的,工艺要求很高。我们要求所有构件配合间隙≤0.1mm,这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的直径。”

在这个车间深处,记者被一个不起眼的操作吸引:工人手持设备,将一根根黑色的密封胶条首尾相接,接口处瞬间融合,形成无缝闭环。

“这是我们的核心专利之一,密封胶条焊接技术。”正在操作的工人拿起一段焊接好的胶条展示,“传统胶条在窗角处是剪开拼接的,时间久了或热胀冷缩容易产生缝隙,导致漏风漏雨进灰。我们通过焊接,彻底解决了这个行业痛点。窗户的气密性、水密性,胶条是关键。”

“精工”不再是航天齿轮、医疗仪器等零部件的专属用词,在这里,森鹰将“精工制造”落实为门窗的日常标准。

走近一扇展窗,打开后,若非手指触到微凉纱网网格,几乎察觉不到内嵌的纱窗。花林介绍说:“这是军工级的5G特种钢丝网,有着高强度的特性,承重400斤很轻松,关键是透气率超过90%,普通纱网可能阻隔一大半的风,装不装纱窗,风感差别很大。”

在玻璃加工车间,生产线发出规律的运转声。

“我们洗玻璃的水,是自己生产的纯净水。普通自来水洗,残留杂质会影响中空玻璃的寿命和性能。纯净水洗,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中空玻璃不漏气、不起雾。”并且了解得知,公司刚与李赛克签订了近亿元的新设备引进协议,8月即将到港,进一步提升森鹰中空玻璃的规格与品质。

严寒地带最大的被动式建筑群哈尔滨中德生态科技小镇,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老鼎丰体验店等等典型案例,都有森鹰门窗的身影。岁月更迭,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窗,已成为丈量品质的标尺,它们沉默矗立,比任何宣言都更铿锵有力。

阻击寒冬的“深谋”远略

宽敞的车间内,空气清新、温度恒定舒适,每一道工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流水线上刚刚加工完成的铝包木窗泛着温润的光泽。而一“墙”之隔的外部市场,正经历近十年最凛冽的寒潮。

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底部深度调整期,2022-2024年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竣工房屋面积同比变动分别为-15.00%、17.00%、-27.70%。在此背景下,我国窗产业也在经历“从增量到存量”的市场阵痛期,同时受房地产市场传导及家装预算压缩等影响,下游需求疲弱,竞争趋于激烈。

对于森鹰这类工程渠道收入占比高的企业,持续的行业萎缩,成为检验生存韧性的极限压力测试。

传统航道收窄,如何寻找新坐标?如何为“改写建筑减碳未来”的使命开辟新路?面对困境,森鹰没有退缩,而是步履坚定。

中国节能协会会长武涌曾指出,在双碳背景下,未来发展将面临“建筑节能减少能源需求”和“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两大趋势,应当抓住科技与产业机遇,推动建筑低碳转型。

森鹰抢抓机遇,向内修炼“内功”,加速产能布局与技术升级。同时,推进募投项目建设,重点提升提中空玻璃、窗用集成材和外铝板框等配套供应链产能和工艺水平,提高原材料自给率及生产效率。

“公司持续推出如5G新生代铝包木窗x115和5G铝包塑窗DCsty105等迭代产品,以高技术、高保温、高颜值、高适用、高性价比的优势,精准锚定市场需求。”在研发投入上,森鹰毫不吝啬。

另外,森鹰加速渠道转型,以“加密”和“下沉”为导向,完善多元化经销体系,加速全国终端门店布局,有序推进部分重点城市及重点商圈店面的旗舰化运营,向外开拓“新航道”,调整业务结构与市场布局。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海外市场也成为森鹰的重要发力点,凭借多年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经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布局发展国际营销网络。

除了产品本身,森鹰的零碳实践延伸至产业链,建造世界级被动式工厂做为示范,推行“零碳青年计划”传播理念,打造“森鹰林”增加碳汇。

森鹰用一扇窗,在被动房中“锁住”温度,在行业寒冬中“框定”未来。改写建筑减碳的未来,需要一扇性能卓越的窗,也需要一套打通技术价值与市场认可的新逻辑。这或许是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终极战略。

来源:龙江CB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