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鸟总是比我们更早一步感知世界的变化。它们在黎明破晓前啼鸣,在季节更替时启程迁徙。它们看起来轻盈、自由,无声地穿越树梢与屋檐,朝着很高很远的地方飞去。
鸟总是比我们更早一步感知世界的变化。它们在黎明破晓前啼鸣,在季节更替时启程迁徙。它们看起来轻盈、自由,无声地穿越树梢与屋檐,朝着很高很远的地方飞去。
与它们相比,人类有着更为沉重的身体与世界。也许是出于羡慕之情,我们开始抬头观鸟;也许因为注视它们时,我们会以不同于平常的目光打量万物,而那种目光,有时也会转回来,照见我们自己;也许还因为……
“当我们看见鸟,最终看见的是什么?”当观鸟成为热潮,我们想知道人望向鸟的目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单读 41·我看见了鸟》书中几位作者留下了他们的感触,在首发时,我们也将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朋友。今天单读分享其中一部分精彩内容。
▼《单读 41·我看见了鸟》现货发售中📖
任宁《盈江鸟事》
“它有绝佳的拟态,却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隐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存在的瞬间,都在坦然表达它如何与这个世界共生。这种联系对我们来说或许依然是谜团,但对它们而言,却是亘古不变的默契。针尾绿鸠或许亦并不自知——它也不需要知道。它不需要知道自己在争取什么,却又似乎在尽力抓住每一秒,毫不犹疑。”
陈创彬《我想讲的关于水雉的故事》
“仰望鸟儿飞行,仍会觉得天空有我们难以抵达的自由和广阔,但我再也不会认为任何一只鸟儿的生存仅仅是自由和应该被羡慕的。不是,那里充满了压力、焦虑和艰难险阻,尤其在当下,或许未来更甚;在这之中,一些困境本就来自人类,而一些困境同样也是人类的困境。”
欧阳婷《我的伊林深水潭》
“总是这样,看到无数鸟儿都在寒冬拼尽全力生活,看到它们坚毅地寻找食物,蓬松起羽毛停立在不挡风的空枝上,便会感到踏实而安定,我的心与它们之间,是一种朴素的感情,而不是‘治愈’——活着有时是如此艰难,当然它们比我更难,我们仿佛在一起挨过这漫长的冬天。我甚至有点不愿意说出‘观鸟’这个词,觉得这个词也有一种人类中心的意味,而宁愿说‘我去感受鸟儿们的生活’。我有时也努力克制自己,不去下意识地用‘可爱’形容它们,这脱口而出的‘可爱’,是把其中真实的艰辛遮蔽了。”
🐦
看见鸟,看见自由
在看鸟的时刻,
我们试着想象另一种生活:
不被桎梏、不被定义,仅仅是存在。
小星鼻鼹鼠:
当我看见小鸟时,我看到了心为身缚的我无法拥有的那种可能性。第一次透过望远镜看到翱翔的猛禽时,悄悄流了好多眼泪,第一次理解了鹰击长空的意思,第一次感受到自由。
ReneeED:
当我们看见鸟,我们看见人无法获得的徜徉于天地的自由:看见它们轻易就可将世界之大遍览眼底,可以以轻盈的身躯穿梭在城市的楼宇、乡村的田野中。
juicy🧃:
站在高楼看低飞的小鸟,和站在地面看高空中的小鸟,感觉是不太一样的。站在高楼看低飞的小鸟,觉得它们小小的,活活泼泼,可爱得很;站在地面看高空中的小鸟,觉得它们有些伟岸,展翅的模样十分帅气。不管是仰视还是俯视,都觉得它们自由,可能看的是自己在自然中的自由形态、无拘无束的样子吧。看鸟的时候会想象如果我变成鸟儿,该是怎样?
看见鸟,是在疗愈自己
有人在鸟的身影中重拾童年的回忆,
有人看到自己被压抑的情感与向往。
致橡树:
小时候,麻雀是我随处可见的邻居,如今只能听见几声鸟叫,却不常见它们的身影。不知是我从乡村搬到了城市,还是说它们变得不再常见。我时常看树也会看鸟,在散步时听着播客,有时就会驻足盯着树上跳跃的鸟儿。我看到它们,看到了我的童年、我的曾经,我心中绝不甘心停留在乏味陆地的少年心气。
Francis:
有时候看着鸟,我会觉得看见了我自己,胆小怕人,看着自由却不自由,依赖于家人飞翔。每年夏天傍晚,在乡下的屋檐下,有超级多小鸟在那里筑巢,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种类,每次放学回家都能看到一大群小鸟,乌泱泱地在天空飞。现如今回家还能看到这幅景象,甚至鸟儿更多了,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回家的实感,尽管并没有很想回家哈哈。也觉得小鸟的生活很快乐,一种单纯的快乐。有一次去厦门旅行,早上到了海滨公园听歌、晒太阳,突然两只小鸟降落在旁边草地上,它们走来走去的样子好可爱噢。它们能够每天悠闲地享受着阳光和草地,看世界如何变化,公园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它们都能知道,而我只能顶着领导不爽的可能,请假博得几天的 happy hour,靠杯啦!!
晋宜:
在贵阳的家附近有个观山湖湿地公园,有很多大鹳,每次回去都会专门去看很久,看到它们静立或是展开双翅,都很治愈,暂时忘记自己是一个人类。
看见鸟,走入自然的节律
在一次次看见鸟的时刻,
人也被重新嵌入自然的脉络。
带神灵回家嚯酒:
“即便是没看到罕见的鸟,在寻鸟过程中像个孩子一样融入自然界,也会因各种动植物安静而顽强的生存而受到感动。”并且,永远把观察对象的福祉放在你观察它的行为之上。
喵尔摩斯:
院子里有三窝野生鸟,八哥、白头鹎和珠颈斑鸠,本来只认识麻雀,为了它们看视频找教材研究鸟类,有鸟类爱吃的厨余也会故意扔到草丛里,观鸟过程中发现很多从未注意到的美好。平行生活互不打扰是对自然最好的尊重。
Maisie:
当我看见鸟,我看见了更健康的自然与我。如果我看见了鸟,那我肯定站起身,短暂的逃离工作,舒展自己的身体。办公室窗外会有苍鹭、夜鹭、白鹭、鹊鸲、白头鹎、乌鸫、珠颈斑鸠,如果我看见了鸟,那就是自然又比以前更好了。最近,又觉得周围的鸟类比以前多了,但是这些只是更适应人类社会的鸟类。还有很多鸟类在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地方面临危机。
从看见鸟开始,重新理解世界
鸟成为一种媒介,
让人重新观看、理解世界。
biu:
昨天刚参加了项飙老师和《你好,陌生人》其他 7 位作者的线下见面会,我庆幸自己并没有陷入对谈中常提到的“附近的消失”的困境的。因为观鸟,让我真实地看见身边的物种和所生活的生境,这种真实的看见实际是在取悦自己,会感受到“它们一直都在,但是改变就发生在我看见你的时刻,当我能认得你之后,我的感受一切都不一样了”。也是因为观鸟,会自发地走进其他的城市,扩展自己的附近,用自然与人文的维度了解一个城市如何看待鸟儿,比如深圳的黑脸琵鹭、丹东的鸻鹬、北京的北京雨燕、瓦屋山的鸦雀……它们为何而来?为何停留于此?因为观鸟,对生活有了许多疑问,从而看见那个好奇的自己。啰里八嗦了一大堆,毕业后也选择了和观鸟、画鸟相关的工作,很幸福,感谢鸟儿与如此多彩的生命,谢谢鸟儿让我的附近从未消失,反而越发繁茂。
李百万:
当我们看见鸟的时候,最终看见的是这个世界。大自然还是太慷慨了,只要出门就能看到鸟鸟鸟。即使没有做任何观鸟功课,也能凭借眼睛和耳朵的指引见到它们。开始观鸟后比以往更关注月亮、潮汐,是鸟又带我重新认识一遍这个世界。谢谢鸟。
Penghui:
从观鸟中获得的喜悦,会让人摆脱单一的社会评价体系。会觉得,原来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不需要我们把生命中的大量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工作上、消费上、与周围人的比较上。一旦从观鸟中感受到快乐,就不会轻易被功绩社会和消费主义导向的论述所蛊惑,你会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建立起自己对幸福的标准。同时,会在不可掌控的生活中,建立起一种确定感。无论接下来的人生会遭遇何种困境,只要还能观鸟,生活就总还是可以继续下去。随着四季更迭,你会发现身边的鸟类会有所不同。“候鸟”这个词,会从一个生物学概念,变成你肉眼可见的一只只鸟类。在如此的观察中,人会更贴近生活,与异乡的土地建立起意想不到的连接。某一刻,你看着那些熟悉的鸟儿,会发现它们原来一直都在。那些陪伴着你度过童年的鸟儿,会一次次勾起你往昔的记忆。届时被学业和工作切割的断层人生,会犹如不再阻塞的河段般又重新汇集起来。在一次次的观鸟中,人也会不断地望向自己。譬如 J.A Baker 在写出《游隼》之前,就已对文学充满热爱。用比较浪漫的说法来说就是,观鸟这件事,会让人更接近自己。观鸟久了,不由得会萌生借由观鸟逃避、亦或是对抗生活的念头,或是其他的感受。但无论对观鸟这件事赋予怎样的感情和想象,最终都会发现,观鸟这件事最吸引人的,还是鸟儿本身。简单点说,看到一只鸟时,看到的也不过是一只鸟。但一切,会从你投向一只鸟的目光开始,变得不同起来。
编辑:Iris、h33
推文封面图由欧阳婷提供
🍃
《单读 41·我看见了鸟》
还有更多精彩
来源: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