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放弃了美国的“星辰大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06:05 1

摘要:写信者在这封名为“航行者宣言”的信中呼吁,要求达菲关注“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它们正在浪费公共资源、危及人员安全、削弱国家安全,并破坏NASA的核心使命”。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收到了一封来自336名现任员工及前员工的公开信。

写信者在这封名为“航行者宣言”的信中呼吁,要求达菲关注“近期的一系列政策,它们正在浪费公共资源、危及人员安全、削弱国家安全,并破坏NASA的核心使命”。

特朗普政府六个月来对NASA的多项改革措施,已经引起了航天从业人员的强烈不满。他们在信中抗议了政府削减NASA预算、改革技术授权制度、缩减科研项目、裁员等措施。

这封信是最近美国航天界一系列抗议活动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的7月8日,7名曾任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主任的前官员联名致函国会预算委员会,警告特朗普政府终止大量太空探索项目,势必损害美国在太空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7月20日“国际月球日”当天,美航天局员工及支持者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抗议活动,反对特朗普政府在2026财年预算提案中大幅削减美航天局预算。

特朗普怎样弱化NASA

曾几何时,NASA代表着美国科技实力的顶峰,是无数美国人心中“星辰大海”的象征。从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到航天飞机穿梭于太空与地球之间,再到“好奇号”与“毅力号”漫游火星,NASA不仅一次次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更在冷战时期象征着美国的国家威望与全球领导力。

然而,这一机构却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被边缘化了。特朗普大幅削减NASA经费,强行调整机构结构,裁撤关键岗位,让一个本应肩负国家战略使命的机构,沦为了政客博弈与预算紧缩的牺牲品。

大幅削减预算

今年特朗普抛出一枚预算炸弹:2026财年将NASA预算从248亿美元砍至188亿美元,削减幅度高达24%。

10亿美元专用于火星探索,阿尔忒弥斯计划预算缩水近4亿美元。

取消月球“门户”空间站,终止2027年阿尔忒弥斯III任务之后的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

大幅减少国际空间站载人和货运的次数,国际空间站项目预算削减5.08亿美元。

科学预算从73.25亿美元暴跌至38.99亿美元,削减47%。

大批裁减人员

NASA向大批员工提出提早退休、买断合约计划,以及限期内接受补偿离职等方案,鼓励员工自行离职。目前,已有2,145名高级员工离开机构,他们占到了NASA近1.8万名员工的九分之一以上。

据报道,这些员工均担任GS‑13至GS‑15级别,在NASA任职超过10年。这些人中近1,800人直接参与核心任务,如科学研究与载人航天项目。预计与之相关的数十项科研计划将会因预算被削减、人手不足而被迫中止。

火星战略疑似画饼

特朗普在太空探索中唯一增加预算的就是火星探索计划。火星探索获10亿美元新投资,被包装为对抗其他国家航天崛起的关键一击,意在通过高调的载人任务重塑美国霸主形象。

然而,10亿美元远不足以实现短期火星任务,想在2030年代登陆火星,对于现在连月球都上不去的美国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业界普遍认为,火星计划更多是政治姿态而非切实计划,这一宏大叙事只是被用来转移公众对国内问题的关注,巩固特朗普的支持基础。

任命亲信掌控NASA

今年以来,NASA的局长职位一直悬空。特朗普早前曾提名前盟友马斯克的好友、企业家伊萨克曼担任该职位,但在与马斯克反目后撤回提名。虽然特朗普的公开理由是艾萨克曼曾经向民主党捐款,但真实原因还是因为其“与马斯克关系密切”网络。

7月,特朗普宣布任命现任美国交通部长达菲担任美航天局代理局长。达菲是特朗普忠诚盟友,政坛属保守派,具有强硬“效率、忠诚、对接总统目标”背景。特朗普与达菲在数次闭门会议中确立了“去中心化、压缩预算、削减科学项目、聚焦火星”的四大方向。

特朗普踩刹车,原因何在?

特朗普时代的到来,仿佛给美国航天的征程猛然踩下了刹车。他不再将太空探索视为国家荣耀的象征,而是把它当作一项成本高昂、回报漫长的财政负担。特朗普把大刀挥向”通向星辰”大海的阶梯——NASA,有着他自己的考虑。

原因一:财政赤字压力,不得不减

美国联邦政府债台高筑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国债钟网站实时数据显示,如今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37.1亿美元,而美国2024年财政收入才4.92万亿,即使不吃不喝一分钱不花全部用来还债,7年也还不上。

NASA的预算被大幅削减,直接动因就是财政赤字压力。美国的财政状况堪称“悬崖边缘”,不得不削减次要开支。再加上美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做后盾,致使太空项目成本高昂,一旦经济不行了,高昂的成本就是压垮NASA的巨石。

原因二:“美国优先”迎合选民

特朗普执政推崇的是“美国优先”和“经济民族主义”,强调削减政府开支、减少公共部门干预。NASA作为一个政府科研机构,其长期巨额预算在特朗普看来既是“财政负担”,又不符合其理念。

特朗普及其团队认为,国家不应承担过多科研项目,尤其是基础科学和探索性任务,这些应该让私营企业和市场去“尝试和承担风险”。然而,这种理念忽略了航天探索的特殊性。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依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政府主导的战略规划。盲目市场化可能导致NASA失去其作为国家科研与战略高地的核心地位。

原因三:国防开支挤占资金

特朗普上任初期,曾经提出要大幅削减国防开支,但是在军工复合体的强烈反对下,这一政策未能实施,国防开支不减反增。目前,美国将要建设耗资1750亿美元的“金穹防御系统”,此外还有两艘“福特”级航母在建,这些都需要钱。

NASA的预算削减,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主动降低用于科学探索的资金,并将资金转向国防、边境安全等优先领域。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在特朗普看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与地缘政治冲突,保障“硬实力”远比科学探索更紧迫。

原因四:误读科技创新模式

特朗普作为一位典型的商人总统,其行事风格天然偏向利益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他更习惯用生意场的逻辑来管理国家事务,讲究“投入产出比”,对那些周期长、回报慢、无法立刻转化为政治资本的基础科研项目缺乏耐心。

正因如此,特朗普盲目推崇商业航天企业的“高效”和“灵活”,却忽视了科技创新真正依赖的是长期积累、稳定投入与国家战略的持续支持。这种对科技创新模式的误读,不仅让航天战略失去方向,也令整个科研体系陷入动荡。

美国航天正在面临挑战

在特朗普的一顿乱捶之下,美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阿尔忒弥斯计划继续拖延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启动的“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原定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宇航员平安送往月球并返回,同时在月球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为未来执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铺平道路。

然而,资金的不断削减,工作重点的不断变化,甚至与马斯克从“战友”到闹翻的过程,都在给“阿尔忒弥斯”计划不断添堵。如今,“阿尔忒弥斯2号”绕月飞行计划已经推迟到了2026年春季,“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则推迟到了2027年,到时候能否按期实现,都还是未知数。

月球空间站项目中途流产

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案取消了“阿尔忒弥斯”计划下的“门户”月球轨道空间站项目。

“门户”月球轨道空间站由美国与欧洲、日本、加拿大、阿联酋合作建设的该空间站旨在成为地球低轨之外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用作登月任务和未来火星任务的中转站。该空间站的主要居住舱模块刚刚于上月从意大利运抵美国,原计划最早2027年发射升空。

由于国际空间站将在2030年正式退役,如果再放弃“门户”空间站,就将意味着美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在太空驻足的场所。

基础科学项目纷纷取消

NASA科学预算削减47%,将终结数十个任务,浪费已投入的数十亿美元。

火星样本返回计划旨在将火星表面样本送回地球进行分析。但特朗普预算草案将其完全取消,令“毅力号”漫游车过去几年积累的工作全都成了徒劳。

罗曼空间望远镜原定于2027年发射,硬件已基本组装完毕,但当前预算案将其完全砍掉,意味着数十亿美元投入功亏一篑。

“达芬奇+”和VERITAS金星探测任务原本计划于2030年代启动,也因成本上涨与战略调整而被预算排除。

NASA的首个小行星采样任务OSIRIS‑APEX、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LISA)等多项天文物理探测计划被大规模取消,将极大削弱美国在高能天体物理和暗物质领域的科学竞争力。

这一切,都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正在这个太空探索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却自废武功,把重点转向了以“金穹”为代表的太空战领域,放弃了原本可以放飞人类梦想的“星辰大海”。这是资本逐利和特朗普政府短视的必然后果,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国力的逐渐衰退所带来的无可奈何……

来源:疾风倁劲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