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e起行丨湖岸栖庭社区:让社区更文明 生活更美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05:48 1

摘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北京召开,我市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受到表彰。静海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喜人,硕果累累。经评选,静海区华康街道湖岸栖庭社区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北京召开,我市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受到表彰。静海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喜人,硕果累累。经评选,静海区华康街道湖岸栖庭社区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静海区华康街道湖岸栖庭社区成立以来,始终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营造文明和谐温暖社区氛围、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同时,切实把社区建成团结、奉献、有爱、互助的百姓之家。围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湖岸栖庭社区充分发挥共驻共建优势,持续办好为民实事,不断在文明实践中传播文明理念、传递文明新风。

强化引领基层 铸牢社区文明根基

“阿姨们,对这里的环境满意吗?”

“说心里话,比我们想象的还好!”

……

湖岸栖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置多个文体娱乐服务场所,提供志愿服务、文体休闲等活动,使其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新阵地。

目前,社区以共治共建共享为目标,以1个文明实践站、4个邻里之家、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基础,建立起了“1+4+9”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画好民生服务保障线,湖岸栖庭社区以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为统领,创新采用以一个党建引领、三邻三治机制、四百认亲、华康五色花以及六联共建组成的“13456”社区工作法,盘活社区资源,形成闭环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强志愿队伍 壮大文明实践主体

湖岸栖庭社区依托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干部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两支社区志愿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干部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网格员走访,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以“志愿服务赶大集”的形式开展社区点单式服务;依托社区周例会制度,商讨文化活动方案,细化活动流程,保障“我们的节日”“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同时,建立老中青三代志愿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党员、“双报到”党员、退休干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打造全年龄段志愿服务生活圈。

2021年成立“馨屿湖岸”社区老年协会以来,将志同道合、热衷志愿服务的老年人吸引入队,已由最初的6名成员发展到现有的123名,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6支老年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以“六联共建”工作机制为依托,新吸纳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义剪义诊、入户慰问等志愿活动中来,为社区的文明氛围增添青春气息。

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社区以“聪聪少年”志愿服务队为主体,以传统节假日为依托,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棕编非遗进社区”“全民健身一起来”“亲子闯关运动会”“趣玩手工迎新年”等多种类、高趣味的社区活动,并坚持一“小”带一“老”,让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基层治理的社区服务中来,目前已吸纳143名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盘活联动载体 提升社区宣传质效

湖岸栖庭社区整合多方资源,以社区干部为轴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阵地,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及慈善组织为五社联动载体,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用心为民办事,用情温暖人心,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70场,受众居民达4000余人次。

此外,湖岸栖庭社区把吸引素质高、能力强的居民加入“湖岸街坊”队伍作为突破口,聚点成线,以线带面,建立联动机制服务线,形成“双引线”新型治理模式,双线融合解决居民烦心事,为基层赋能。

从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到亮丽整洁的小区便道,从春风化雨的文明实践到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群众在哪里,社区的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湖岸栖庭社区荣获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1—2024年度天津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实现了辖区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的“双提升”。接下来,湖岸栖庭社区将继续整合辖区资源,科学谋划部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网信静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