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她还活着吗?"康熙在南书房里轻声问道,手指拂过砚台边缘。
李德全垂首答道:"回万岁爷,陈圆圆今日午时已入宫。"
"那个传说中的金陵美人......"康熙停顿片刻,烛火在他瞳孔里跳跃,"朕倒要看看,她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窗外夜风骤起,吹得宫灯摇摆不定,仿佛连紫禁城的夜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颤栗。
01
午后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宫墙内外静得只有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响。一顶青色软轿在太监的引领下穿过重重宫门,轿中的女子透过竹帘看着眼前陌生的宫殿,指尖在袖中紧紧攥着半枚旧玉牌。
陈圆圆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从吴三桂兵败身死的那一刻起,她就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不再属于自己。金陵城破时她没有死,云南平定后她没有死,如今却要在这座巍峨的皇宫里等待最后的审判。
轿子停下,掀开帘子的瞬间,初冬的寒风带着宫中特有的檀香味扑面而来。陈圆圆缓缓走出轿子,低眉顺目地站在石阶之下。她今年已近不惑,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种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依然让人过目不忘。
"就是她?"太监总管李德全从殿门后走出,上下打量着这个曾经名动天下的女子。他的目光在陈圆圆脖颈间的朱砂痣上停留了片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陈圆圆垂眸不语,只是微微颔首。她能感受到李德全审视的目光如刀子般锐利,但她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多年的风雨已经教会了她如何在任何场合都保持镇定。
"万岁爷有旨,暂且安排在偏殿居住。"李德全挥了挥手,两名宫女上前引路。"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宫里的规矩你最好记清楚,否则..."
他没有说完,但威胁的意味已经足够明显。陈圆圆点点头,跟在宫女身后走向偏殿。她的步伐轻盈,仿佛脚下踩的不是冰冷的石板,而是江南的青石小径。
偏殿并不大,但陈设雅致。梅花瓶中插着几支腊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陈圆圆环视一周,目光最后停在窗台上的那盆君子兰上。花叶青翠,却不见花开。
"奴婢叫春桃,负责伺候姑娘起居。"年轻的宫女恭敬地说道。
"有劳了。"陈圆圆轻声回答,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袖中的玉牌。
夜幕降临,偏殿内烛火通明。陈圆圆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缓缓卸下头上的钗环。镜中的她神情平静,但眼底深处却藏着常人难以察觉的寒意。
春桃端来洗漱用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她是新进宫的宫女,对于陈圆圆的身份只知道个大概,却能感受到这个女子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威严。
"春桃。"陈圆圆突然开口。
"奴婢在。"
"这宫里,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春桃愣了一下,随即压低声音:"姑娘初来乍到,有些事情奴婢不敢乱说,只是...只是姑娘小心些总是好的。"
陈圆圆点点头,没有再问。她知道在这样的地方,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深夜时分,宫中已是一片寂静。陈圆圆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的手伸到枕头下面,摸到了那枚玉牌。这是她从金陵带出来的唯一物件,也是她最后的希望。
玉牌只有半枚,另外半枚在哪里,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上面刻着的不是什么诗词歌赋,而是一个足以颠覆王朝的秘密。
02
三日后,陈圆圆接到了第一次召见。不是在正式的大殿,而是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康熙要在那里举办一场小型的雅集,需要有人抚琴助兴。
陈圆圆被引到凉亭时,康熙已经在那里等候。这位年轻的皇帝比她想象中更加英俊,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帝王的威严。几位大臣和妃嫔也在座,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陈圆圆?"康熙打量着她,声音里带着些许好奇。
"民女陈圆圆,参见万岁爷。"她跪下行礼,动作标准而优雅。
"起来吧。听说你琴艺精湛,今日正好为朕抚琴一曲。"
陈圆圆接过侍女递来的古琴,轻抚琴弦试音。琴是好琴,音色清亮。她略作思索,便开始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琴声悠扬,在园中回荡。康熙微眯着眼睛听着,其他人也都安静下来。陈圆圆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然而就在曲子进入高潮时,一根琴弦突然断了。清脆的断弦声在安静的园中格外刺耳,所有人都看向陈圆圆。
"民女技艺不精,惊扰了万岁爷,请恕罪。"陈圆圆不慌不忙地说道,开始更换断弦。
"无妨,继续便是。"康熙摆摆手,似乎并不在意。
陈圆圆一边换弦,一边用余光观察着四周。就在这时,她看到了凉亭角落里一名侍卫腰间的令牌。那枚玄铁令牌上的纹样让她心中一震——那与她记忆中吴三桂府中暗卫的令牌纹样几乎一模一样。
这绝不是巧合。
她的手指在琴弦上停顿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正常。重新调好弦后,她继续弹奏,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异常的表情。但她的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那个侍卫真的是吴三桂的旧部,那么他为什么会在康熙身边?他是投降了,还是另有目的?而康熙又是否知道这件事?
曲终人散后,陈圆圆被送回偏殿。她的脑中不断回想着刚才看到的那枚令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如果她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这座看似平静的皇宫里,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夜里,她把春桃叫到身边。
"春桃,你在宫里多久了?"
"回姑娘,奴婢进宫有三年了。"
"那你可知道宫里的侍卫都是什么来历?"
春桃愣了一下:"姑娘问这个做什么?"
"只是好奇罢了。"陈圆圆淡淡一笑。
"侍卫大多是从各地选拔而来,有些是世代为官的子弟,有些是军中出身。不过奴婢一个宫女,也不太清楚这些。"春桃小心翼翼地回答。
陈圆圆点点头,没有再问。但她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弄清楚这宫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而那枚令牌,或许就是突破口。
03
又过了几日,太后赏赐了一盒牡丹酥给陈圆圆。这是宫中的特色点心,据说是太后最喜欢的甜食。春桃端着精美的食盒进来时,脸上带着喜色。
"姑娘,这是太后娘娘的赏赐,可见您在宫中的地位不同寻常。"
陈圆圆接过食盒,打开看了看。牡丹酥做得很精致,形状如真正的牡丹花一般,颜色粉嫩,香气扑鼻。她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甜腻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但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杏仁味。
这味道让她面色微变。她在江南时曾经接触过各种毒药,对这种杏仁味特别敏感。虽然只是很淡的一丝,但足以让她警觉。
"春桃,这牡丹酥你吃过吗?"她放下手中的点心,淡声问道。
"奴婢怎敢?这是太后娘娘赏给姑娘的。"春桃连忙摇头。
"那你去叫小翠过来,让她也尝尝。"
小翠是另一个伺候陈圆圆的宫女,平时负责打扫房间。她听到召唤后很快赶来,看到牡丹酥时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姑娘赏奴婢吃这个?"
"嗯,太后的赏赐,你们也应该沾沾光。"陈圆圆把剩下的牡丹酥推给她们。
春桃和小翠高兴地分食了那些点心,赞不绝口。陈圆圆在一旁观察着她们的反应,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当夜,陈圆圆在床上辗转反侧。约莫三更时分,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她起身走到窗边,看到有太医匆匆赶往别处。
"出什么事了?"她叫醒了春桃。
春桃揉着眼睛出来,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她出去打听了一会儿,回来时脸色苍白。
"姑娘,小翠她...她死了。就在刚才,暴毙在自己房中。"
陈圆圆心中一沉,但脸上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太医说可能是急症,但具体的原因还在查。不过..."春桃犹豫了一下,"不过听说她死前嘴角有杏仁味。"
果然如此。陈圆圆在心中叹了一口气。那牡丹酥确实有毒,而且是慢性毒药。如果她刚才多吃几口,现在死的可能就是她了。
"姑娘,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也感到不适?"春桃担心地问道。
"无事,只是有些困乏。"陈圆圆摆摆手,重新回到床上。
但她并没有睡觉,而是在思考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太后为什么要毒死她?还是说这并不是太后的意思,而是有人假借太后的名义?
无论如何,她现在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必须想办法保护自己,同时找出幕后真凶。
她下床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铜镜开始卸下头上的钗环。当最后一根金钗取下时,她的发间掉出了一枚银质的毒针。这是她的护身之物,也是最后的杀手锏。
看着镜中的自己,陈圆圆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既然有人想要她的命,那她也不会坐以待毙。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04
小翠死后的第三天,陈圆圆接到了康熙的单独召见。地点在南书房,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最私密的所在。
南书房里书香墨香交织,墙上挂着历代名家的字画。康熙坐在案桌后面,正在批阅奏章。陈圆圆进来时,他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然后示意她坐下。
"朕听说你的宫女死了?"康熙放下朱笔,直接开门见山。
"是的,万岁爷。小翠突然暴毙,民女也很震惊。"陈圆圆回答得很平静。
"太医说是急症,但朕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康熙的目光很锐利,仿佛要看透她的内心。"你觉得呢?"
"民女一介女流,不懂医理,只能听太医的诊断。"
康熙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这个话题,而是转向了别的方向:"朕对江南旧事颇有兴趣,你在那里生活了多年,想必有很多见闻。"
这是试探。陈圆圆心中明白,但她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民女只是一介歌妓,见识有限。不过江南确实是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文荟萃。"
"听说你曾经在吴三桂府中居住?"
"是的,万岁爷。"陈圆圆的声音依然平稳,"民女当年年少无知,被人欺骗,后来才知道吴三桂居心叵测。"
"那你对他的旧部了解多少?"
就在康熙提到"平西王旧部"的时候,陈圆圆袖口下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她能感受到刺痛,但这痛楚反而让她更加清醒。案几上的茶盏因为她轻微的身体颤动而泛起了一圈圈涟漪。
"万岁爷,民女一个女子,对军中之事向来不关心。吴三桂的那些部下,民女大多不认识。"她回答得滴水不漏。
康熙盯着她看了片刻,然后突然笑了:"朕只是随便问问,你不必紧张。"
但陈圆圆知道,这绝不是随便问问。康熙提到吴三桂的旧部,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联想到那天在御花园看到的令牌,她越发觉得这宫中的水很深。
"万岁爷,民女斗胆问一句,您为何对这些旧事感兴趣?"
"因为朕最近发现,有些死去的人好像还活着。"康熙的话意味深长。
陈圆圆的心跳加快了,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万岁爷此话何意?"
"没什么,只是朕的一点感慨罢了。"康熙重新拿起朱笔,"你下去吧,好好休息。过几日朕可能还要召见你。"
陈圆圆行礼告退,走出南书房时,她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康熙的话虽然模糊,但信息量很大。看来她的身份已经引起了怀疑,必须更加小心才行。
回到偏殿后,她发现春桃不在。询问之下才知道,春桃被李德全叫去问话了。陈圆圆的心中又是一紧。
一个时辰后,春桃回来了,脸色苍白,明显受到了惊吓。
"怎么了?"陈圆圆关心地问道。
"李总管问了很多关于姑娘的事情,还有小翠的死。"春桃的声音有些颤抖,"奴婢都据实回答了,没有隐瞒什么。"
"你做得对。"陈圆圆拍拍她的肩膀,"以后无论谁问什么,你都如实回答就是。"
但她的心中已经明白,宫中的网正在慢慢收紧。她必须在被彻底困住之前,找到突破的机会。
05
又过了两日,康熙再次召见陈圆圆,这次不是在南书房,而是在他的偏殿。时间是深夜,只有少数几个贴身太监在场。
"朕今夜要批阅奏章到很晚,你来为朕研磨。"康熙指了指案几上的砚台。
陈圆圆默默地走到案桌旁,开始为他研磨。墨香在夜色中弥漫,烛火在风中轻微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
康熙一边批阅奏章,一边不时地看她一眼。陈圆圆专心研磨,姿态优雅,偶尔抬眸看向他时,眼中有种说不出的韵味。
"你说朕该不该相信一个人?"康熙突然开口问道。
陈圆圆的手顿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万岁爷是天子,自有明断。民女不敢妄议。"
"朕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康熙放下朱笔,看着她,"比如,一个曾经是敌人的人,现在说要投靠朕,朕该信他吗?"
这话很危险。陈圆圆感觉到了其中的陷阱,但她必须小心应对。
"民女以为,人心难测,但诚意可见。如果真心投靠,自然会有所表示。"
"什么样的表示?"
"献上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情报。"
康熙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就在这时,陈圆圆鬓边的一根金钗突然滑落,恰好掉在康熙的靴边。
她连忙弯腰去拾,康熙也俯身帮忙。两人的手指在金钗处相遇,康熙的指尖轻轻擦过她的腕间。那一瞬间,陈圆圆感受到了他掌心的温度。
"万岁爷。"她拾起金钗,突然轻笑,"万岁爷可知,这金钗原是......"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夜枭的啼声,打断了她的话。康熙抬头看向窗外,神情有些凝重。
"夜枭啼鸣,不是好兆头。"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陈圆圆趁这个机会重新整理了一下鬓发,把金钗插好。刚才她差点说出了不该说的话,幸好被夜枭声打断了。
"时候不早了,朕今夜就到这里。"康熙收起奏章,"你也回去休息吧。"
"是,万岁爷。"陈圆圆行礼告退。
走出殿门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康熙还坐在案桌前,烛火照着他的侧脸,神情深沉。她知道,今夜的对话不是偶然,康熙在试探她,而她也在试探康熙。
这场博弈越来越复杂,但她已经等不及了。时间不多,必须抓住机会,在康熙彻底对她失去信任之前,完成她的使命。
回到偏殿,春桃已经睡下。陈圆圆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夜色中的宫殿。月光下,紫禁城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但她知道,在这些华丽的建筑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摸了摸袖中的玉牌,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如果她的计划成功,那么很快这座宫殿就会掀起一场风暴。而她,可能就是那个引发风暴的人。
06
几日后的一个夜晚,康熙派人传来旨意,要陈圆圆到他的寝宫侍寝。这个消息在宫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连李德全看她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陈圆圆知道这一夜终会到来。她在房中仔细梳洗打扮,春桃在一旁帮忙,两人都很安静。
"姑娘,您...您会小心的,对吧?"春桃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
"放心吧。"陈圆圆握了握她的手,"你早些休息,不要等我了。"
夜幕降临,陈圆圆被引到康熙的寝宫。殿内红烛高燃,帷幔低垂,香气袅袅。康熙已经在那里等她,今夜的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加英俊。
"过来。"他向她招手。
陈圆圆缓缓走向他,每一步都踏得很稳。她知道今夜将决定她的命运,也可能决定更多人的命运。
康熙拉住她的手,将她拉到身边。红烛的光芒在她脸上跳跃,让她的肌肤显得更加白皙。
"朕很好奇,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康熙凝视着她的眼睛。
"民女只想活下去。"陈圆圆的回答很简单,但很真实。
康熙笑了,开始为她褪去外衣。丝绸滑落的声音在静谧的夜中格外清晰。当外衣完全褪去时,康熙却顿时惊呆了——
来源:敏岚的日常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