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师叶嘉莹先生

B站影视 2024-12-03 19:35 3

摘要:11月24日的太原,寒风凛冽,似在无情地宣告着什么。下午5点多,带着孩子外出归来刚坐下,不经意间瞥向手机,“迦陵门下”微信群里小师妹的一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向心头:“师兄师姐们,我听说先生走了。”刹那间,心里咯噔一下,脑子一片空白,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只盼着

▲叶嘉莹先生

11月24日的太原,寒风凛冽,似在无情地宣告着什么。下午5点多,带着孩子外出归来刚坐下,不经意间瞥向手机,“迦陵门下”微信群里小师妹的一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向心头:“师兄师姐们,我听说先生走了。”刹那间,心里咯噔一下,脑子一片空白,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只盼着这是一则假消息,赶忙拨通陆有富师兄的电话去核实。可那残酷的现实还是来临了,陆师兄告知,下午3点,先生已然辞世。挂了电话,默默走进小书房,关上门,眼泪便如决堤的江水,怎么也止不住。敬爱的叶嘉莹老师,那风雅无双、堪称“诗词女儿”的先生,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人生旅程,却终究没能在这寒冷冬日战胜病魔,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回溯过往,2010年秋,我正式前往南开大学跟随先生攻读博士。还记得2010年3月20日上午,刚结束南开大学博士笔试的最后一门课程,先生就委派助理张静老师通知我们,说想见见报考她博士研究生的几位学生。那一瞬间,我们几个考生激动不已,对于能否考上南开、投入先生门下,本就没太多把握,可单单能见先生一面,便觉此行已然无憾了。

下午,大雪纷飞,我们早早等候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门口,古有程门立雪,今有叶门立雪,当时还暗自思忖,这或许是个好兆头,说不定能有幸进入先生门下呢。一颗心期待又忐忑着。不久后张静老师将我们带到了先生的寓所——南开大学西南村8号公寓。屋内陈设简单,却满是书籍,彰显着主人的志趣所在。那时的先生已然87岁高龄,可精神矍铄,坐在椅子上与我们亲切聊天,还问了些诗词方面的问题。我当时回答得不尽人意,一来硕士论文是以明清文人年谱为研究对象,并非主攻诗词方向;二来太过紧张,大脑空白,说话都结结巴巴的。在先生面前,我们就如同小草仰望参天大树、微尘之于泰山般渺小。离开先生家后,我心情复杂,既为见到心中敬仰的先生而激动,又因初次“面试”表现不佳,觉得很难再有机缘见到先生而惆怅。

然而,两周后笔试成绩公布,我竟排名第一,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先生发了邮件。先生很快回复说,已返回温哥华,无法参加我的面试,还鼓励我好好努力,认真准备复试,期待9月相见。在先生的鼓励下,我用心准备,顺利通过面试。我深知自己资质愚钝,能忝列先生门墙,全赖先生的接纳与教导,心中满是感激。

叶嘉莹先生授课时,那真是神采飞扬、气度不凡,语言清晰婉转,恰似黄莺出谷。衣着虽不奢华,却简洁高雅,正如诗人席慕蓉所言:“叶老师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陶慕宁先生也说过,先生走路、说话乃至端茶的姿态,皆是典型的名门风范,而在先生身上,更承载着传统士大夫的担当、坚毅与博大精神,时刻以天下为己任,以家国为中心。

《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生一生历经诸多忧患,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备受仰慕的诗词大家与教育大家,根源便在于那坚毅的个性与伟大的人格。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贡献堪称卓越,她从中国传统文论的比兴寄托出发,提出“感发”一词,强调“读诗可以使人的心灵不死”。在当今时代,古典诗词的价值常遭质疑,可先生指出若能真正读懂诗词,便能与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古人结为精神之友,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助力自身人格与心性的养成,这实则是对“诗可以兴”在当代的精妙阐发。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先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历经忧患却不改初心,弘教不辍,还提出“弱德之美”,那是逆境中的坚守、热烈中的清醒、躁动中的自持,恰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也彰显着整个民族顽强坚韧的志意。

《论语·里仁》又提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先生一生生活俭朴,却将平生积蓄以及北京、天津的房产出售,把款项悉数捐给南开大学,用作教育基金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者采访这一善举时,先生平淡且略带不满地表示本不想公布,是校友会说出去的。当被问及是否很有钱时,先生回应自己是辛苦教书,早年还过着困苦生活,睡过人家走廊,强调人格心性的修养在于内心的坚强与自足,而非依赖外在财富。这番话语尽显先生境界之高远、德行之高尚、志意之宏远,这般胸襟与境界正是古代士大夫担当与责任在当下的生动体现,称先生为“穿裙子的士”,再恰当不过了。

如今先生虽已离去,可她的精神与品质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前行。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必将被永远传承。就如她《浣溪沙》中所写:“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秋犹待发华滋。”先生已然将诗词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热爱诗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人的心田。

来源:晋说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