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迪呼吁民众购印度制造商品】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表示由印度进口的商品加征25%关税。印度总理莫迪呼吁民众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以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支撑经济。
程墨:乌继续空袭俄能源设施 俄6700名军官死于战场
原创 程墨 远见侃谈 2025年08月04日 13:47
晨雾 / 转帖
一、重大国际新闻解读
1、【莫迪呼吁民众购印度制造商品】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表示由印度进口的商品加征25%关税。印度总理莫迪呼吁民众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以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支撑经济。
莫迪周六在北方邦的一场集会上发表讲话,但并未直接提及美国关税,“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许多不安,充满着不稳定的气氛,当前无论我们购买什么,都应有一个标准,要选择那些凝聚着印度人汗水的产品。”
莫迪再次强调,推动国内制造和消费的重要性,这与他长期倡导的“印度制造”战略相呼应。他称:“我们农民的利益、小型产业的发展,以及青年人的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在其他国家都专注于自身利益之际,印度必须对自身的经济利益保持警惕。
印度的更大麻烦还在于,特朗普最近多次公开威胁,若俄罗斯不能在8月8日前与乌克兰停火,他将在8月9日开始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的关税,而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第二大进口国。特朗普本来想给印度一个台阶下,说印度似乎已经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之前也确实有印度媒体报道多家印度国有企业自上周开始停止签署新的俄油进口订单,但印度政府最新回应称,印度将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样打脸NPD患者,一定会让他跳脚。
2、【瑞士愿意在对美贸易提议中作出重大让步以降低39%的关税】瑞士经济部长帕姆兰8月3日表示,面对特朗普宣布的对瑞士高达39%的进口关税,瑞士政府愿意重新调整其对美贸易提议以寻求解决方案。瑞士内阁将于周一(8月4日)举行特别会议,商讨下一步应对措施。
帕姆兰称:“时间紧迫,也许很难赶在8月7日之前完成什么,但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展现诚意,并修改我们的提议。”他指出,特朗普关注的是两国贸易逆差,去年美国对瑞士逆差达385亿瑞士法郎(约合480亿美元)。瑞士正考虑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采购,作为潜在的缓解选项之一。另一个选项是鼓励瑞士企业进一步扩大对美投资。美国是瑞士在制药、钟表和机械设备等出口领域的最大市场。
美国特朗普政府7月31日公布对等关税最新税率,瑞士税率竟比4月首度公布时还要高,从31%增为39%,仅次于巴西(50%)、叙利亚(41%)、老挝与缅甸(均为40%)。对照官方先前透露的信心满满信息,瑞士媒体称这是510年以来最大挫败,举国哗然。
我还是不理解,专家们都说特朗普关税是向美国消费者收税,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瑞士的医药和钟表驰名全球,似乎无可替代,瑞士人为何如此惊慌失措呢?
(瑞士钟表驰名全球)
3、【摩根士丹利称未来数月关税将使美国物价上涨约1个百分点】全球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8月2日发布报告称,美国5月进口数据显示,实际关税税率为8.3%,远低于摩根士丹利基准预测的10%至15%水平,但预计6月和7月将趋向于预测值。运输延误、美墨加协定下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量高于预期,以及从新兴市场进口量的大幅下降,是导致实际税率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报告称,随着6月和7月数据可能显示有效关税率上升,对美国通胀的传导效应将更加明显。历史上,关税实施后对消费者价格的实际影响通常在3至5个月后显现,而对经济增长的连锁反应则在3个月后出现。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数月关税可能使物价上涨约1个百分点,随后随着需求疲软而逐渐消退。
我觉得摩根士丹利这个预测,比我昨天文章中介绍的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靠谱得多。正如我昨天文章评论的那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非常痛恨这些大学里面的左派知识精英胡说八道,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以权威学者自居,常常发布与事实相去甚远、极为荒谬的研究结果。简体中文网络上还特别喜欢引用这样的所谓美国权威机构研究结果。
4、【韩国造船业投身特朗普MAGA运动获得巨大商机】据韩国造船行业协会8月3日报道,为推进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意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韩国造船三巨头近日成立工作组。
HD韩国造船海洋、韩华海洋、三星重工和韩国造船海洋成套设备协会近期启动韩美造船项目推进工作组。各公司分别派出一名高管和一名职员参与其中。工作组预计将在本月上旬或中旬就“MASGA”项目正式进行讨论。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韩美造船合作存在诸多落实方案,为支持和帮助项目推行而成立了工作组。
韩美日前达成经贸协议,其中包括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的“MASGA”项目,让韩国正式加入特朗普的MAGA运动,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客观上,这将给韩国造船业带来巨大商机。韩国在之前贸易谈判中,很好地发挥了自身造船业的优势,与美国实现了双赢。
5、【八个主要产油国9月将继续增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8月3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
看来在欧美加大对俄罗斯石油出口限制力度的背景下,各主要产油国都准备积极抢占这个市场份额。
二、俄乌战争最新动态与评论
1、【西尔斯基祝贺乌克兰空军日】每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乌克兰空军日,8月3日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上将发文,称空军是乌克兰军队职业自豪感的源泉,也是国家未来安全的基石。
他说,“亲爱的乌克兰捍卫者——我们天空的守护者!今天,是我们庆祝那些从俄罗斯全面入侵第一秒钟开始,就投入战斗的英雄的日子——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日。尽管资源比敌人少得多,但由于结构良好的系统,我们的空军开始击落敌方飞机和导弹,摧毁敌人地面进攻部队。他们保留了战斗潜力,打乱了敌人夺取乌克兰领空控制权的战略计划。这使我们的军队能够组织防御,并在后来解放了大片乌克兰领土。”
他回顾说,“现在很难相信,在乌克兰获得独立后,空军是武装部队中被解散最严重的组成部分之一。乌克兰没有开一枪,在政客和有影响力的代理人推动下,销毁了近2000架飞机。如果我们保留了哪怕一半的数量,敌人可能永远不敢进攻。”
西尔斯基表示,“非常尊重空军在战争中得以快速重建——它掌握新飞机和防空系统的速度有多快,它在2022年战斗和今天继续战斗中是多么英勇。不仅在战场中英勇战斗,而且在工程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是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空军是一个复杂而强大的高技术兵种——从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和运输机,到地对空导弹部队和无线电技术部队。”
他补充说:“乌克兰现在是一个空中强国。我们的空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你们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职业骄傲,也是我们未来安全的关键。空中部队的作用、技术发展和作战能力必须继续增长。”
乌国防部长什米哈尔当天发文祝贺乌空军日,表示乌正在按照北约标准打造现代化的强大空军。
当天泽连斯基正式任命乌克兰英雄、自去年8月以来一直担任空军代理司令的阿纳托利·克里沃诺日科中将为空军司令。他当天同样祝贺乌空军日,向空军有功人员颁发了国家奖项;称赞迅速发展壮大的乌空军,是乌克兰人非凡创造力和百折不挠的典范。
(迅速成长的乌克兰空军)
2、【美国重申对乌支持,可能恢复对乌援助】美国国务院塔米·布鲁斯(Tammy Bruce)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分享了副发言人米尼翁·休斯顿(Mignon Houston)的一项声明,表示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政府致力于支持乌克兰,以寻求该地区的持久和平。
休斯顿在这项声明中称:“我们希望继续与乌克兰并肩作战,因为乌克兰同意特朗普总统提出的全面停火倡议,愿意停止对平民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任何袭击。”
除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这个“希望继续与乌克兰并肩作战”的最新声明,最近,美国参议员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和丽莎·穆尔科夫斯基(Lisa Murkowski)提出了两党议员共同发起的《2025年支持乌克兰法案》,该法案提出未来两年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援助的计划。
虽然跟拜登政府之前每年给予乌克兰500亿美元左右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相比,两年提供几十亿美元援助微不足道,但若最终能成为法律,等于打破了特朗普不向乌克兰提供一分钱无偿援助的现行既定政策。
3、【泽连斯基签署一份新制裁令涉及94个外国个人和5个实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3日签署一份总统令制裁94名外国个人和5个法人实体。乌指控他们向俄罗斯提供了军用和军民两用商品。
根据该法令附件一,94个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和格鲁吉亚等国家的公民列入制裁。附件二载有受制裁的5个法人实体名单。
制裁措施包括撤销法律保护、冻结资产、限制贸易活动、防止资本外流以及暂停经济和金融义务。该法令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乌再制裁一批外国个人和实体)
4、【乌方继续袭击俄罗斯多地能源设施】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市市长安德烈·普罗舒宁8月3日说,当地一座油库当天凌晨遭无人机袭击引发大火。消防部门出动120余名消防员灭火,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
普罗舒宁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无人机碎片坠落导致一个容量为2000立方米的储油罐起火。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为保证民用飞机飞行安全,俄罗斯航空署一度宣布在索契机场实施航空管制。
8月3日凌晨,乌克兰军队袭击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个油库。位于该州阿德勒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库班内夫特普罗杜克特油库发生火灾,大火吞没了几个油箱。与此同时,下诺夫哥罗德州克斯托沃的一家炼油厂着火。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声称,俄军在8月2日至3日夜间击退了乌克兰无人机袭击。
据多方面可靠信息,乌军即将完成自研弹道导弹的定型、批量生产,相信很快俄罗斯会体会到这个新型大杀器的巨大威力。
5、【俄乌战争爆发至今俄军6700名军官死于乌战场】从网上看到一个相当靠谱的统计,至今年7月22日,自2022年2月24日战争以来,共有6666名俄罗斯军官死于乌克兰战场,其中有中将3人、少将8人(另有网传4名阵亡少将未被核实),上校111人,中校304人,少校651人。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估计到现在,俄军军官死亡人数约6700人。
(俄军阵亡军官统计)
阵亡的3名俄军中将是:1、奥列格・尤里耶维奇・佐科夫,中将,2023年7月11日在别尔江斯克的第58集团军指挥所遭到“暴风阴影”导弹袭击而阵亡;2、伊戈尔・基里洛夫中将,2024年12月17日在莫斯科被爆炸装置炸死;3、雅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中将,2025年4月26日在莫斯科州一起汽车爆炸事件中身亡。
8名少将是:1、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韦茨基空军少将,2022年2月28日在霍斯托梅尔市的一次战斗中阵亡;2、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弗罗洛夫少将, 2022年3月10日在马里乌波尔钢铁厂阵亡;3、卡纳马特・库谢耶维奇・博塔舍夫空军少将,2022年5月22日在卢甘斯克州波帕斯纳亚附近驾驶苏-25战机战斗时被击落身亡;4、罗曼・弗拉基米罗维奇・库图佐夫少将,2022年6月5日在乌克兰利西昌斯克附近的尼古拉耶夫卡村遭遇伏击阵亡;5、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戈里亚切夫少将,2023年6月12日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因所在的指挥部遭到乌军“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袭击身亡;6、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扎瓦茨基少将,2023年11月28日在赫尔松触雷身亡;7、帕维尔・克里缅科少将,2024年11月6日 在顿涅茨克州克拉斯诺戈罗夫卡,从指挥部骑摩托去哨所视察时被炸身亡;8、米哈伊尔・古德科夫海军少将,2025年7月2日在库尔斯克州视察前线时,所在指挥部遭到乌军导弹攻击阵亡。
6、【俄乌最新战况简介】过去一天中,截至当晚22:00,俄乌两军共进行了153次交战,按地图顺时针方向,其中库尔斯克-苏梅边境12次,哈尔科夫北部边境7次,库皮扬斯克9次,莱曼25次,托列茨克13次,波克罗夫斯克38次,新帕夫利夫卡14次,其他方向不一一列举。俄军发射了1枚导弹、53枚滑翔炸弹、903架攻击无人机,进行了3011次炮击。俄军当天伤亡1010人。
双方长达1200多公里的弧形交战线上无明显变化,俄军以3-5人一组的“人肉冲锋”方式,夜以继日地向乌军阵地渗透;乌军依托防御工事固守,偶尔抓住战机防守反击,目前各处防线相当稳固,绝没有被俄军快速突破之虞。
(乌总参公布的俄军最新战损)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三、回复读者询问与辟谣
1、特朗普威胁8月8日不停火,将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同时8月12日到期的10%对华对等关税到期后是否延期,我没有看到白宫公告和特朗普发文,请问您怎么看这两件大事?
答:我会关注这两件大事。我认为特朗普大概率不会乱来。之前我坦率地说了自己的观点——特朗普可能将他的威胁分步实施。不过,在这两个问题上,我无法给出100%确定的答案。
2、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到目前为止乌方公布的失踪人员总数是多少?包括俄罗斯最近交还的遗体在内,失踪人员中已经确定多少已经阵亡,余下的失踪人员数量还有多少?
答:依据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据,参考其他方面的资料,比较可信的数据是:自2022年2月24日截至2025年2月,乌官方累计登记在册的失踪人员总额约6.3万,合理推测大部分是阵亡而遗失在俄军占领区的军人,只有少部分平民和乌军战俘、战场失联者;因为自2月份以来,双方战线几乎没有变化,极少阵亡人员遗体留在敌占区情形,因此数据几乎没有变化。
到7月31日,已确认阵亡人数约1.5万(含俄方最近移交的5000具遗体)。剩余失踪人数约4.8万人(含未确认遗体、战俘及战场失联者)。
3、为何一些国家对美国7月31日宣布的对等关税反应很大,有点惊慌失措的味道,之前这个时间点美方反复提及,应该有足够思想准备的呀?尚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会比目前已经达成协议的8个国家和欧盟,达成更有利的协议吗?
答:因为特朗普是一个有名的TACO(总是临阵退缩),许多人认为他不是玩真的,会不断延期下去,没想到人家是玩真的。
我认为,越往后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只会越不利,全球供应链重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4、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现在还剩下哪些没有谈妥关税协议?
答:主要贸易伙伴中还有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巴西、瑞士等。台湾地区、加拿大、墨西哥应该能很快达成协议,他们非常接近于达成妥协。这里面,加拿大和墨西哥是最不焦急的,因为符合美加墨协议的商品,现在还是零到3%的极低关税。另外,台湾地区由4月2日宣布的32%降到了20%,再下调的空间有限。难以谈妥的是瑞士、印度、巴西这三个国家。
瑞士国家不大,但对美贸易顺差很大,而特朗普设立对等关税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贸易不平衡。瑞士之前态度极为强硬,最新消息显示瑞士准备大幅增加对美投资,并购买美国能源产品来平衡两国贸易。
印度与美国最大的分歧,是美国要求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而廉价的俄罗斯石油给印度带来巨大利益,印度不愿意轻易放弃。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转变,之前没人能预料到,给印美贸易谈判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
巴西涉及司法主权很难做出让步,而且卢拉喜欢跟特朗普斗嘴,只有一方服软才有可能达成协议。
5、各大媒体都报道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对多国加征的新一轮关税“基本已定”,不会在当前谈判中作出调整,包括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对巴西征收50%关税、对印度征收25%关税、对瑞士征收39%关税。您怎么看?
答:这种新闻总是能吸引人眼球,但实际上这是美国鹰派的谈判策略而已。如果贸易伙伴能提出对美国极为有利的条件,怎么可能不在关税上做出妥协呢?别说这只是做生意,即使战争,一方愿意投降,另一方还能不答应?因此,这属于毫无价值的信息。不信,我们等着瞧。
来源:晨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