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黄桃皮薄肉厚、甜如蜜糖,是咱们的‘黄金名片’!”果农姚文生轻托着一颗饱满的黄桃,汗水顺着晒得黝黑的脸庞滑落,眼底却盛满笑意。他说,在家门口管理果园、采摘鲜果,活儿不重,收入还稳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时至8月,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的千亩黄桃基地迎来丰收季。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阳光为黄桃镀上一层蜜色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果农们头戴草帽、手持果剪,在桃林间灵活穿梭,采摘、分拣、装箱一气呵成,欢声笑语与鸟鸣虫唱交织成独特的田园交响曲。
“这黄桃皮薄肉厚、甜如蜜糖,是咱们的‘黄金名片’!”果农姚文生轻托着一颗饱满的黄桃,汗水顺着晒得黝黑的脸庞滑落,眼底却盛满笑意。他说,在家门口管理果园、采摘鲜果,活儿不重,收入还稳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而在基地旁的电商直播棚里,年轻主播们正对着镜头展示黄桃的诱人品质:“现摘现发,24小时直达餐桌!”随着订单提示音不断响起,冷链物流车频繁进出,让这份“枝头鲜”飞上云端,48小时内抵达全国30余个城市。
“云端助农销售,科技推动升级。”朱家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陆怡介绍,该镇立足山地气候和土壤优势,把黄桃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同时通过统一品种、技术、品牌、包装、销售的管理模式,让全镇2494亩黄桃实现标准化生产,今年预计产量超过120万斤,产值达6000余万元。
近年来,朱家场镇积极盘活山地资源,引导合作社、大户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黄桃、黄金李等特色精品水果种植,年解决周边群众务工岗位1000余个,发放劳务工资140余万元。
如今,朱家场镇千亩黄桃林间套种的中药材、蔬菜、西瓜,正构建起“立体农业”新格局,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农村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