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特产品“抢鲜”湾区餐桌,助力乡村振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4 22:28 1

摘要:每周一和周四,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肉牛超市都会迎来交易日。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对优质牛肉的需求,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的肉牛超市为养殖户和各地客商搭建了交易平台。

自东西部协作以来,贵州不断推进相关生产基地建设,越来越多的“土特产”翻山入海,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每周一和周四,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肉牛超市都会迎来交易日。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对优质牛肉的需求,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的肉牛超市为养殖户和各地客商搭建了交易平台。

肉牛养殖户贺孝鹏告诉记者,这次自己带来交易的牛有600多斤,可能卖价在8000元左右。在这里卖牛对养殖户有很大的好处,没有必要的开支往返,比如车费、运费等。

前来选购的广东省八合里海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肉牛采购员罗应坤说,这次准备买二、三十头,因为那边的需求量比较高。感觉这个市场很卫生,选购也很方便。

肉牛超市的红火不仅惠及养殖户,还催生了多元增收渠道,不少人在市场里做起了牛圈租用生意,为外地客商提供临时寄养服务,同时还可以参与肉牛买卖。

“在这里租圈能给我带来收益,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可以自己去买牛来卖,也可以增加收入。”遵义市播州肉牛超市创业者胥正英告诉记者。

目前,播州肉牛超市保持每周1000多头高端肉牛交易规模。此外,肉牛超市还会为养殖户提供品种选育、技术指导、组织销售、肉牛回收等服务,通过打造“前端选好牛、后端卖好价”的产业生态闭环,促进当地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

遵义尚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播州肉牛超市理事长罗应江说:“遵义有酒糟、曲草,喂养出来的牛就会长出雪花牛肉,深受潮汕、深圳一带的人喜欢。通过肉牛超市,吸引全国更多的高端肉牛市场的客商来我们贵州选择高质量的牛,把价格卖到更高,让老百姓达到真正的创收,从而带动整个贵州省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仁怀市后山乡,百亩供港澳蔬菜基地正式揭牌。农户们正采摘首批成熟的辣椒,发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基地负责人朱浪波告诉记者,基地从育苗到采摘,解决了700余人次的就近务工,发放工资12万余元。

据了解,仁怀市今年计划打造三个供港澳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豌豆尖等蔬菜,年产值预计达1200万元,产业覆盖3500多户群众。

这段时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迎来茄子采收期。工人们将茄子进行挑选、打包、装车后,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当地今年新引进的品种“烧烤茄”十分抢手,亩产值较普通茄子增收近3000元。

“水源好,土地肥沃,茄子产量特别高,一亩可以生产一万八千斤,大车都开到农贸市场来装茄子,直接拉到广东批发。”茄子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大伦告诉记者。

据统计,今年平塘县种植茄子超9000亩,预计产量超2万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坝芒乡的高山冷凉夏菜迎来头茬采收。基地今年种植供港蔬菜800多亩,主要栽种白玉丝瓜、毛节瓜等品种。因为口感佳、品质优,成为粤港澳市场的“抢手货”。科技赋能更为当地高山冷凉蔬菜丰产丰收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丝瓜预计产值在300万元左右,茄子预计产值在200万元左右。

“通过深化引企借智、地企合作等模式,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引入种植出的‘明星单品’不断‘出圈、出彩’,不仅成为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也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法宝’。”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站站长蒋芳芳表示。

目前,麻江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68万亩,预计年产量29万吨,可实现产值9.5亿元。每年累计有12万吨蔬菜销往大湾区。

遵义台 庞飞 播州融媒 刘瑛 王世海 仁怀融媒 游正玉 黔东南融媒 麻江融媒 李洁 夏恒 黔南融媒 平塘融媒 刘永琴 廖毓齐 李孙艳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