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首相石破茂8月4日公开表态称,有必要发表关于战后80周年的“首相个人见解”。几天前,一度传出石破茂迫于自民党内保守派压力考虑不发表相关讲话的消息。对此,石破茂也说“不要相信有关报道”。
日本首相石破茂8月4日公开表态称,有必要发表关于战后80周年的“首相个人见解”。几天前,一度传出石破茂迫于自民党内保守派压力考虑不发表相关讲话的消息。对此,石破茂也说“不要相信有关报道”。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虽然石破茂此前已就历史问题有过积极表态,但作为现任日本首相,他将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或9月2日签署投降书80周年之际发表怎样的谈话,仍然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格外关注的问题。
右翼担心石破发表谈话“出乱子”
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日本政府在战败“逢十”周年就历史问题发表谈话已是惯例。1995年,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战后50年谈话”,首次以首相身份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并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2005年,小泉纯一郎的“战后60年谈话”基本沿袭“村山谈话”精神;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年谈话”试图为“谢罪外交”画上句号,仍延续了首相在“逢十”周年发表谈话的惯例。
今年5月底,石破茂日前在第30届“亚洲的未来”国际论坛表示,必须牢记惨痛记忆和历史教训,不再重蹈战争覆辙。日本战后走和平国家之路,这一点今后也不会改变,将在反省过去历史基础上不做“侵略国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霍建岗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石破茂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政坛保守势力完全不同,他承认南京大屠杀,认为日本“做错了事,承认就行了,不必遮遮掩掩”。他有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感。7月20日的参议院选举之后,石破就私下在接触相关领域的专家,筹划这次讲话。
“日本右翼认为70周年的‘安倍谈话’是一个首相谈话的‘最终版本’,因为安倍说到‘不能让和那场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们的子孙后代背负不断谢罪的宿命’,他们很害怕石破这样一位首相在80周年谈话里表达出跟安倍不一样的看法,使右翼势力这些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一直在阻挠石破。”霍建岗说。
参议院选举失败后,石破茂面临下台危机。自民党已近期召开党内具有决议效力的“两院议员总会”,以回应党内对选举失利的不满以及要求追责的声音。
“除了思想信念因素,石破也希望通过发表谈话留下政治遗产。之所以难以下定决心,是担心发表谈话会进一步激起保守派反弹,加速自己下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说,围绕石破茂发表谈话的反复博弈,实际上是自民党乃至整个日本政坛意识形态斗争的集中反映。
对历史态度直接影响与中韩等国关系
历史上的战后谈话都是基于内阁决议发布的,包括战后50年的村山谈话、60年的小泉谈话和70年的“安倍谈话”。其中村山和小泉的谈话都在8月15日发表,安倍则是在8月14日发表。自民党内的保守派一直主张,安倍谈话之后不再需要新的谈话。
霍建岗说,实际上几个月前就已经传出消息,石破不太可能发表内阁决议通过的首相谈话。但石破一直没有放弃以首相个人名义发表对历史评价的方式。目前来看,石破已不太可能在8月15日或9月2日发表谈话,更有可能在9月2日之后9月的某一天进行。
项昊宇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村山谈话”为日本总结二战历史树立了重要标杆,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为日本推动历史和解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的小泉谈话和安倍谈话则都体现了日本保守派执政当局希望对“村山谈话”适当“纠偏”的政治考量。在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保守化加剧,错误史观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石破如果能发表一个立场态度端正的谈话,尤其是做到深刻反思历史,相信有助于让民众正确认识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构建健康的国家认同,避免错误历史观的传播。但如果谈话内容模糊、回避责任,就无法起到教育民众、正确引导历史认知的作用,还可能导致错误历史观在国内继续滋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在回应石破茂在“亚洲的未来”国际论坛上对历史问题的相关表态时说,中方对此予以重视,以正确态度认识和对待历史,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侵略历史的反省和道歉,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日本与邻国关系、日本的国际形象。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希望日方深刻反省历史罪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项昊宇说,作为二战加害国,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直接影响与中韩等受害国的关系。真诚的谈话能增进周边国家的信任,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反之则会降低周边国家对日本的信任,阻碍地区关系发展,影响和平稳定秩序。
记者:白波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