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归建本墨香,让喧嚣沉淀;静观建盏窑变,让时光悠然;细品贡眉茶韵,让心境澄明。 理学圣地滋养千年智慧,青春力量点燃城市文化薪火,赋能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从建盏工坊的匠心传承到数字文创的破圈传播,从古籍修复的守望到书院讲坛的新声,从贡眉茶山的生态守护到现代茶席的
探索建阳非遗
心归建本墨香,让喧嚣沉淀;静观建盏窑变,让时光悠然;细品贡眉茶韵,让心境澄明。 理学圣地滋养千年智慧,青春力量点燃城市文化薪火,赋能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从建盏工坊的匠心传承到数字文创的破圈传播,从古籍修复的守望到书院讲坛的新声,从贡眉茶山的生态守护到现代茶席的青春演绎,建阳正以创新激活千年文脉,促成一场古韵与青春的深度对话,让传统文化在茶盏相映间焕发时代光泽与新生力量。
建盏制作技艺
1
建盏介绍
建盏始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因产自建州府建安县(今建阳水吉镇)而得名,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被誉为瓷坛“黑牡丹”。曾作为贡品远销海外,宋末元初因饮茶习俗变迁,工艺失传。
1981年,经科研攻关,失传600多年的建盏烧制技艺成功复原。2011年,建盏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201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建阳获评“中国建窑建盏之都”;2021年“建阳建盏”获中国驰名商标;2023年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案例,助力建阳成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2024年,建盏品牌价值达163.35亿元,跻身全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
2
青年传承人
黄文勇(1981年生)从事建盏、青白瓷研究与烧制 26 年,目前为南平市建阳区御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南平市建阳区御窑陶瓷研究所所长。作品先后被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皇家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茶叶博物馆、西安法门寺等机构收藏。
3
非遗文化体验场所
黄美金艺术馆、黄美金四合院属于建阳区御窑陶瓷研究所旗下,于千禧之年成立,前身为御窑陶瓷研究室,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建盏、青白瓷的研究以及古陶瓷的修复。研究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致力于陶瓷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同时,研究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多次组织青少年参观交流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2016年,研究所被授予“2015 年度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示范企业”;2017 年,研究所参与起草了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建盏》,该标准于 2018 年5月正式发布实施,这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关于建盏制瓷工艺的地方标准;2018年1月,研究所被授予南平市传统工艺美术企业 “黑釉银滴盏” 示范基地。
小白茶制作技艺
1
小白茶简介
建阳区漳墩镇作为中国小白茶发源地,其贡眉白茶以菜茶幼嫩芽叶为原料,凭借独特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传统技艺包含自然萎凋、文火慢烘等关键步骤,不炒不揉,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天然风味,形成毫香显、滋味清甜的典型特征。明清时期方以智《物理小识》已有相关记载,清乾隆年间南坑肖氏创制的“贡眉”更成为白茶技艺活态传承的见证。
这一技艺延续了白茶最原始的加工方式,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漳墩镇仍坚持古法生产,茶青摊晾于竹匾,依天气调整萎凋时长,再以低温炭焙提香,成品茶汤杏黄透亮,叶底鲜活,兼具历史底蕴与生态韵味。
2
青年传承人
王忠文(2001年生),漳墩贡眉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建阳区福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主理人。大学攻读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期间获第十四届福建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项目《我为贡眉白茶代言》),以及多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金、银、铜奖等多项荣誉,拥有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他还荣获第二届《中国小白茶茶王争霸赛》“贡眉小白陈茶”茶王,助力建阳白茶传承与创新。
3
非遗文化体验场所
建本雕版印刷技艺
1
建本简介
建本又称建安本、麻沙本,肇始于五代,繁荣于宋代,持续发展于元代,鼎盛于明代,而衰弱于清代。建本雕版印刷具有字体娟秀、字小行密、上图下文、采用本地竹纸、封面印有堂号等特点。南宋以来,建阳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被誉为“图书之府”、“书林”。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不同于浙本、蜀本以官刻为主,建本以私刻、坊刻为主。其刻书历时久,数量多,影响深远、广泛,形成了以雕版印刷工艺为核心,从造纸工艺、图书编纂、版画插图的设计,到图书的贩运和出售的编辑、印刷和发行一体化的古代书坊出版模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印刷出版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青年传承人
徐昳柔(1994年生),现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市青年数字经济创业园建本研学导师、南平市建阳区建本协会理事、武夷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文化传播专员及建本雕版印刷研学导师。主要成就:建本雕版印刷刻板《朱熹·观书有感》;建本作品曾获海峡两岸第十四届朱子之路研学活动作品一等奖。建本雕版印刷刻板《花好月圆》获得中国版权;参与CCTV10探索发现频道《匠人匠心》建本纪录片拍摄;携带建本作品《龙福报春》、《朱熹·观书有感》赴法国巴黎卢浮宫参加“法国世界遗产展览会”;携带建本作品赴中国大民大学参加“千年建本 墨韵书香”建本文化周展览。
3
非遗文化体验场所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两宋时期,建阳麻沙、书坊雕版刻印书籍“建本”闻名于世,刻印书籍数量居全国之冠,福建建阳成为三大刻印中心之一。南平市建阳区昳梵文化艺术工作室,致力于推动建本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多种形式提升非遗建本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工作室特别重视面向青少年的文化启蒙,通过组织雕版印刷体验交流、建本文化研学授课等活动,让年轻一代亲手触摸历史,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在实践操作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