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成为记录时代变迁、推动观念革新的视觉载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4 20:26 1

摘要:照相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1839年,法国发明家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印版摄影术”,即银版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正式诞生 。不久后,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化开启,摄影术传入中国 。

照相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1839年,法国发明家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印版摄影术”,即银版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正式诞生 。不久后,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化开启,摄影术传入中国 。

1844年,法国海关总检察官于勒·埃及尔以贸易谈判代表身份来到中国。他携带达盖尔银版相机,在澳门为两广总督耆英拍摄了黑白正身人头像,这是中国第一张使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的照片。此后,埃及尔还拍摄了码头、城市实况以及广州洋行买办潘仕成的肖像及其家庭照片等,成为最早将摄影技术带入中国并拍摄中国风光和人像照的人。

当时,中国人对照相技术的态度各不相同 。部分人觉得摄影师是巫师,认为相机会摄取被拍摄者的魂魄 。但也有许多人充满好奇,会配合拍照,如1844年于勒·埃及尔在日记中记载,行人对其拍摄要求每每非常配合 。清道光朝进士周寿昌也在接触摄影术后,对其成像效果表示肯定 。

随着时间推移,照相技术逐渐被更多人接受。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时,恭亲王奕訢初见照相机时曾“面色死灰”,但到1873年,英国人约翰·汤普森为恭亲王拍摄照片时,他已神色较为自然 。

后来,慈禧太后也爱上了拍照,还会为了表情自然发明了拍照时喊“茄子”,并常扮演观音拍照等。

此外,中国科学家邹伯奇在1844年完成了与光学相关的专著《格补术》和《摄影之器记》,并成功研制出应用了小孔成像等原理的“摄影之器”,虽为测量仪器,但已无限接近照相机 。之后,广州制成了中国第一架照相机,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照相法——湿片照相法。

照相技术推动了照相馆行业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开始,照相馆逐渐增多 。人们有了新的留念方式,拍照成为一种时尚,可拍摄肖像、家庭合影等,丰富了生活内容。同时,摄影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职业机会,如摄影师、暗房技术人员等。

​ 摄影能够真实、直观地记录历史场景和人物,为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人物形象等得以通过照片保存下来,让后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过去,如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民国时期的城市风貌等,都能在老照片中找到踪迹。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