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假期 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为期数十余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在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街道蔬菜社区落下帷幕。此次活动聚焦“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四大维度,组织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充分发挥专业理论优势赋能实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雅琪 喻凯晨 廖肖珠 孙慧雯 湘西报道
近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假期 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为期数十余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在湘西州吉首市乾州街道蔬菜社区落下帷幕。此次活动聚焦“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四大维度,组织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充分发挥专业理论优势赋能实践,以青春行动践行时代担当,为社区儿童成长成才与乡村全面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
思想引领: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在思想引领课上,实践团依托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理论资源,精心开展红色主题课堂。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故事,从红军长征“半条棉被”的温暖,到湘西本地红色革命事迹,搭配爱国知识问答、红色影片片段赏析等互动环节,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传递红色精神。实践团以思想浸润为笔,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家国担当的种子,引导乡村儿童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厚植家国情怀。
思想引领课上制作国旗课合影。 廖肖珠/供图
身心成长:守护健康成长密码
在身心成长课上,实践团高度关注社区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在边城镇中心小学打造“身心护航”系列课程。体育游戏课上,“接力障碍赛”“团队跳绳大作战”等项目,让孩子们在尽情释放活力中,培养团队协作与拼搏精神;心理辅导课程则设立“知心姐姐”“情绪魔法箱”,志愿者化身耐心倾听者,引导孩子们说出成长烦恼,运用专业心理知识给予情绪疏导与积极暗示。“希望通过这些体育锻炼和心理陪伴活动,让孩子们拥有健康体魄与强大内心,具备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守护他们快乐成长。”实践团成员在课后交流中说道,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筑牢成长基石,护航身心健康未来。
身心成长课上知心姐姐课程合影。 廖肖珠/供图
文化传承:活化乡土文化根脉
在文化传承课上,为深入挖掘并传承当地文化资源,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开启“乡土文化探寻之旅”。走访非遗传承人时,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苗绣针尖上的绚丽图案、聆听苗族银饰锻造的叮当声响,在老艺人指导下尝试简单苗绣针法、银饰打磨,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探寻古村寨文化过程中,沿着青石板路,听老艺人讲述“吊脚楼的传说”“苗族跳花节的由来”,并开展“文化故事会”,让孩子们成为故事讲述者,在传承中创新表达。“我们湘西的文化太有意思啦,这些手艺和故事要是丢了多可惜!”参与活动的孩子说道。实践团以实践为桥,激活文化传承青春力量,让孩子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小小守护者”,延续乡土文化根脉。
文化传承课上画出最美青花瓷课程合影。 廖肖珠/供图
科技创新:点亮智慧未来之光
在科技创新课上,实践团开展“科技启梦”体验活动,为社区儿童打开科技认知新窗口。无人机科普展示环节,志愿者操控无人机升空、盘旋、穿梭,讲解飞行原理与应用场景,孩子们仰头好奇探索“空中奥秘”;简易VR眼镜制作课堂上,从认识零件、搭建框架,大家动手又动脑,感受科技创造魅力。“原来科技离我们这么近,还能这么有趣!”孩子们此起彼伏地惊叹,见证实践团以科技启蒙拓宽社区儿童认知视野。通过引入前沿科技体验,为人才培养埋下创新火种,助力社区孕育科技发展新活力。
科技创新课上制作VR眼镜课程合影。 廖肖珠/供图
回顾本次实践历程,“七彩假期 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特色为依托,在思想引领中培根铸魂,在身心成长中守护初心,在文化传承中延续匠心,在科技创新中点亮信心,深耕细作四大实践维度。未来,团队将持续践行“以青春赋能社区”使命,让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的青春力量,在助力社区儿童成长、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绽放更耀眼、更持久的光芒 。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