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贪婪,是人性深处的一头野兽,一旦放纵,它会反噬主人,使人跌入无底深渊。欲望,是流淌不息的洪水,若无堤坝束缚,它会冲毁所有,终至万劫不复。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贪婪,是人性深处的一头野兽,一旦放纵,它会反噬主人,使人跌入无底深渊。欲望,是流淌不息的洪水,若无堤坝束缚,它会冲毁所有,终至万劫不复。
人生的一切痛苦,往往都源于“贪”字。贪吃者损身,贪色者耗命,贪财者灰飞烟灭。
人活着,需要饮食,但饮食的目的,是为了滋养生命,而非毁灭生命。世人常言“美食治愈灵魂”,可若贪吃无度,便是慢性自杀。
药王孙思邈曾说:“夜食过饱,损一日之寿。”意思是,若在夜晚吃得过多,就会折损一天的寿命。那些夜夜大快朵颐、口腹贪欢的人,实际上是在用生命换取刹那的满足。
曾国藩也在日记中写道,年轻时,他应酬不断,酒肉穿肠,最终体弱多病,肠胃不适,头脑昏沉。后来,他痛下决心,戒除油腻厚味,以粗茶淡饭为生,身体才逐渐恢复。
贪吃,表面上是对味蕾的宠溺,实际上是对身体的残害。食物是用来养生的,而非用来毁命的。适量饮食,方能延年;暴饮暴食,只会折寿。
《二八佳人》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色欲,看似温柔乡,实则是埋骨地。
好色之人,往往沉溺于肉体之欢,却不知,每一分欢愉,都在消耗自己的精气神。人这一生,肾精有限,若纵欲无度,终将油尽灯枯,早衰早亡。
学诚法师曾遇到一位施主,年纪轻轻,脸色黯淡无光,精神萎靡不振。细问之下,方知此人沉迷酒色,纵欲无度。法师劝他戒色养身,他表面答应,实则欲念难消。最终,他因身体透支,英年早逝。
佛家讲,色欲是人生八苦之一,稍有不慎,便会沦为它的奴隶。贪图美色,不过是饮鸩止渴,消耗的是自己的福报和阳寿。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节制,守住身心,远离色欲的深渊。
世间万物,唯有金钱最诱人。钱,可以让人住豪宅、开名车、享繁华;钱,可以让人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然而,过度贪财,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有人说:“众人烧香,皆有所求,穷问富,富问路,有富有路问劫数。”
人到寺院,本该修心向善,可更多的人拜的不是佛,而是自己的贪念。想发财的,求财神;想升官的,求文昌;已得财者,又求长久……可佛家经典中,处处劝人放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多少人,为了钱财倾尽一生,到头来,却落得个身心俱疲,甚至命丧黄泉。多少贪官污吏,为了金银满堂,最终身陷囹圄,遗憾终生。多少商人,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不择手段,最终折损福报,家道衰败。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拥有它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让贪念成为人生的枷锁。知足,才是最大的财富;放下,才是最真的自在。
古人云:“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贪吃者,损害身体,折损阳寿;贪色者,耗尽精气,病弱而终;贪财者,身陷囹圄,难逃枷锁。
人生在世,唯有戒贪,方能活得清净、健康、自在。适度享受生活,无伤大雅,但若贪念不止,终将自毁。
愿你我共勉,知足常乐,远离贪欲,活一世清明安然,得一生自在欢喜。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