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卤鹅到夏布:荣昌特产的移民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2 22:49 2

摘要:2025年五一期间,重庆文旅界杀出了一匹黑马——荣昌夏布小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5月5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荣昌夏布小镇以近90万人次的游客量,登顶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景区接待游客量排行榜。

来源 | 旅游新报

作者 | 雷昆仑

2025年五一期间,重庆文旅界杀出了一匹黑马——荣昌夏布小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5月5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荣昌夏布小镇以近90万人次的游客量,登顶2025年五一假期重庆景区接待游客量排行榜。

这一成绩背后,“卤鹅哥”林江功不可没。在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之行里,卤鹅哥五次现身投喂,不仅向世界展现了荣昌人的好客,也将小城荣昌的特产带到大众视野。

与重庆的其他区县相比,荣昌的不少物产较为独特:醇香的卤鹅藏着荣昌水土的馈赠,宽厚的铺盖面带着小城的烟火气,透气的夏布织就千年清凉……这些特产如同珍珠,串联起荣昌独有的风物画卷。

为什么荣昌会有这么多独特的物产?这种独特性,要从荣昌的移民史说起。

明末清初,四川盆地饱受战乱,不少县份人丁寥寥,因此清政府组织了湖南、广东、江西等地的居民前往四川盆地定居,即“湖广填四川”。荣昌作为“湖广填四川”移民的重要落脚地,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移民痕迹。荣昌区盘龙镇还拥有约4万人的客家人聚集区,这也是重庆市最大的客家聚落。在这样的背景下,荣昌的特产自然也受到移民的影响。

荣昌卤鹅,图源:荣昌文旅微信公众号

卤鹅原本是潮汕传统食品,后由客家先民带至荣昌地区,经过数百年对工艺和蘸料进行的改良,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独特风味。如今的荣昌卤鹅以白鹅为原料,成品皮薄如纸、肉嫩弹牙、少有脂肪,让当地居民发出了“看一眼卤鹅就挪不动脚”的赞叹。五一期间,荣昌区政府食堂的18元卤鹅迅速走红,成为荣昌人热情好客的最佳注脚。

荣昌铺盖面,图源:荣昌文旅微信公众号

堪称面食界巨无霸的铺盖面也是由填川移民带至荣昌,并融合了福建、广东风味。铺盖面店的师傅大多擅长将面块扯成巴掌大的面皮并扔进沸水,烹饪数分钟即起锅,随后将煮熟的面皮倒进配有骨汤、豌豆的汤底。端上餐桌的铺盖面入口滑韧,深受不少碳水爱好者的欢迎。

荣昌夏布,图源:荣昌区人民政府网

荣昌夏布的改进也得益于移民的帮助。虽然荣昌夏布早在唐朝的《元和郡县志》中就有记载,但是湖广移民带来种麻(苎麻)、织布技术,与荣昌本地织造相融合,让夏布在清朝达到鼎盛。尽管现代纺织品已经占据市场主流,荣昌夏布仍然依靠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织造技艺远销海外。

除了这些由移民直接带来或改进的特色物产,“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从先人手中接过了建设小城的薪火,用双手打造了更多荣昌名片。他们以豌豆为原料研制的荣昌黄凉粉,纤细如丝却柔韧不断;他们精心培育的荣昌猪,适应性强且肉质上乘。这些独特的创造,为濑溪河畔的荣昌小城增添了别具一格的人文韵味。

如今,荣昌的卤鹅香飘四方,夏布远销海外,铺盖面成了游子的乡愁符号……这些特产不仅是味觉与技艺的传承,更是一部写在巴渝水土上的移民史诗。

来源:旅游新报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