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沙漠“锁边”!沙漠变绿洲,中国是怎么创造人类奇迹的?

B站影视 2024-11-28 21:09 2

摘要:中国最大沙漠被锁住,沙漠变绿洲,全世界只有我们干成了。根据中新网报道,我们经过40多年,好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给锁了起来。这个中国最大的沙漠,再也不会往外扩张了,甚至会慢慢从荒漠变回林田、绿洲。

中国最大沙漠被锁住,沙漠变绿洲,全世界只有我们干成了。根据中新网报道,我们经过40多年,好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给锁了起来。这个中国最大的沙漠,再也不会往外扩张了,甚至会慢慢从荒漠变回林田、绿洲。

西方媒体被震撼了,说中国人创造了人类奇迹。把沙漠锁起来是什么意思?难度究竟有多大?中国还有哪些沙漠被锁住,甚至消失了?征服沙漠这样的人类奇迹,全世界为啥只有中国能办到?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把沙漠变为绿洲,中国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以前西方一直抹黑我们,说全球气候变差,极端天气增多,都是中国人不环保害的。我们自己也有人跑去美国,说美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咱中国空气就是不行。

一场欧洲能源危机,让欧洲人都跑去烧煤了,电动汽车也不搞了,西方所谓的环保,脸都被打肿了。西方人的环保,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的,其实只有我们当真了。

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就有个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啥意思呢?就是风一吹,沙子会跟着跑。周围原本肥沃的土壤,会给沙子覆盖。如果不好好治理,沙漠会越来越大,水土也会越来越少。

可是,要怎么阻止沙漠扩大呢?光靠蛮干肯定不行。国家派遣了大量的专家,到西北各个沙漠地区考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治沙最先要止沙,要打造一圈防护栏,把沙漠先锁起来,让它不再扩张。然后再用植物固土锁水的特性,一点一点反推回去,让沙漠慢慢变回绿洲。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省。沙漠面积实在是太大了,锁边难度也大到难以想象。

20世纪80年代起,塔克拉玛干的合围工程就开始了。一直干到2024年11月,全长3046公里的阻沙防护带,才基本实现合龙,真正把沙漠先给锁住,足足干了40多年,近半个世纪!

咋锁的呢?基本就是防风、固沙,然后种树。治理沙漠,全世界都没啥好办法,我们也只能靠自己摸索。各地治沙人和专家们,经过上百次失败后,成功发明了“草方格固沙法”,亲测有效。

简单来说,先在沙地上用草做成一个个小方格,再往方格里种上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这样一来,沙子就没那么容易被吹走了,植物也能更好地扎根。当然,草方格法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还得根据不同的沙漠情况做改进。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大,砂砾比较粗,低矮的草方格就不适用了。当地的治沙人不用草了,改成更高更粗大的芦苇杆,捆绑在一起,做成一条条栅栏,叫“高立式沙障方格”,防风阻沙的效果直接拉满。

方法有了,但沙漠实在是太大了,治理起来根本没法速成,基本只能靠“愚公精神”,汇聚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像塔克拉玛干南部的皮山县,65公里的锁边任务,就得出动两万多人来完成。

大概估算一下,3000多公里的锁边工程,起码得靠上百万人的辛苦工作,才能实现。你看,好几代治沙人,花了40多年时间,才完成了第一步止沙,整个沙漠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但这事定下来了,就得做,没有人可以中途放弃。我们这一代没法把事干完,那就下一代继续。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总有一天能把看似不可能的事,给办成了。治理沙漠也是一样的道理,最早的治沙人,也都是为了后代不必吃沙漠的苦,才坚持改造沙漠的。

陕西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有一片毛乌素沙漠。这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相当于7个上海那么大。大家应该看过王家卫拍的《东邪西毒》,里面漫天黄沙的取景地,就在这里。

现在的毛乌素沙漠,植被覆盖面积超过50%,一眼望过去都是绿油油的景色了,以前的漫天黄沙,已经基本消失了。

沙漠变绿洲的奇迹,怎么办到的呢?靠得就是当地无数农民、牧民和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比如当地农民牛玉琴一家,三代人花了整整四十年来改造毛乌素沙漠。

20世纪80年代,牛玉琴从外地嫁到了毛乌素,被眼前漫天黄沙的景象惊呆了。风沙厉害的时候,家里门都打不开,刚种的粮食,直接被连根拔起,吹走了。这么搞下去,地也没法种了,一家老小吃什么呢?

牛玉琴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最早想着治沙种树,不是奔着荣誉奖章去的,其实就是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摆脱贫困。牛玉琴一家三代人,很快就统一了意见,砸锅卖铁也要去种树。

于是他们全家上阵,变卖了牛羊,筹了钱,又雇了16个帮工,说干就干。忙活了一个多月,牛玉琴一家种下了8万株杨树、榆树和沙柳,一眼望去特别壮观。牛玉琴也带动了周围的邻居们,治沙植树的队伍,很快就扩大到了1900多户家庭。

40多年下来,他们在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沙海里,种了2000多万棵树。沙漠直接被逼退了10多公里,7300多公顷寸草不生的沙地,变成了植被覆盖的绿洲。在中国各大沙漠的边缘,像牛玉琴一家治沙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其实治沙的好处,不止是能重新种粮食,吃饱饭。很多地方在改善沙地后,种上了枸杞、甘草。这些植物是中药材和食品原料,经济收益比粮食更高。另外沙漠地区风大,阳光很猛,特别适合发展光伏和风电产业。

甘肃一些沙漠边缘地区,风电和光伏产业不仅成为了锁沙工程的一部分,还直接变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给老百姓带来了大量收益。有了经济效益的带动,治沙人能得到更好的回报,治沙工程才能更好地延续下来。

而且,现在治沙种树,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了。像种树机器人,治沙人开着它,一天就能轻松种100亩地。还有无人机种树,大家不用爬沙地了,直接让无人机飞上去,什么地方都能种到位。

无人机还能对大片沙地进行实时监测,治沙大数据化。哪里需要加固,哪里需要改善,哪里可以种经济作物,大数据都能告诉你,治沙工作效率成倍数增长。

可以说,欧洲人的所谓环保,只是挂在嘴边。他们啥正事不干,纯当了几十年判官,成天批评别人不环保。而我们中国人是做的多,说的少,埋头苦干数十年,反而是踏踏实实地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沙漠逆增长的国家。

我们植树治沙,不是为了打西方的脸,也不是为了迎合西方的环保理念,而是我们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一林大话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