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制造业工厂的车间主任曾吐槽:“我们ERP系统里的‘紧急采购’按钮,点完要填8张表单、跳转3个页面,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这荒诞场景不是个例——传统ERP系统复杂的操作逻辑、动辄百万的定制成本,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举步维艰。
某制造业工厂的车间主任曾吐槽:“我们ERP系统里的‘紧急采购’按钮,点完要填8张表单、跳转3个页面,等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这荒诞场景不是个例——传统ERP系统复杂的操作逻辑、动辄百万的定制成本,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举步维艰。
直到最近,一种“Excel式ERP”在制造业圈子里悄然流行:不用写代码,靠表格和公式就能搭建管理系统,甚至有人用中文公式实现了智能库存预警,用拖动模块自动关联上下游数据。
这种“野生开发”的背后,是低代码/无代码技术的爆发。Gartner预测,到2025年75%的大型企业将使用至少4种低代码工具,而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上百亿元。但更让人意外的是,最先玩转这项技术的不是程序员,而是一群“业务人员”。
ERP系统的“反人类设计”终结者
制造业最懂这种痛:明明只是需要记录生产进度,却被要求先学半个月系统操作;想调整一个字段,得等外包团队排期三个月。某门窗生产商曾因传统ERP无法适配付款周期长、后补合同多的业务特性,导致财务与供应链常年“打架”,直到引入无代码平台后,业务部门自行搭建的订单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自动追踪,人力成本直降60%。
这种颠覆源自“表格即系统”的设计哲学。就像某用户形容的:“在云表平台上画表格就能开发ERP、仓库管理、生产管理系统。它把Excel变成了乐高,比如采购单和库存表拖动相关模块就能串联,跨部门审批流自动触发。”
更绝的是,它能直接对接工业设备,实时抓取生产线数据,让车间主任的手机随时弹出“机床温度超标”预警。
为什么企业集体患上“表格改造癖”?
零代码≠低能:搭建后的应用源码交付功能让企业既能享受拖拉拽的便捷,又能深度定制核心模块,甚至将系统部署在自有服务器保障数据安全。打破信息孤岛:通过连接器,它能将不同供应商的十几套系统数据统一拉取处理,解决“采购用金蝶、生产用用友、财务用SAP”的数据割裂困局。
最戏剧性的案例来自某上市制造企业。原计划投入3年、数百万的数字化战略,通过无代码平台1年内完成本地部署,开发成本节省70%。而且后续业务调整不用等外包团队排期三个月,自己改公式就像调整Excel表格一样简单。
未来已来:表格正在“统治”世界
当你在某工厂看到屏幕实时滚动的生产看板,或在建筑工地发现用条件格式做的施工进度甘特图,别怀疑——这就是新一代“数字民工”的战场。他们用中文公式计算产能、用数字引擎串联供应链、用数据验证规范流程,硬生生把“Excel”玩成了“平民版SAP”。
正如某行业报告所言:“无代码技术不是消灭程序员,而是让10万行代码解决的问题,变成10个公式就能搞定的游戏。”当制造业老师傅们开始用中文公式写设备保养提醒,当95后运营妹子用数字看板实时监控生产数据数据——或许,这场悄无声息的效率革命,才是中国智造最真实的底色。
对此,您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继续聊哦。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能随手给个转发,点赞,将感激不尽!多谢多谢。
文:胖胖
来源: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