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智能驾驶迈入L3时代;半导体复苏驱动算力需求

B站影视 2025-02-24 18:26 1

摘要:2025年,全球智能驾驶与半导体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76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51%;同时,中国乘用车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多家头部车企宣布技术落地计划。半导体领域,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单日增超

2025年,全球智能驾驶与半导体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76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51%;同时,中国乘用车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多家头部车企宣布技术落地计划。半导体领域,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首,单日增超34.77亿元,AI算力需求推动芯片产业链景气度上行。此外,云服务支出持续扩张,2024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0%至3213亿美元,2025年增速预计维持19%。

一、L3级智能驾驶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政策与技术双重突破,L3级落地进入倒计时

2025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加速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其中北京计划2025年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部署,并出台《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L3级事故责任划分。政策支持叠加技术进步,L3级驾驶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商用。群智咨询预测,2026年全球L3级智能驾驶新车占比将达8.5%,2030年该比例或升至10%。

车企加速布局,技术路径分化

华为、比亚迪、北汽蓝谷等企业成为L3级赛道领跑者。华为余承东宣布,其ADS系统已为L3级自动驾驶做好技术储备,支持全国范围智能驾驶;北汽蓝谷联合小马智行开发全无人Robotaxi车型,计划2025年投放千台车辆;比亚迪则通过“天神之眼”系统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5万元以下车型,推动技术普惠。中信证券指出,2025年城市/高速NOA国内渗透率有望分别达14%和30%,头部车企收入利润或迎新一轮扩张。

成本下探与生态协同成关键

招商证券分析,高阶智驾技术正加速向10万-20万元车型下沉。比亚迪全系搭载智驾、华为推出百万级尊界S800等动作,显示车企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多元市场。与此同时,AI大模型与智驾深度融合,如极狐车型已接入多模型平台,实现车机交互创新。业内认为,智驾能力将从“加分项”变为“入场券”,车企需在用户体验、成本控制及技术迭代间寻求平衡。

二、半导体行业复苏与AI算力需求共振

融资与市场表现印证行业回暖

电子行业成为资本加仓重点,2月21日单日融资净买入额达34.77亿元,居全行业之首。二级市场上,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周涨3.12%,A股半导体指数周涨幅8.36%,跑赢沪深300指数7.36个百分点。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龙头股拉升,寒武纪、海光信息单日涨幅超12%,反映市场对国产芯片产业链信心增强。

AI驱动算力芯片需求爆发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云与AI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去十年总和,带动算力硬件需求激增。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推动芯片适配热潮,海光信息、寒武纪等企业受益于本土化算力建设。机构预测,2025年国产AI芯片将大规模量产,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此外,半导体设备环节同步受益,晶圆厂扩产推动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企业订单增长。

消费电子回暖助推产业链升级

苹果推出搭载AppleIntelligence的iPhone16e,起售价599美元,标志AI功能向中端机型渗透;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预计2025年增长8%至5.33亿台。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叠加AI硬件创新,半导体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景气度提升。国金证券指出,AI应用从云端向终端扩散,高性价比专用芯片研发成为竞争焦点,国内厂商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步伐加快。

(注: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