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70~80年代,在制造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波士顿凭借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被称为“马萨诸塞奇迹”。后来在金融危机和硅谷的双重夹击下波士顿走向衰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波士顿抢抓机遇,发展成为“生命科学之城”。
波士顿:美国生命科学之城的发展经验
波士顿(Bosto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和最大的城市,曾经是美国制造业的中心。
20世纪70~80年代,在制造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波士顿凭借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被称为“马萨诸塞奇迹”。后来在金融危机和硅谷的双重夹击下波士顿走向衰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波士顿抢抓机遇,发展成为“生命科学之城”。
如今,波士顿都市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区域内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超过240家,代表性的企业包括百健(Biogen)、诺华(Novartis)等全球知名企业。在初创公司追踪机构Pitchbook发布的《2024世界顶级创业城市排行榜》中,波士顿排名全球第6。
波士顿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关键在于科研单位、企业、医疗机构、行业服务组织等紧密合作,教育、科研、生产各环节各主体“各司其职”、衔接通畅,加之政府高度关注、大力支持,打造了完善的分工体系,在全球生命健康集群建设中形成了“波士顿模板”。
1. 职能部门扮演积极角色,吸引生物医药市场主体
早在1977年,剑桥市(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内)议会通过美国第一项允许并规范重组DNA研究的立法,吸引了众多科学家。
21世纪初,许多重量级专利药陆续面临专利保护到期的问题,药企巨头在全球寻找技术研发新力量。
2008年马萨诸塞州州政府宣布“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计划”,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对生命科学产业投入10亿美元,并成立“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中心”,从五个方向展开工作:(1)对科技转化提供资金;(2)对有潜力的科技进行投资;(3)确保从业者的技能与行业的需求一致;(4)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共享型基础设施;(5)促进本地与国际产业团体间的合作。
2.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创新创业
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汇聚了麻省理工、哈佛等全球最顶尖的学术机构,能够为生物医药企业产业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波士顿最为著名的八所研究型大学,定位各不相同、互相错位发展,使得人才更趋多元化。波士顿凝聚人才的同时,人才也在积极推动当地新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高校通过技术转让参与公司运作。
早在2001年,“八校”就签订了280项新科技发明的转让许可协议,专门致力于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市场,这些协议中包括建立41家新公司。同时,在波士顿地区还有其他112家公司主要依靠大学科研成果的转让来运作。
总的来说,波士顿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是互相作用的。知名学院派创业者马克·莱伯特(Marc Raibert)便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92年创建了波士顿动力公司,主要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研究工作。
3. 发达的风险投资业,为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动力
波士顿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投资管理中心。许多投资管理公司诞生在此,比如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忠诚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
与硅谷相比,波士顿的风投机构更加务实,更重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度。波士顿的大部分风投机构主理人都有着医药公司高管背景,或者本身也是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的科学家,这就奠定了波士顿风投机构的基调。
过去的十年中,风险投资大量投资于波士顿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技术公司,仅2019年波士顿地区生命科学领域风投资金就达到47亿美元,占美国生命科学领域风投资金总额的24.6%,带来了数百亿美金的生产总值,创造了超过11万个就业岗位。到2023年,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获得了全美国生命科学行业32%的风险投资。
4.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创新创业
在波士顿的人才引进、培养过程中,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作为一股特殊的力量,起到了支持辅助的作用。如马萨诸塞州发展金融局(Massachusetts Development Finance Agency),建立的再发展基金、新技术基金及文化设施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对象必须符合政府导向,经审定后再联合两家商业银行一起给予低息按揭贷款,并且规定贷款只能用于购置厂房、研发及生产设备等硬件。
此外,还有专门开发低价房产、提供优惠房屋、租售廉价厂房的非政府组织。在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波士顿的人才可以在就业、住房、创业、研发、交通等方面获得许多具体的便利,弥补了政府的职能和市场的失灵。
文章来源:初创公司追踪机构Pitchbook官网。
编者说明:文章根据原文整理编译,本公众号推送时略有修改,文中观点不代表本院看法。文内图片来自互联网。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