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芯片产品经理的反思

B站影视 2025-02-24 18:23 1

摘要:也许是过于自信,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内芯片行业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也许是思维的习惯性延续,没有跟随这个日新月异的产业与时俱进,没有及时的学习和反思,在产品规划和定义的时候犯了错。写此文章,自我警示。

半导体工程师 2025年02月24日 09:47 北京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变动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变动本身,而是延续过往的思考方式与行为逻辑。

我作为芯片产品经理,在这一点上犯了同样的错误,延续过往的思考方式与行为逻辑。

也许是过于自信,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内芯片行业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也许是思维的习惯性延续,没有跟随这个日新月异的产业与时俱进,没有及时的学习和反思,在产品规划和定义的时候犯了错。写此文章,自我警示。

我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也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芯片创业多年,经历种种,虽然关关难过关关过,但多少有点心生畏惧。创业者前面永远是千难万险,每天都是披荆斩棘,痛并快乐着。我个人作为芯片创业者,融资比不过别人,销售比不过别人,但在芯片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上一直保持着自信。

尽管我是个芯片创业者,但底色是产品经理,在这个角色里,我会陶醉享受,我会如鱼得水,我会自信满满指挥若定,我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在创业,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快乐的过程,而快乐的来源就是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虽然芯片创业中的很多工作不是我喜欢的,但芯片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却是我的热爱。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比如同样都是石匠,同样在雕塑石像,有人看作体力,有人看作艺术。

之前的投资人对芯片产品经理是漠视的,只关心赛道和研发人才。当芯片技术成熟后,当芯片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后,芯片产品经理的价值开始凸显。接下来,国产中低端芯片创业公司的主角该让位给产品经理了,不再是芯片研发工程师,也不是销售人员。

芯片产品经理一定是稀缺的,芯片产品经理的价值超过很多人的认知。一个芯片公司的所有资源都是跟着产品经理走的,一旦芯片产品经理错了,损失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到公司的生死。也因为此,一些芯片公司的产品经理角色被创始人把控,而创始人不一定适合这个角色,会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失去竞争力。

即使是我这样专业的芯片产品经理,也会犯下认知的错误。这个错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错的让我有些后怕,那一次在与研发工程师交流产品定义中,谈笑风生,句句切中要害,搬出第一性原理,套用以往的逻辑思维,整个感觉完美,甚至绝美。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一种从最基本的、不可再简化的原理出发,逐步推导出复杂现象和结论的思维方法‌。这一概念源自哲学,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后来被马斯克多次提及,从而被广泛知晓。

在芯片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上,虽自信却不自恋。我不断提醒研发工程师,要质疑我,而不是顺从我,迷信我。工程师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分析符合逻辑,没有异议。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有点心虚了,越是觉得自己很对的时候,可能是出错的时候。

或许是三伍微还不够成功,或许是三伍微在这个阶段容不得半点差错,让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既要突破,又要防范风险。于是,我开始一系列的市场访谈和调研。

芯片产品的应用不是单一的,不同客户对芯片产品要求也不一样,即使同一客户在不同项目上的应用和要求也会不一样。现在竞争多了,客户既要又要还要,导致芯片产品定义难度不断提高。如果芯片产品做太多的细分,SKU的管理和生产运营成本加大;现在市场很卷,毛利低下,如果不去避免库存带来的风险成本和降低不断高涨的管理成本,做芯片就无利可图。做完一系列的市场调研,我发现自己错了,之前的第一性原理和固有的逻辑思维失效了。

看到这里,大家就可以理解芯片公司的钱是怎么大把、大把浪费的了吧。做这个产品没有做起来,做那个产品没有做起来,做了很多产品都没有做起来,再看芯片研发团队很强,技术也没有问题,就是产品做不起来,根本原因出在产品经理身上。

之前做芯片问题点单一,产品定义复制,PIN脚兼容,国产替代概念,只要技术实现就能成功。这也是几年前投资人只看技术人才,谁的背景强,大厂呆过,选择的赛道好,投资的逻辑就有了。有一句话,“一白遮百丑”,投资人认为只要有技术,芯片创业就能成功。对创业者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市场能力的评估就弱化了,对产品规划和定义的能力直接忽略。这也是现在国产芯片同质化严重的原因。

所以,每一个芯片产品经理都不能过于自信,产品经理关系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芯片产品经理又要自信,不自信的产品经理是做不出好产品的。因此,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在自信和自我怀疑中左右摆动,像极了人生,在努力寻求中间的平衡点。

当然,芯片产品经理的自信需要成功案例作为支撑。我的自信来自哪里,来自过去的成功案例,来自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来自我的敏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也一样,产品经理就是我的特长。

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这份特长,2015年刚进入射频前端芯片行业的时候,就在射频开关上开启了我的创新,帮助公司成功进入射频开关行业。在成熟的赛道,没有创新就没有机会。

三伍微的创业也是如此,创新无处不在,没有创新就不做产品。举例IoT FEM市场,规模很小,市场碎片化,P2P的国产芯片厂商众多,杀价漫天,低价横行。在3年前,我做了创新,自定义产品GSR2501,独树一帜。GSR2501从无人问津,到口口相传,用了3年在市场推广开来。

有人问,是谁给了我这么大的胆子,一个芯片创业公司敢于自定义芯片产品,是作为芯片产品经理的自信赋予了我胆量,是我预判市场现有太多P2P同质化芯片产品拥挤得无路可走,是我相信研发工程师能做出比市场产品更好的性能。如今,三伍微已经成为国内最大IoT FEM供应商,产品数量达20颗之多,已形成产品矩阵,IoT市场需要的射频前端芯片产品,三伍微都有。

作为产品经理,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更要考虑市场竞争。IoT FEM市场简直就是为三伍微而存在,上市芯片公司不会进来,几千万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全部拿走,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但整个的配套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会很高,算下来肯定是亏本的。而其他的芯片创业公司,在技术上、运营上都干不过三伍微,根本进不来,只能靠着低价做那么几个客户,要实现年销售额上百万人民币都难。

写了那么多,最后做个总结。竞争问题和利润问题是芯片产品经理考虑的两大首要问题,竞争问题是生死问题,利润问题是得失问题,在竞争面前不要算小账,要算大账。在生死问题面前,一时的得与失又算得了什么。

来源于钟林谈芯,作者钟林

半导体工程师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培训/会议/活动,半导体社群,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25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来源:芯片测试赵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