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揪心又充满反转的真实故事。主人公老高,是一位刚满 40 岁的朴实农民,长期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虽说务农的日子辛苦,可老高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平日里连个头疼脑热都很少找上门,一家人的生活虽说平淡,却也安稳幸福。
家人们,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揪心又充满反转的真实故事。主人公老高,是一位刚满 40 岁的朴实农民,长期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虽说务农的日子辛苦,可老高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平日里连个头疼脑热都很少找上门,一家人的生活虽说平淡,却也安稳幸福。
春夏交替之时,田里的农活愈发繁忙,老高常常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连话都没多说,直接就瘫倒在床上。家人都以为他只是累坏了,想着让他好好睡一觉,也就没太在意。
可到了第二天清晨,太阳都晒得老高家院子暖烘烘了,他屋里却还没动静。妻子觉得不对劲,赶忙走进房间,伸手一摸老高的额头,“哎呀,这么烫!” 妻子心里一惊,赶紧拿出体温计,一测,好家伙,39 度!这可把一家人吓坏了,村里的乡亲们也纷纷赶来帮忙,七手八脚地把老高送到了镇上的诊所。
在诊所里,医生赶忙给老高打了点滴,本以为烧很快就能退下去。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老高的病情不仅没好转,体温反倒飙升到了 41 度。这下情况危急,老高被紧急转送到了市里的大医院。
在市医院里,医生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给老高安排了多项检查,什么血常规、尿常规、各种 CT 扫描,能做的都做了。可奇怪的是,检查结果出来,愣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医生们皱着眉头,围在一起讨论,各种猜测都有,可就是找不到病因。
到了当天晚上,老高的病情突然恶化,心脏就像一台失控的机器,开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病房里瞬间乱作一团,医生们迅速展开抢救,护士们跑来跑去拿各种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不停闪烁,发出急促的警报声,老高的家人在病房外急得直掉眼泪,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好在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医生们终于把老高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他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病因还是毫无头绪。
就在大家都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经验丰富的返聘老医师站了出来,他若有所思地说:“会不会是恙虫病啊?” 说完,便让老高脱下裤子查看。这一看,可算是找到了关键!只见老高的生殖器处有一个小小的溃烂,周围已经形成了黑色的结痂,这正是被恙虫叮咬后留下的焦痂,也正是导致老高心力衰竭的罪魁祸首。
原来,那天老高在田间劳作时突然肚子疼,实在憋不住了,就随便找了一处野草堆解决。谁能想到,就在他蹲下的那一刻,一只小小的恙虫悄悄爬上了他的身体,狠狠咬了一口。老高一家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病,老高更是因为缺乏预防意识,才遭了这罪。所以啊,了解恙虫,做好预防真的太关键了!
认识恙虫:它究竟从何而来
恙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其实危害可不小。它是一种专门传染人畜的虫子,常常出没在田野、山林、草丛和荒地这些地方。恙虫还有个名字叫软蜱,是一类和土壤、沙地、草地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的寄生性节肢动物。
想象一下,夏日的午后,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悠闲地散步,或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野营、露营,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可就在你放松惬意的时候,恙虫可能就藏在那些草丛里,悄无声息地盯上了你。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是恙虫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被叮咬的时期。不仅如此,在野外工作的农民、打猎的爱好者,或是采集野生植物的人,都很容易成为恙虫的 “攻击目标”。
那为什么恙虫会偏爱这些地方呢?这和它们的繁殖习惯脱不了干系。恙虫是一种生活在野外的寄生虫昆虫,它们喜欢栖息在草地、树丛和褐土地区这些生态环境里,因为这些地方能满足它们繁殖和生存的需要。草地和树丛之间的地带,就像是它们的 “乐园”,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要是我们不注意防范,被恙虫叮咬后,很可能就会染上各种疾病。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医疗资源有限,人们对恙虫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恙虫咬伤疾病的发病率往往比较高。所以,对于经常在田野和野外作业的人员来说,及时做好预防和去除恙虫的工作,那可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大事。
小小恙虫的 “大威力”:被叮咬后的严重后果
别看恙虫个头小,它的 “威力” 可不容小觑。恙虫通常寄生在一些小动物身上,像老鼠、犰狳、鼯鼠等等,这些小动物就成了恙虫的 “运输工具”,它们带着恙虫四处活动,一不小心,恙虫就会转移到人类身上。
当恙虫叮咬人类时,它会把唾液和血液注入人体,而这些唾液和血液里就藏着各种病原体。这就是为什么恙虫的传染性这么强,只要被它咬上一口,那些病原体会随着它的唾液进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而且恙虫的繁殖能力超强,数量众多,在适宜的环境下,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这也大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另外,很多人对恙虫病不够重视,缺乏预防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恙虫的传播。
一旦被恙虫叮咬,可能会出现以下这些可怕的症状:
持续高烧
恙虫的唾液里含有丰富的抗凝血酶和组织蛋白酶,这些物质就像一个个小 “捣乱分子”,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体的免疫系统。身体对这些外来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发热。而且,被恙虫叮咬后,还很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比如乙型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等等,这些细菌在身体里捣乱,进一步加重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想象一下,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浑身难受,那滋味可太不好受了。
皮疹
不少人被恙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皮疹。这是因为恙虫唾液里有一种叫做蛋白酶的物质,它就像一把 “小钥匙”,打开了人体过敏反应的 “大门”。被叮咬的地方开始发红、瘙痒,严重的还会起泡,让人忍不住想去抓挠。可越抓挠,情况可能就越糟糕,皮疹一般会持续几天到一周左右才会慢慢消退。要是症状严重,还得靠抗过敏药物或外用药物来缓解。
坏血症
恙虫叮咬时,会把唾液里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蚁酸酯酶和抗凝血物质等释放到受害者体内。这些物质就像一群 “破坏分子”,打破了机体内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平衡,导致出血和凝血异常。而且,恙虫还可能携带多种细菌和病毒,其中一种叫做 Rickettsia spp. 的病原体,很可能就是导致坏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这些病原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各种症状和并发症就会接踵而至。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就像是身体里的 “小卫士”,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像一个过滤器,能把身体里的废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过滤掉。当恙虫叮咬人体时,它唾液里的毒素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淋巴系统察觉到危险后,立刻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为了把身体里的有害物质尽快过滤出去,淋巴结开始加班加点工作,结果就导致淋巴结肿大。这其实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它正在和恙虫带来的危害作斗争呢。
预防恙虫病,这些要点要牢记
减少野外活动
每年的 5 - 7 月份,是恙虫大量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最好减少野外活动,尤其是去那些恙虫容易出没的地方,像灌木丛生的山林、杂草茂盛的田野、稻田以及河流湖泊周边。恙虫体型很小,藏在这些地方很难被发现,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它叮咬。
被叮咬后及时处理
万一不小心被恙虫叮咬了,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用手去抓挠。首先,要赶紧用酒精消毒液对被咬处进行消毒。酒精消毒的好处可多了,它杀菌消毒速度快,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消毒纱布和酒精消毒液,把消毒纱布放在被咬处,然后倒入适量的酒精消毒液,让纱布湿透,接着轻轻摩擦被咬处。注意哦,摩擦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也不要挤压伤口,还要避免污染其他部位。
要是被恙虫咬伤后,出现了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医。要是情况更严重,比如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口唇发紫等症状,那可就得紧急就诊,一刻都不能耽误。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辽沈晚报抚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