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年轻人一听到“结婚”这个词,立刻心头一紧,催催催,一天天催个锤子!就拿2022年的结婚数举例,广东列在榜首,足有50万对,而且是唯一突破这个数量的,至于2023年的初婚人数更是直接破了百万,拿下全国之最。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年轻人一听到“结婚”这个词,立刻心头一紧,催催催,一天天催个锤子!就拿2022年的结婚数举例,广东列在榜首,足有50万对,而且是唯一突破这个数量的,至于2023年的初婚人数更是直接破了百万,拿下全国之最。
可是,绝大多数地区,结婚率都在下降,甚至每看到离婚的人数上升,年轻人对婚姻的恐惧又增添了一分。只不过,唯独潮汕例外了,彷佛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离婚率全国最低,或许会有人觉得,是他们那边的女孩身段吸引人,但结婚过日子,又不是光靠表面。
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潮汕是如何保持这么低的离婚率的。
长期的“倒数第一”
说真的,刚看到这个万分之五的数据的时候,有些愣住了,这是2022年潮汕的离婚率。
再来看2024年的,广东新婚人数51.2万对,比前一年下降了不少,而离婚人数20.7万对,有明显上涨趋势。但在这其中,潮汕的离婚数是广东最低的,一共1982对,反观倒数第二的云浮,却有4369对。
就这个数据一摆出来,对比太明显了,为什么潮汕能保持最低概率离婚的呢?
网络上可以搜到潮汕女孩的图片,也有人将照片贴在了WB,确实光看身段没说的,谁看了都容易犯迷糊。但是呢,开头提到了,结婚的目的是过日子,大家都是普通人,谁能只凭借外表过一辈子?所以不能太肤浅的看待问题。
不管是什么地方,总会有“特产”,比如说潮汕,一堆好吃的,像是牛肉丸、卤肉、零食这些,都成了饮食的文化,谁去了都难免会胖个好几斤。但实际上,潮汕更吸引人的,是当地素有贤名的“贤妻”。
那么,既然提到了“贤妻”一词,就不得不说以下这5点至关重要的原因了。
第一点:家庭观念的影响。
其实无论男女,接受一个良好的教育,都是必要的,父母又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老师。
而潮汕地区,最注重的就是家庭观念,还和婚姻直接挂钩的。新人过的好,自己的小家幸福不说,两个家庭的父母脸上也都是有光的。反之,如果两人的日子过不好,闹到了离婚,那就会无形中被人议论,俗称戳脊梁骨,两个家庭也会因此抬不起头。
怎么说呢,这种想法挺常见的,而且符合“人之常情”这四个字,作为父母,肯定希望子女过得好了。婚姻是人生大事,操办的红红火火,这要是突然离婚了,对两个家庭的影响真的特别大,长辈会觉得脸上没有光,也没什么不对劲的。
再者,家庭观念,本质上还是离不开“家庭”两个字,而家庭肯定是要和幸福挂钩的,想要幸福,夫妻之间肯定得和谐共处。双方都想着把日子过好了,那么离婚这种事,除非是碰到实在无法调节的矛盾,否则双方都不会轻易提出来。
第二点:对婚姻的忠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身边有些外省嫁过来的女子,却很少听说潮汕女子嫁到省外的,似乎都选择嫁给了本地郎。而且,潮汕当地婚内出轨的新闻,也基本是屈指可数的,或者说凤毛麟角,这就不得不说她们对婚姻的忠诚了。
结了婚之后,两个新人就成了一家人,但是结婚和谈恋爱又不是一码事。如果是结婚,那么平时用钱的大事小情,都得一个一个去考虑到,光想想这些就觉得头大,而除了钱这方面的事,更需要提前合理的规划好生活,才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坦一些。
但是呢,两个人在一起,发生矛盾和摩擦都是不可避免的,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个脾气,放在谈恋爱时期,有一方会用“分手”来威胁,如果是这种性格的人,结婚后照样会拿“离婚”当筹码,可这么做是非常伤感情的。
如果经常把伤害他人的话放在嘴边,早晚都要出事,这种人说白了对婚姻没有忠诚度,但放在潮汕,小夫妻双方其实都会愿意忍一忍的。正是这种忍一忍的态度,才能有机会去把问题解决,从而降低了离婚的概率。
而且,如果真的闹到了鸡飞狗跳的地步,双方的家庭也不会坐视不理,再加上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等原因,总有一大半的能劝回去。就算一时之间劝不回去,也能让夫妻暂时消消火气,也许过段时间就想明白了,简单的说,就是不把婚姻当儿戏,对婚姻忠诚,就是对自身责任的实践。
第三点: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
这里就要提一提当地的传统了。
有些观念较为封闭的地区,其实都带有排外心理,而潮汕的这种情绪比较丰富,女子不外嫁,当地全消化。既然是当地人互相结婚,那老一辈的人介绍,肯定都会挑自己的熟人了,等到两个新人一结婚,两个家庭直接变成亲家关系。
一旦有了亲近的关系,那么亲戚就多了一堆,当这些充满裙带关系的人汇集到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家族。而大家族内部,慢慢熟络了之后,不管远亲,还是近邻,彼此间都认识,新组成的家庭,也会被当地人如数家珍。
到了这里,结婚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了,而是一个大家族内部都在盯着,有矛盾了,想办法给劝劝,如果实在劝不了了,就动员更多的人,更别提除了大家族,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愿意帮忙,无形中凝聚成一股子巨大的社会压力。
不合群的人,注定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论是什么身份。假设两个当事人真的顶着压力离婚了,那么大家族的脸上都会不好看,声誉也会受到影响,而当事人少不了被长期的闲言碎语指责,渐渐就失去了容身之处。
虽然这种社会压力,有些太过于道德绑架了,但毕竟不是当事人,谁都有自己的烦恼,外人不好置评。而且这种做法,其实是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就是可以让想离婚的人好好考虑,给一个冷静期,或许能就此挽救婚姻。
第四点:女性对男性的依赖
不可置否,潮汕女性的家庭地位,其实要比男性低,这使得她们更加依赖男性,但这并不是所有的现象,同样有夫妻一起开店做生意的,而且双方矛盾的点,远比其他的城市要少。
这里先叠个甲,绝对没有特指。
潮汕那边新人组成家庭,都是双方各自准备好心意,不会强制要多少多少彩礼,也不会说规定要多少嫁妆,全图一个喜庆,而不是还没结婚,就先把生意盘算好了,所以双方在金钱问题上,不存在什么挥之不去的矛盾。
而且潮汕女性大多有一手好厨艺,也能做好家务,作为家里的女主人,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像前面说的地位比较低,但只要双方互相包容,忠于婚姻,其实日子过得就挺舒坦的了,同时也有不少女子成为了丈夫的贤内助。
不过怎么说呢,有些东西是抹不开的,一旦女性离婚了,生活会变得难过。她们嫁出去后,名字会迁到男方的族谱上。而且结婚后大部分做家庭主妇,哪怕是分财产时,也分不到多少,所以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即便法律给予她们离婚的权利,考虑的东西也实在是太多了,毕竟代价太大。
说白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或者一个铁饭碗,潮汕女性对男性的依赖,一直是绕不开的,而这也是离婚率低的原因之一了。
第五点:男性对家的责任感
潮汕的男性,有明显的大男子主义,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算不得坏事,他们会很看重面子,而已婚男人的面子,不就是生活过的怎么样吗?盖上大房子,买一辆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了,由此作为压力,转化为奋斗赚钱养家的动力。
除此之外,在给妻子花钱方面,他们也是不会含糊的,因为生活质量的提升,必须是整体的,女性顾家,男性更不能掉链子,尤其是那份对家庭的厚重责任感。
而且,男性也害怕离婚,除了前面提到的众多原因外,本地做生意的人,一旦知道对方离婚了,那么下意识就会起戒心,比如怀疑这个男的人品有没有问题,从而导致合作泡汤了。因此,很多男性出去做生意,会带着妻子一起,彰显幸福。
当然,都提到做生意了,当地的经济肯定是非常过得去的,只要整体的生活水平上来了,大部分人都是明白要知足的。除了实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谁都不愿意被人在背地里指责,所以离婚率肯定就掉下去了。
好了,关于潮汕离婚率低的话题,这次就谈到这里了,纯属浅薄之见,而且只讲了几个方面,如果评论区有更为独到的见解,欢迎补充和友好讨论。
来源:烟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