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之城”从天道酬勤到厚积薄发

B站影视 2025-02-09 11:59 3

摘要:2月8日,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第九届冬运会的首个正式的比赛日,金光灿灿,收获满满。21枚奖牌,8枚金牌,让全国各地关注亚冬会的媒体记者们应接不暇。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冰雪运动不再是短道速滑的一家独大,在速滑、越野滑雪两个大项中,中国也展现出与往届不同的霸气模式

遗憾,或许能变成惊喜!只要你没有放弃最后一丝的机会。

中国的冰雪运动从叶乔波的遗憾出发,到如今的百花齐放,取决于久久为功。

新疆冰雪运动从三十年前的零的守望,到今天的零的突破,取决于天道酬勤。

2月8日,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第九届冬运会的首个正式的比赛日,金光灿灿,收获满满。21枚奖牌,8枚金牌,让全国各地关注亚冬会的媒体记者们应接不暇。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冰雪运动不再是短道速滑的一家独大,在速滑、越野滑雪两个大项中,中国也展现出与往届不同的霸气模式。

这21枚奖牌中,就有新疆冰雪健儿首次为中国代表团在亚冬会赛场贡献的两枚铜牌。看着新疆冰雪运动跨出的一大步和黑龙江冰雪运动撑起的一片天相比,量级虽不同,但规律却相似。

天道酬勤和厚积薄发,哪个更为重要?

哈尔滨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从哈尔滨到黑龙江全省,从黑龙江到东三省,从东三省到南展西扩东进,全国各地冰雪运动人才济济。借助北京冬奥会带来的“3亿人上冰雪”这一丰厚遗产,中国冰雪运动在“冰之城”开启了属于中国的绽放模式。

但是溯其根源,还是在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的厚重加持下,量变的积累,实现了金牌层面质的飞跃。

单就看亚冬会的金牌榜单,高亭宇、宁忠岩、王强、李芳慧都来自黑龙江,加上从韩国入籍黑龙江的林孝埈,超过了一半。这就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的厚重。

看向中国冰雪运动的历史,从冬奥冠军破冰者杨扬到霸气侧漏的王濛,从张虹到王冰玉,从申雪/赵宏博到隋文静/韩聪,从武大靖到任子威,从高亭宇到宁忠岩......从黑龙江走出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数不胜数。这就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的实力。

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需要文化的沉淀,但也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还在为衣食发愁的国家,是很难广泛开展冰雪运动的。无论是场地,还是器材,亦或者专业教练和其他专业人才,冰雪运动的门槛都要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夏季运动。黑龙江早在40多年前就在场地建设、人才引进、冰雪运动项目普及和钻研、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推动,下足了功夫。随着中国经济四十年来的大发展,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成为中国旅游的现象级,黑龙江的冰雪运动也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看齐。

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国铸剑享誉全国的同时,更是为国家、为黑龙江省培育了无数栋梁之材。这一切和《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市国土空间整体规划(2021—2035年)》的启动,更是为哈尔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道酬勤是播种,久久为功是施肥浇水,真正实现沃野千里的是大格局、大规划的厚积薄发。从哈尔滨市的待客如宾,到哈工大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注重,同样是延绵不断的厚积薄发。

有了这样的中国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的榜样和标杆,相信新疆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也找到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的重要性。

哈尔滨的明天会更好,新疆的冰雪产业的也会更好,中国的冰雪产业一定会更好。

​文图丨黄兴

来源:帕丁顿侃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