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如何长红”系列⑤丨戴俊骋:做好流量与基础设施、接待能力之间的“接驳”

B站影视 2025-02-09 07:45 3

摘要:近年来,一批批网红城市走红“出圈”。当流量退去后,这些网红城市如何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实现长远发展?本期我们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戴俊骋。

【观点摘要】

■城市硬件设施建设要与流量、人气相匹配

■打造目的地主理人概念,与游客“共创”本地城市文化

■正视“网红流量”可能带来的负面舆情

近年来,一批批网红城市走红“出圈”。当流量退去后,这些网红城市如何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实现长远发展?本期我们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戴俊骋。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是满足游客体验的首要保障,这关乎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戴俊骋认为,城市硬件基础设施要匹配得上流量所带来的“人气”,并具有足够的接待能力,实现流量与城市基础设施、接待能力之间的“接驳”。

“软性服务的提升也同样重要,可以打造目的地主理人概念。”戴俊骋表示,需要协同本地居民、文旅志愿者,携手打造并提供系统化、标准化、高质量的文旅服务,与为了城市热度而来的游客,“共创”本地城市文化。

在综合提升城市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正视“网红流量”可能带来的负面舆情,并制定完备的危机应对预案,出台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以及系统化的危机处理举措。

此外,口碑转化是在城市硬件基础设施、软性服务、危机预案完善基础上,进一步的流量再转化和再提升。戴俊骋认为,要利用口碑传播,形成良性流量循环,从而打造网络传播中地方特色标签,逐渐巩固“网红城市”未来自身的新特色。

网红城市如何长红?针对这一话题,我们将持续关注。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文案:王恺 拍摄:赵鹏超 制作:陈疆伟、赵鹏超 配音:和义

相关阅读:

《“网红城市·如何长红”系列②丨冷资源催生热经济,探寻尔滨四季“流量密码”》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