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认识。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逐渐被揭示。
前言:脂肪的分布位置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在它不该存在的位置尽量要避免脂肪的堆积。
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认识。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逐渐被揭示。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牛肉叫雪花牛肉,因其独特的“大理石纹理”而备受青睐。那分布在牛肉肌肉纤维之间的脂肪组织,赋予了雪花牛肉比其他牛肉更好的鲜嫩口感。然而,这种位于肌肉纤维之间的脂肪组织——肌间脂肪组织,在人体内若是含量过多,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人类肌间脂肪组织含量过多或许与胰岛素抵抗以及 2 型糖尿病有着紧密的关联。从理论上来说,随着体重指数(BMI)的不断增加,肌间脂肪组织的含量通常也会相应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这种变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当我们考虑到 BMI 增加与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疾病存在相关性时,就会发现 BMI 指标本身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深入了解肌间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实践而言,或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近日,在权威的《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明确指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不良心血管结局与肌间脂肪组织的面积增加密切相关,而且这种关联与 BMI 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并无直接关系。这一发现无疑意味着,现有的 BMI 或者腰围等指标,可能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所有人群的心血管结局风险。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来自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的 Viviany Taqueti 教授表示:“本次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识别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的方式,这对于了解可引起脂肪和肌肉组织改变的肠促胰岛素疗法(如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European Heart Journal
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一共纳入了在布莱根妇女医院接受胸痛或呼吸急促评估的 669 例患者。所有这些患者均不存在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 63 岁,其中近 46%为肥胖患者(BMI 在 30 至 61 kg/m2 之间)。
这些患者都接受了心脏 PET-CT 扫描,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他们的心脏功能。同时,患者们还接受了 CT 扫描,以便分析身体成分,从而精确测量躯干相关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含量以及分布情况。
在经过了为期 6 年的漫长随访后,研究人员有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
首先,BMI 与皮下脂肪组织和肌间脂肪组织面积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r=0.87,P<0.001),而与骨骼肌面积则呈现中度相关(r=0.52,P<0.001)。这表明,BMI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身体脂肪组织的分布情况,但这种反映并非是绝对准确和全面的。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骨骼肌面积降低和肌间脂肪组织面积升高,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存在着独立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当骨骼肌面积减少而肌间脂肪组织面积增加时,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血液的能力会受到削弱,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每减少 1 U,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将大幅增加 78%(HR=1.78,95%CI:1.23~2.58,P=0.002)。而肌间脂肪组织面积每增加 10 cm2,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将显著增加 53%(HR=1.53,95%CI:1.30~1.80,P<0.0001)。这充分说明了肌间脂肪组织面积的增加对于心血管健康的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组织面积每增加 10 cm2,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分别降低 11%(HR=0.89,95%CI:0.81~0.97,P=0.01)和 6%(HR=0.94,95%CI:0.91~0.98,P=0.003)。这表明,适当增加骨骼肌和皮下脂肪组织的面积,可能对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化肌肉中脂肪的存储量,研究人员创新性地计算了肌间脂肪/(总肌肉+脂肪)的比率,即脂肪肌肉分数。结果令人惊讶地发现,脂肪肌肉分数每增加 1%,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风险增加 2%(OR=1.02,95%CI:1.01~1.04,P=0.04)、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7%(HR=1.07,95%CI:1.04~1.09,P<0.001)。
对此,Viviany Taqueti 教授进一步指出:“相比于皮下脂肪,存储在肌肉中的脂肪可能引发炎症和葡萄糖代谢的改变,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这些慢性的损伤又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损伤,包括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和心肌本身。”
关于该研究成果,童医生认为肌间脂肪组织的增加所带来的心血管风险,为我们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于皮下脂肪的堆积对健康的影响,但现在我们意识到,肌肉内的脂肪存储同样不容忽视。
这种新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完善我们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体系,还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例如,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常规的 BMI 和腰围测量外,或许可以考虑增加对肌间脂肪组织的评估,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为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控制肌间脂肪组织的增加可能成为治疗的一个新方向。这可能包括通过运动训练来增加骨骼肌的含量,改善肌肉的代谢功能,从而减少肌间脂肪的积累。
此外,饮食干预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同时,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也可能对改善肌间脂肪组织的代谢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从更广泛的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这一研究结果提醒我们,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关注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危险因素,还需要关注身体成分的细微变化。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普及关于肌间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知识,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探索肌间脂肪组织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具体分子机制,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法和治疗手段。同时,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验证这一发现的普遍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口腔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