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挑战成“陷阱”?一男子三次挑战失败,投入2万多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4-12-11 03:05 7

摘要:陕西宝鸡的张先生,最近就成了这个“陷阱”的主角,自以为自己是那个最有毅力的人,去参加自律挑战,殊不知,还是玩不过人性。

文案 |胖虎

编辑 |胖虎

有时候,人就是在“看得见的希望”中陷入了“看不见的坑”!

陕西宝鸡的张先生,最近就成了这个“陷阱”的主角,自以为自己是那个最有毅力的人,去参加自律挑战,殊不知,还是玩不过人性。

9月,陕西宝鸡的张先生,在快手直播中看到一则名为“自律挑战”的广告,挑战者只需遵守一些看似简单的规定,便能获得80多万的奖励。

心动不如行动,张先生毫不犹豫地支付了报名费,开启了他为期26天的“自律之旅”,但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张先生接触到的“自律挑战”由西安的睦邻文化传媒公司组织,挑战的规则相当苛刻——每天晚上10点必须关灯,早上6点必须开灯;面部遮挡不得超过3秒,任何动作都不能超时。

只要成功坚持到第26天,就能拿到奖励高达80多万元的奖金。

通过快手直播,张先生了解到挑战的细节,并与公司主播取得了联系,主播向他保证,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曾经有很多人成功拿到过奖金。

为了增加可信度,张先生还通过公司提供的联系人吴某,来到西安签署了《自律挑战协议》,并支付了6900元报名费。

张先生第一次挑战时,由于不小心面部遮挡超过3秒,便被判定为挑战失败。

面对这种结果,他决定再来一次,他再次支付了6900元报名费,准备迎接第二次挑战。

结果,第二天早晨,他起床时看到床上的被子不整齐,本能地想去整理一下,这个动作却被摄像头记录下来,面部遮挡超过3秒,再一次失败。

面对两次失败,张先生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已经投入了不少钱,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于是,他再次借钱,并支付了7000元报名费,第三次挑战。

在第三次挑战时,张先生因起身运动时不小心遮挡了房间内的啤酒,又一次违反了规则,挑战再次失败。

至此,张先生已经投入了2.04万元,却依然一无所获。

当张先生把这几天的遭遇告诉西安的亲戚时,亲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你遇到骗局了!这些规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经过深思熟虑,张先生终于决定报警,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随后,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将西安睦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吴某起诉到法院。

法院已经立案,12月9日,张先生亲自来到西安,准备参与调解。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自律挑战协议》内容,挑战规则极其苛刻,不仅要求参与者遵守健康、作息等一系列规定,甚至在挑战过程中还要“无时无刻不在监控范围内”。

这种看似简单的规则,实则是“人性极限”的挑战,最终让参与者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西安睦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实际地址竟然是一家学生托管机构,完全没有与自律挑战活动相关的迹象。

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吴某,至今也未露面,拒绝接受记者采访。

在张先生的诉讼中,法院认为这类活动带有“赌博性质”,协议条款存在极大不公平,极可能构成欺诈,最终法院综合双方的过错及损失判决公司退还孙先生5400元。

骗局

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据调查,类似的“自律挑战”骗局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

有一个和张先生参加一样的挑战,结果因为揉眼而被判为挑战失败。

还有一个人挑战30天,最后一周没人给饭,差点饿死,实在不行出门,发现只剩下奄奄一息的挑战者,工作人员直接失联。

网友评论

网友感觉还是很明智的:“你想的是人家的80万,人家想要的是你的2万。”“如果能拿到了80万还轮到你?”

还有的网友提出,参加这种活动需要带着律师去,但真的不能再冒险,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怎么可以轻易地就成功。

张先生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看似诱人的高额奖金,我们要保持理性,警惕这些套路深的骗局。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更应学会辨别真伪,避免被虚假的广告和承诺所迷惑。、总之,理性参与,警惕陷阱,才能守住自己的钱包,也保护自己的心灵。

来源:胖虎大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