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严控普职比的第三年,河北某县城职高的汽修班里,17岁的张浩在抖音直播拆发动机,粉丝打赏的火箭划过屏幕;上海某重点高中,同龄的李明却因抑郁休学在家,盯着天花板发呆。当“教育内卷”碾碎千万家庭的希望时,一群被中考淘汰的孩子,正用沾满机油的手在短视频里杀出一条
【首段】
教育部严控普职比的第三年,河北某县城职高的汽修班里,17岁的张浩在抖音直播拆发动机,粉丝打赏的火箭划过屏幕;上海某重点高中,同龄的李明却因抑郁休学在家,盯着天花板发呆。当“教育内卷”碾碎千万家庭的希望时,一群被中考淘汰的孩子,正用沾满机油的手在短视频里杀出一条血路——职业教育的尽头,未必是流水线。
“分流不是分阶层,但家长用脚投票的结果骗不了人。”北京某中学校长私下坦言。2023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普职比严格控制在5:5,这意味着每年有近800万初中生被挡在高中门外。
数据撕裂幻觉:
在山东蓝翔的实训车间,王磊白天学挖掘机,晚上直播“一分钟修好液压泵”,打赏收入超过父亲在工地搬砖的月薪;广东东莞电子厂,19岁的刘薇拍“流水线变装视频”,带火整个车间的招工指标。这些曾被贴上“失败者”标签的孩子,用技术流视频重构了社会评价体系:
荒诞对照:
某汽修网红年入百万,评论区惊现985毕业生求带(抖音热榜)职业教育教材《电工基础》在某平台销量反超《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当当网数据)当海淀家长为“鸡娃”掏空六个钱包时,浙江某职校的电商班学生已靠直播卖货月入过万;当衡水中学的标语还在强调“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四川的川菜学徒正在短视频里用炒勺演绎“万人围观一道菜”。
张浩的扳手和李明的抗抑郁药,构成了这个时代最讽刺的镜像。当北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引发唏嘘,职校生直播间里的打赏声却愈发响亮——或许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把所有人赶上独木桥,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罗马大道。
来源:塑料瓶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