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渐扩容的冰雪场地,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让人们得以在冰天雪地中运动起来。无论是城市的公园广场,还是乡村的田野山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热”身影。据统计,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7.8%,居全国首位。本报记者 张澍摄
日渐扩容的冰雪场地,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让人们得以在冰天雪地中运动起来。无论是城市的公园广场,还是乡村的田野山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热”身影。据统计,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7.8%,居全国首位。本报记者 张澍摄
正月初二,在北极村冰雪童话世界,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与村民们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度新春佳节。郝大庆摄
波司登(哈尔滨)产业基地羽绒服智能制造工厂采用波司登集团自主研发的GIMS智能制造系统作为中枢,通过智能驱动全流程的生产管理,确保订单生产的一致性、及时性、准确性,提升管理效率。生产一件羽绒服从布料进厂到制成一件成衣大约需要三四分钟。本报记者 郭俊峰摄
随着第九届亚冬会的来临,冰雪运动与文旅融合效应凸显。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等景区和街区,亚冬会特许商品门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可爱的吉祥物“滨滨”“妮妮”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热销爆款。本报记者 张澍摄
鸿基索道生产的索道。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冰雪体育产业在竞技突破、产业升级、全民参与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用冰刀雪板刻画着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轨迹。
◎冰雪运动
演绎冰雪传奇
祥和喜庆的乙巳蛇年春节步入尾声,第九届亚冬会的圣火在“冰雪顶流”哈尔滨熊熊点燃,作为中国冰雪运动“领头雁”的黑龙江省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再次书写冰雪体育传奇。
从2024年11月至今年3月份,黑龙江各地将陆续举办140余项高水平赛事以及600余项大众冰雪体育活动,带领人们共享“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成果,深一度感受冰雪魅力。
每年冰雪季,在全省各地次第开展的冰雪赛事已成为了“城市名片”,有力助推了“冰雪体育运动名城”的建设,吸引了八方游客“跟着赛事游龙江”。据统计,在上一个冰雪季,我省共举办各类冰雪体育赛事601项次,吸引28万人参赛,1118.5万人观看,拉动消费31.3亿元。
“我们要让黑龙江健儿成为国家冰雪军团的中流砥柱!”在米兰冬奥周期备战动员会上,黑龙江省体育局负责人掷地有声。这份底气,源自多年来黑龙江体育健儿持续攀升的竞技成绩。
北京冬奥会上,黑龙江省共有63名运动员参赛,占中国代表团人数的43.4%,中国所获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黑龙江籍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黑龙江代表团共获得66金、58银、52铜,连续十四届保持金牌、奖牌总数第一名;在2024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龙江选手包揽3项冠军……一枚枚奖牌,彰显了黑龙江在冰雪运动项目上的强劲实力。
哈尔滨市和七台河市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和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被命名为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七台河市体育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短道速滑训练基地……一份份荣誉,体现了国家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发展的高度认可。
不俗成绩的背后,则是体系化建设的突破——全省新增国家级冰雪训练基地5个,在省冰上训练基地建成了数字体能训练中心,在齐齐哈尔打造了亚洲最大冰球陆训基地,七台河短道速滑特色体校创新“体教融合”模式……如今,龙江冰雪运动的科学训练和保障水平更上一层楼,冰雪“冷资源”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热实力”!
“在繁华的市中心就能免费体验滑冰和欣赏‘冰秀’,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太亲民了!来到黑龙江,我不仅感受到了冰雪之美,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热辣滚烫’,也有幸成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一份子,非常开心!”来自广东的游客丁彩秀所提及的公益冰场,就是哈尔滨市今冬新浇筑使用的南岗区体育场滑冰场。
近年来,黑龙江持续加强群众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冬季天然资源,浇建“群众家门口、学校操场上、城市中心区”的冰雪活动场地。此外,还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可移动滑冰场建设投入。
全省冰雪体育场地设施遍及城乡,每年浇建群众性冰雪活动场所3000余处,建有室内冰场43个、滑雪场94处,优质滑雪场资源面积占全国的13%,初步建成了“30分钟冰雪体育健身圈”。在黑龙江,无论是城市的公园广场还是乡村的田野山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热”身影。据统计,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7.8%,居全国首位。
在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体育课和课间休息时段,学生们拉爬犁、滑雪圈,不亦乐乎;
在佳木斯市桦川县冷云红军小学校,校园内辟建的小小雪地足球场,成为孩子们欢乐的“赛场”;
在伊春市伊美区黎明小学校,“打出溜滑儿”比赛吸引了全市中小学生踊跃参与;
……
这些场景是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生动注脚。
黑龙江在全国首创开展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已持续47年,是全国开展时间最长、受众面最广、参与人数和培养人才最多的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今年冰雪季以来,全省大中小校园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已逾274万。此外,黑龙江省还通过“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等新型培养模式,探索培养优秀运动队的有效路径。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或将达到10000亿元,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
从促进青少年上冰雪、爱冰雪的“百万计划”,到引领大众冰雪运动更加普及的“千万未来”,作为全国冰雪运动核心区域的黑龙江,正热力全开,以“龙江冰雪”力量带动更多的人解锁冰雪运动技能。
◎冰雪文化
特色 底色 亮色
近年来,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亮丽名片。冰雪业态璀璨夺目,文化产品创新供给,冰雪节庆活力四射,意象氛围浓厚醉人,冰雪经济平台崛起,产业融合风生水起……这片被皑皑白雪覆盖的黑土地,正通过冰雪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在银装素裹中绽放绚丽光彩。
“中国雪乡,世界雪乡。每一片雪花,都是对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的诚挚邀请……”在雪乡剧场,由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倾力打造的沉浸式实景演艺“林海风韵 梦里雪乡”正在这里精彩上演。该演出开创了“冰雪+非遗”“冰雪+民俗”的创新模式,不仅龙江剧这一本土剧种焕发新生,更形成了雪乡“白天赏雪景、夜间观大戏”的全天候文旅体验。
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主任吕冰峰说,在“林海风韵 梦里雪乡”中,花棉袄、秧歌、剪纸、皮影戏、龙江剧等我省特色文化贯穿始终,结合实景舞台及现代技术,营造出多维演出场景,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龙江大地的冰雪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首演以来,几乎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
与此同时,冰雪艺术的创新表达在黑龙江各地同样遍地开花:当夜幕降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上,“冰城左右哥”带领演出团队为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演出,欢乐的演出氛围赢得了游客们的喜爱,并屡登热搜;中国冰秀《遇见·哈尔滨》则开创性地将花样滑冰、冰上杂技与传统戏曲相结合,成为冰雪艺术国际化的新标杆;大庆市林甸冰雪季实景演出大型童话剧《精灵鹤鸣湖》在鹤鸣湖景区精彩上演,带领大家共赴一场奇妙的童话之旅。
记者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抢抓后冬奥时代和第九届亚冬会黄金发展期,深挖冰雪文化资源,强化文旅融合功能,我省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黑龙江省首届“燃情冰雪”旅游演艺季,共计有800余项活动将在此期间呈现。这些精彩演艺与演出以冰雪文化为纽带,展现出冰雪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文学创作在黑龙江这片冰雪沃土上同样硕果累累。“黑龙江作家的作品清冽澄澈,带有冰肌雪骨的色彩。”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亚东表示,我省曾先后邀请了茅盾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到哈尔滨采风创作,以冰雪为母题书写龙江精神,吸引众多南方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在黑龙江文学馆的留言簿上,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学爱好者写满了他们对黑龙江的热爱。
在黑龙江,冰雪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彰显和精神象征的传递。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再到一系列冰雪文化节庆活动,全省冰雪活动呈现“全域绽放”态势。第41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吸引数万中外宾客共襄盛举。历经40载淬炼,这个我国首个冰雪主题国际性节日已跻身世界四大冬令盛典之列。在镜泊湖景区,第十届冬捕节创新推出“渤海传奇 朝贡之路”实景演出,将冬捕传统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的双向赋能。
除了这些大型冰雪节庆活动外,黑龙江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冰雪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冰雪电影节、冰雪音乐节、冰雪非遗节等活动轮番登场,推动冰雪文化与影视、音乐产业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享受到了文化艺术的熏陶与滋养。在哈尔滨市,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景点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之地。根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数据,从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的2月4日,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运营46天,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66万人次。
随着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全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黑龙江不仅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冰雪旅游胜地,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冰雪文化的崭新形象。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黑龙江正以冰雪为媒,以创新为翼,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答卷。这里既有冰灯璀璨中的非遗传承,也有滑雪板上跃动的青春身影;既有文学笔尖流淌的冰雪诗篇,也有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变革。当文化深度融入冰雪肌理,这片银装素裹的土地,正绽放出超越寒冷的文化温度,谱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北国传奇。
◎冰雪旅游
持续“出圈”
今冬,黑龙江冰雪旅游延续了上个冰雪季的热度,再登顶流。冰雪文旅产品不断丰富,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酷炫潮流的国际范儿不断彰显,冰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持续“圈粉”中外游客,带动全国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上冰雪游成为热选之一。黑龙江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2%,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8%,哈尔滨跻身冰雪游目的地Top1。据省文旅厅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3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23.8%。
黑龙江锚定冰雪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从“尔滨”出圈,到全域爆红,举全省之力打造特色冰雪旅游产品和活动,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开园46天游客突破266万,为何全网都在说2025年冰雪大世界非去不可?因为这里有巧夺天工的冰雪景观,有好玩刺激的冰雪娱乐项目,还有结合高科技全息影像的大型奇幻秀《王的战车》,“360°环境”设计让观众仿佛登上舞台,与演员一同经历那段千年前的传奇。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内,“尔滨故事”通过演员与游客频繁互动,将游客带入并感受老哈尔滨人的市井生活,让黑龙江沉浸式体验项目跑步进入新时代。哈西一商场的冰封“黄玫瑰”热烈浪漫,多次登顶热搜。
在一波波“尔滨”效应带动下,省内各地文旅跑步跟进。牡丹江抓住“冰雪+地域特色”,推出“风雪宁古塔”户外实景演艺;大庆依托兰德湖冰河世纪猛犸乐园,推出“破冰取水保开钻”沉浸式红色研学体验;漠河积极打造“中国最北,星空醉美”极光星空观赏地,推动“遇见极光遇见你”及森林冰雪穿越徒步等多条线路;冬日伊春,白雪与林海交相辉映,宛若“梦幻森林”……
我省多地充分利用特色冰雪资源,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合力打造“冰雪龙江”文旅品牌,超级冰雪游IP不断涌现,呈现一点向多点覆盖、一地向多地延伸、一项向多项辐射的大好局面。
近年来,黑龙江围绕“冰雪+”战略,通过服务模式创新、科技赋能、生态共建等举措,推动冰雪旅游从单一景点服务向全链条、主客共享的“新生态”转型,提升游客体验,激发本地居民参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通过多普勒雷达等前沿声光电技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北境氛围;在亚布力,备受瞩目的三山联网工程正式开通,游客只需购买一张“三山联网卡”便可在三家经营主体的雪道上畅滑无阻;因提供既有东北味又具国际范儿的优质内容,以及全程管家式贴心服务,亚布力青云小镇“取舍”系品牌设计师民宿成为众多外国游客夜宿首选。
“游客思维”“听劝”之风始于哈尔滨文旅,如今在全省各地、线上线下越刮越劲,并通过牢固树立“主客共享”“服务至上”理念,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持续发力。
春节前夕,哈尔滨文旅市场调查员齐秀梅走进黑龙江省博物馆,通过问卷方式对南方游客进行满意度调查。“我眼瞅着一项项建议迅速落实,游客满意度越来越高,整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好。”她说。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欢乐祥和的中国春节邂逅激情上演的亚冬盛会,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争相奔赴体验“尔滨”的冰情雪韵、民俗风情与时尚魅力。
新加坡鱼尾狮身姿灵动,跃然冰上;冰雕版泰国大皇宫尽显富丽之姿,如水晶般闪耀……本届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景观建筑融合了不少亚冬会元素,同时以冰雪形式呈现亚洲各国地标,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打卡拍照。
乘着亚冬会的东风,黑龙江冰雪旅游再迎新机遇,加速释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作出龙江贡献。省文旅厅在瑞士、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成功招徕东南亚至哈尔滨旅游包机33架、1.2万人,预计今冬到访龙江的东南亚游客将超10万人。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投融资专家、省科顾委旅游组副组长崔玉范教授认为,我省作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实践地,顺应了“大众旅游时代”“大众冰雪时代”叠加的旅游发展大趋势,激发和带动了国内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了我国冰雪旅游快速发展。
◎冰雪装备
渐成“热产业”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黑龙江省正快马加鞭推动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白雪皑皑的滑雪场到繁忙的生产车间,冰雪装备制造业正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篇章。
在哈尔滨鸿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副经理庄宇正忙碌着安装和调试新设备。他说:“政策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冰雪运动不断升温,不少地方开始投建大型滑雪场项目,我们公司生产的滑雪输送机、滑索等冰雪装备也因此畅销全国。‘冰雪热’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冰雪装备制造市场需求激增,企业规模和生产效益都有所提升。”庄宇透露,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
促进冰雪装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打造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条。2022年以来,共有7个重点关注的冰雪装备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建设,总投资16.4亿元,全部达产后年营收超10亿元。目前,波司登羽绒服、穆棱市劲道冰雪装备项目、佳木斯同江赫哲远鹏全地形(雪地)摩托车、北境服装、鹅司令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在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自动焊接冰刀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着,每一分钟就能生产出一副高质量的冰刀。
“这条生产线由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集团合作研发,是全国首条也是目前唯一的自动焊接冰刀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副。”市场业务部部长刘志红说,黑龙国际是国内首个将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钛合金材料用于冰刀的企业。与传统冰刀相比,钛合金冰刀在重量、强度和耐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第九届亚冬会的召开,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高涨。刘志红说,2024年我们共销售冰刀鞋4.5万副,各类冰上护具2600副,雪板1100副,全年实现产值3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近1560万元,较2023年增幅近100%。
1月24日,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正式发布5款创新冰雪运动装备,并与亚冬会组委会签约,成为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雪具区域供应商。这是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首次为国际赛事提供核心雪具,打破了滑雪器材行业国际品牌垄断。
“我们依托院士团队,将航空航天新材料技术应用到滑雪器材中。碳纤维科技、高弹纤维科技、钛合金技术……这些先进技术,让我们突破了国产品牌在工艺和原材料方面的难题,让我们的雪板更具爆发力、更轻、更弹、更耐用。”冰雪欢腾公司总经理胡照会介绍。
同样比肩国际品牌的还有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进口滑雪器材销售起步的企业,乾卯雪龙消化引进技术,转型升级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的冰雪装备企业,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滑雪场专用滑雪鞋、固定器的企业。
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乾卯雪龙通过引进3D打印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级新型材料等技术,研发的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板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对标供应国家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队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使用,目前已完成样板制作并经国家队队员测试,反馈使用效果可以比肩国际顶尖品牌。
在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波司登(哈尔滨)产业基地羽绒服智能制造工厂,波司登哈尔滨工厂厂长陆丽红介绍,生产一件羽绒服大概145道工序,通过车间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从布料进厂到制成一件成衣大约需要三四分钟。
智能立体仓库、辅料自动拣选库、AGV自动化物流系统、成衣自动化包装区……行走在波司登哈尔滨工厂,所到之处尽是服装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缩影。陆丽红告诉记者,工厂自2024年8月20日投产以来,短短150多天,生产效能已由最初的40%释放到70%以上,日产羽绒服800件。
在齐齐哈尔羽绒小镇项目现场,12栋新建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其中1栋已经投入使用。2024年10月18日,齐齐哈尔羽泰服装工贸有限公司5号厂房设备启动,正式开始生产“奇鹅”牌本土羽绒服。
亚冬盛会正在火热召开,黑龙江这片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土地,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冷资源”变“热产业”的深刻内涵。
站在新起点,黑龙江正在加速从“冰雪资源大省”向“冰雪经济强省”精彩蝶变。
当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百年方石映照出冰球少年矫健的身影,当大小兴安岭的林海雪原印刻下雪地徒步者的足印,当亚布力滑雪场的高低雪道上漾起滑雪爱好者的欢笑,当新研发的冰雪装备闪亮冰雪体育赛场……正是这片黑土地在倾情书写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时代新篇——让冰雪体育成为黑龙江全面振兴的“白色引擎”,在寒地中闯出高质量发展的火热之路!
记者桑蕾 李淅 毛晓星 丁燕 刘欣 董云平 孙铭阳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