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无创血糖检测获重大突破!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新研究

B站影视 2025-02-06 18:20 2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与陈昌研究员团队于2025年2月5日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重大研究成果,推出一种革命性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该技术只需将手掌贴在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与陈昌研究员团队于2025年2月5日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重大研究成果,推出一种革命性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该技术只需将手掌贴在设备上即可准确测量血糖,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这项创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准确定位最佳检测深度于真皮-表皮交界处(DEJ)或其下方区域,这些部位富含携带血糖信息的组织液和毛细血管。通过深度选择性拉曼光谱技术,直接分析富含微血管的真皮层,成功克服了传统光学技术无法准确解析不同皮肤层信号的技术难题。

研究团队对230名受试者(包括20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位健康人群)进行了大规模临床研究,收集了超过30万套数据。结果显示,该技术检测值与静脉血血糖值的平均相对误差(MARD)为14.6%,99.4%的检测值落在临床可接受区(CEG A+B)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无需个体校准,可立即使用,且不受使用者年龄、性别、肤色或测试手部的影响。

尽管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技术仍面临一些待解决的挑战:目前每次测量需要8分钟,时间相对较长;设备尚未实现可穿戴化;对于血糖值低于4 mmol/L的测量精准度还需提升。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开发可穿戴式设备,努力优化这些限制因素。

相比现有的微针侵入式连续血糖监测技术,mμSORS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采血方式带来的疼痛和感染风险,还克服了组织间液延迟导致的误差问题,为无创血糖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未来有望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新选择。

王卫庆教授

瑞金医院国家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现在(检测设备)外观看上去比较大,是放在医院里。以后它的趋势就是越做越小,可以做成手掌大的,甚至我们希望能放在手表里随时测。

参考文献:

Zhang, Y., Zhang, L., Wang, L. et al. Subcutaneous depth-selective spectral imaging with mμSORS enables noninvasive glucose monitoring. Nat Metab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217-w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八分领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