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散步真的对身体有益吗?医生提醒:散步虽好,但因人而异!

B站影视 2025-02-06 15:37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中医益肾

编辑 | 中医益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嘿,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每天散步1万步,真的能让身体更健康?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走路养生学”。
不过先打个预防针:如果你正躺在沙发上,准备靠“葛优瘫”续命,那可能要小心了——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瞬间有站起来走两圈的冲动!

咱们先来个灵魂拷问:你散步是认真的,还是“摆烂式走路”?
有些人走路跟遛弯儿一样,慢吞吞地挪,手里还得拎杯奶茶,边走边刷手机;
有些人走路像赶集,狂飙10公里,甚至配速快过跑步机上的大爷……
这两种人,真的都能收获健康吗?

答案是:散步虽好,但因人而异!
如果走对了,确实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但如果走错了……嘿嘿,可能你的膝盖比你更早“退休”!

所以,重点来了:什么样的散步,才算健康?

(1)走路能减肥?别天真了!

很多人都以为,“走路=燃烧脂肪”,但实际上,普通散步的热量消耗,可能连一块饼干都抵不上!

咱们来算笔账:

普通散步(4-5km/h),30分钟大概消耗100-150大卡;一杯奶茶?500大卡起步!一碗米饭?200大卡!

所以如果你一边散步,一边狂吃,最后可能越走越胖!
想靠走路减肥?那得提高强度,比如快走、加坡度、配合合理饮食,否则,减肥这事儿,可能只是“白日做梦”!

(2)每天1万步,真的科学吗?

“日行一万步”听起来很励志,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商家营销的套路!

真正有研究支撑的数据是

研究发现,每天走6000-8000步,对心血管健康和寿命延长最有帮助;走超过10000步,健康收益并不会呈指数增长,反而可能增加关节负担;对于老年人,每天4000-6000步就足够了,别为了追求“步数KPI”把膝盖给走废了!

所以,别再盲目追求“日行一万步”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拖沓式”走路:伤膝盖NO.1!

有些人走路喜欢拖着脚走,听起来像“鬼片现场”——不仅影响气质,还会让膝盖承受更大的压力,时间久了,膝关节磨损加剧,早早报废!

正确姿势:

保持上半身直立,别驼背、别含胸;小腿要有弹性,不要拖着走;步伐适中,别太大也别太小。

(2)“暴走式”散步:心脏受不了!

有些人一散步就走得跟“急行军”似的,恨不得10分钟走完5公里,
但你知道吗?暴走对心脏的负担,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突然暴走,可能导致心率飙升、血压骤降,甚至诱发心脏病!
散步是养生,不是比赛,悠着点儿!

正确姿势:

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0-110步(就是正常快走的节奏);走路时能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如果唱歌不喘,那说明你走得太慢了);每次散步20-40分钟,别太久,膝盖会不乐意!

(1)膝关节不好的人,要慎重!

如果你本身有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那可别猛走,否则膝盖只会越来越疼!
可以选择游泳、骑车这些对膝盖友好的运动方式,别硬撑!

(2)糖尿病患者,小心“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管和神经受损,长时间走路可能会导致脚部溃烂,甚至感染
所以如果你有糖尿病,散步前一定要选好舒适的鞋子,别让双脚受罪!

(3)心脏病患者,别“作死”!

心脏病患者散步时,千万别逞强!如果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立刻停下来休息!
安全第一,别把散步变成“高危运动”!

时间选对了,效果翻倍!最佳时间: 早晨or饭后30-60分钟,避开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比如早高峰)。最差时间: 饭后立刻走,胃还没消化,容易胃下垂!鞋子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穿一双好的运动鞋,比走多少步都重要!轻便、透气、有缓冲的鞋子,别穿硬底鞋、拖鞋去散步,那是在玩膝盖!姿势决定健康,走对很关键!上半身放松,肩膀别耷拉;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脚掌;保持呼吸均匀,别憋气!散步确实有益健康,但不是走得越多越好,6000-8000步就够了!想靠散步减肥?那你得走得比平时快一点,并且控制饮食,否则就是“自欺欺人”!走路姿势要正确,别拖着走、别暴走,不然膝盖可能会先“报废”!膝关节不好、糖尿病足、心脏病患者,散步前一定要慎重,别让健康变成负担!饭后别立刻散步,鞋子一定要选对,姿势要标准,才能真正走出健康!

最后,给各位“懒癌患者”留句话:
“如果你不想动,那就想想你的腰围、你的膝盖、你的血糖……嘿嘿,还是站起来走两步吧!”

觉得有用,转发给爸妈看看,他们的膝盖可能比你更需要保护!

参考资料:

Lee IM, 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Longevit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9.

WHO《全球身体活动指南》2020年版

中国营养学会《成人运动指南》,2022年

来源:中医益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