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的全球“零碳风暴”

B站影视 2025-02-06 14:44 2

摘要:春节前,瑞士小镇达沃斯迎来了它的年度盛会——世界经济论坛(WEF)。期间,来自中国的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再一次刮起了“零碳风暴”。

春节前,瑞士小镇达沃斯迎来了它的年度盛会——世界经济论坛(WEF)。期间,来自中国的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再一次刮起了“零碳风暴”

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发布产业集群转型报告《释放产业集群全部潜力: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该报告共收录了来自全球8个国家18个前沿案例。

其中,由远景携手鄂尔多斯市政府打造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这也是继2023、2024年后的连续第三次入选WEF产业集群转型报告。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连续入选折射出,气候转型正在重塑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新的贸易中心将在新气候经济学的推动下加速形成。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冬季达沃斯论坛参加“平衡气候与贸易”圆桌论坛时指出, 气候转型已经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并将为更多国家,尤其是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新的繁荣。

WTO总干事伊维拉表达对张雷观点的认同。她表示,全球贸易、经济繁荣和气候三者曾被认为是“不可能三角”,但是,新气候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气候经济确实在推动新的就业、新的繁荣。

“而这背后是新的产业集群,凭借零碳产业园模式,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实现工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张雷表示。

2022年4月,远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此后数年,零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在鄂尔多斯之后,该公司正在全国多地推广和落地零碳产业园。此外,该模式还走出国门,在西班牙、法国等国家成功落地。

但远景的规划不止于此。按照规划,未来十年,该公司将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在全球经济陷入发展迷茫的今天,零碳产业园将成为绿色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

“这场转型必然是一场公平的转型,具有包容性的转型。”张雷说。

01

鄂城“样板间”

WEF产业集群转型报告探讨了当前全球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现状,并提出了加速其部署的解决方案,强调了产业集群内外合作的必要性。

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远景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它倾力打造的零碳“样板间”。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园区内,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的一座银灰色现代化智慧工厂,与碧绿草原、蓝天白云、悠悠转动的风机相映成辉。

工厂内,历经匀浆、涂布、辊分、模切、卷绕装配、烘烤、化成、外观检测等十余道自动化工序,一颗颗具有高品质和安全性能的储能电池才得以成功出炉。

这座零碳产业园不仅是远景在零碳版图上所布下的最重要棋子,同时也是鄂尔多斯从“羊煤土气”向“风光氢储车”转型征途上的重要一环。

鄂尔多斯是全球最大的依赖煤炭的城市,其煤炭产量目前约占中国的16%,面临着巨大的清洁能源转型压力。

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并不多见。它坐拥可再生能源与矿石能源双重财富,也因此成为工业零碳转型的绝佳“试验田”。

2020年,当中国政府吹响向碳达峰、碳中和前行的号角时,远景亦决定在这里种下一颗零碳的种子。次年3月,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开工建设。

一年多后的2022年4月,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建成投产。从此以后,它的前面多了“全球首个”的前缀,鄂尔多斯也由此成为了零碳产业园这片土壤里的“耶路撒冷”。

它的江湖地位之所以如此显著,系因该园区“采用最新的风能、太阳能和氢能技术,提供一整套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在园区周边,风电及光伏发电产生的绿色电力,为这座现代化产业园提供零碳动力。这使得入园企业享受的电价要低于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标准电价。

而在园区内,远景建设了一个由物联网(IoT)驱动的全新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根据太阳能、风能发电、储能充放电以及电网电力使用情况,动态管理整体电力需求。

总的来说,远景在这里首创了零碳产业园的三大创新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基于国际标准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将当地新能源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

正是有了这三大创新体系,远景才得以能够在日后的复制行动中做到“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业园以电池产业为核心,吸引了华景、镕锂等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内设立基地,共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远景动力的智能电池工厂共规划30GWh高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覆盖电极、电芯、模组、电池包、储能集成等电池核心产业链环节,致力于生产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品,产品远赴全球市场。

目前,远景动力电池工厂一期产能10.5GWh,于2022年4月全面投产。二期规划产能20GWh,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

通过将这些绿电接入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园区80%能源由本地的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可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

该零碳产业园带动了当地产业链升级和延长产业链配套,推动零碳新工业体系转型,让零碳产业园成为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全球零碳新工业基地的典范。

接下来,“样板间”的复制行动很快在全球展开。

02

复制,但不是简单复制

鄂尔多斯之后,远景还正在中国包头、赤峰、射阳、苍南、十堰、沧州等地落地以绿色能源装备、零碳工业气体、电池、绿色冶金等为核心的零碳产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远景在复制零碳产业园方面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在三大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内的资源、能源,以及工业结构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

例如,在内蒙古赤峰,远景依托全球领先的绿电制氢全产业链能力,在赤峰元宝山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百万吨级绿色氢氨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

2024年3月14日,该项目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已经顺利投产,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横空出世。

借助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突破,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耦合,解决了零碳氢能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

此外,该项目通过零碳氢能产业园模式首创“随风而动”动态绿色生产工厂,解决了风光发电、电解槽制氢、空分氮气以及氢氮合成氨等过程的波动性问题。

该项目还通过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提供端到端的风能和太阳能解决方案。电解槽、空气分离装置以及合成氨工厂能够适应上游风光资源的波动性,实现动态生产,从而大大降低对电网和储能的依赖。

而全厂实现管控一体化,可以根据上游风光资源的预测调整工厂生产端的运行,从而实现风光制氢动态一体化,加速绿氢的商业化进程。

在江苏,远景江阴零碳产业园主要围绕风电业务进行打造,打造“能源+交通”绿色科技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该零碳产业园形成了以风电装备制造及研发测试、氢能装备、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汇聚了涵盖风机整机、叶片、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的29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远景江阴零碳产业园区于2022年年底成功实现运营碳中和,借助远景方舟能碳管理平台为产品生成“零碳绿码”。

与此同时,远景也正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多地积极推广和落地零碳产业园。第一个项目落户西班牙,不仅将打造零碳动力电池超级工厂,更将培育更多绿色新工业产业生态。

2022年7月,远景与西班牙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个零碳产业园,并将布局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等业务。

产业园位于西班牙纳瓦尔莫拉德拉马塔市。该项目旨在助力西班牙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和智能数字技术生态。

据了解,位于远景西班牙零碳产业园内的远景动力西班牙超级工厂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26年投产,届时将成为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

同样在西班牙,远景还计划在这里复制赤峰模式。2024年9月,远景与西班牙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在西班牙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布局氢能装备工厂和绿氢产业链。

远景将在西班牙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绿氢产业链,并和西班牙企业一起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实现100%绿电制氢。

此外,该公司还将与西班牙在合成生物、绿色甲醇、可持续生物航油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打造绿氢工业新生态。

除了西班牙,远景还将在法国进行复制。2024年5月, 远景与法国苏伊士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以缔结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在法国创建电池零碳产业园(NZIP)。

该计划涵盖可再生能源供应、电池回收及数字化脱碳平台等多个领域,在实现电池行业本地化的同时,助力法国成为欧洲电池回收的中央枢纽。

除了上述项目,远景的“零碳风暴”不止于此。根据该公司的规划,未来十年,远景集团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

“摩洛哥可能会成为绿氨的原产地,巴西可能会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油中心;绿色钢铁行业也会兴起,澳大利亚可能不仅出口铁矿石,会利用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从而制造和出口海绵铁甚至绿色钢铁。”

张雷强调,零碳产业园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建立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的机会。比如,像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凭借丰富的水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大量的生物碳,建设零碳产业园,可以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油和绿色甲醇,运往各地为航空、海运减碳。

来源:能源严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