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爆火,蚌埠藏不住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09:13 2

摘要:浍河从固镇至澥河入浍口共有九道大湾,故俗名九湾河;入浍口的北岸是九湾渡。南岸是陈塘渡(渡口南1里处今有陈渡乡陈渡村),传为陈塘关所在地。在渡口不远的河中,有一深不可测的龙潭。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春节期间爆火出圈

2月5日

《哪吒之魔童闹海》

票房破54.14亿

超越《你好,李焕英》

跃居中国电影票房榜前三

你是否被影片中塑造的

哪吒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呢?

你知道吗?

哪吒其实和蚌埠有着不解之缘

在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中

哪吒出生于九湾河的陈塘关

据说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的

九湾村与陈家渡

哪吒闹海传说

浍河从固镇至澥河入浍口共有九道大湾,故俗名九湾河;入浍口的北岸是九湾渡。南岸是陈塘渡(渡口南1里处今有陈渡乡陈渡村),传为陈塘关所在地。在渡口不远的河中,有一深不可测的龙潭。

很久以前,有人曾用4两丝线,加上18斤铁丝坠上一个秤铊也没打到底。潭面烟雾笼罩,终年不散;水色墨黑,再旱不涸,再冷不冻。因为潭底有一清泉直通东海。潭内宿有青、白二龙,每逢夏秋之际兴妖作怪,推波助澜,使洪水冲破堤岸,淹没良田,吞噬人畜。

陈塘关镇守李靖第三子哪吒,出世于肉蛋,7岁时下河玩水,摆动布兜兜,顿时河水大作,惊动青、白二龙。二龙遂出水大战哪吒,败逃东海求援。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前来捉拿哪吒。哪吒手执项圈、手镯,取下布兜兜化作高墙,洪水始终漫不过高墙。龙王战不过哪吒,便带领青、白二龙逃回东海,老龙潭从此平安无事。

百姓为了纪念李氏父子,在陈塘关东门外建起七进院落的大庙,塑有左手托起七级宝塔、右手按剑而立的托塔天王李靖神像,又在九湾集南兴建哪吒庙,塑有三头六臂的哪吒神像。哪吒横眉怒目,注视河心,时刻提防青、白二龙来犯,以保护平民百姓。

详情请点击链接「链接」明成化《中都志》是哪吒闹海创作的重要参考 固镇县的九湾应是闹海原型地

“哪吒的故乡在哪里?”

咱们把问题留给Deepseek

看看Deepseek的回答

↓↓↓

哪吒与蚌埠的关联主要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流传的哪吒闹海神话传说,以及当地对这一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开发。以下是具体分析:

01

固镇县作为“哪吒故里”的传说依据

地理与历史背景:固镇县位于淮河北岸,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夺淮入海,导致当地水系与东海形成关联。九湾河(浍河的一段)及陈塘渡等地理名称与《封神演义》中描述的“九湾河”“陈塘关”高度契合,传说中哪吒在此地降服青、白二龙,平息洪水。

文献与非遗认定:固镇的哪吒闹海传说于2022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代《中都志》、清代《灵璧县志》等文献中均有“九湾河”记载,当地还保留哪吒庙、李靖塑像等遗迹,强化了传说的地域性。

02

文化符号的现代开发

文旅融合:固镇县结合神话资源,将九湾村、陈塘渡等地点打造为文化旅游景点,并通过非遗项目推广哪吒文化。例如,当地建有哪吒庙,并复原了传说中哪吒与龙王战斗的场景。

方言与历史渊源:固镇方言与天津方言存在渊源,因明代安徽籍士兵戍边天津导致两地文化交流,这也间接促进了哪吒传说在两地共同传播。

03

神话与现实的结合

洪水灾害与英雄崇拜:固镇地处淮河流域,历史上饱受洪水侵扰。哪吒闹海的故事体现了民众对治水英雄的崇拜,通过神话表达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

地方叙事的独特性:固镇版本的哪吒传说融合了本地元素,如青、白二龙的设定,以及哪吒用布兜兜化高墙挡洪水的细节,展现了地方化改编的创造力。

04

与其他“哪吒故里”的对比

除固镇外,天津陈塘庄、四川宜宾等地也自称哪吒故里。固镇的独特性在于其与《封神演义》地理描述的高度吻合,以及明清文献对九湾河的记载。相较之下,蚌埠固镇的传说更强调历史地理的实证性。

总 结

哪吒与蚌埠的关系本质上是地方文化对神话人物的在地化重构。固镇县通过地理命名、非遗传承和文旅开发,将哪吒传说融入地方历史与集体记忆,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一现象反映了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与地域特征的深度结合,也体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的活化利用。

来源:皖江新声

相关推荐